绿洲农区城市化模式研究--基于生态经济视角的实证分析

分類: 图书,经济,各部门经济 ,市政建设,
作者: 尤飞,张振世 著
出 版 社: 农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4-1字数:版次: 1页数: 224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109134508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探讨了城市化与武威绿洲地区生态经济系统良性演化之间的相互关系,认为低水平的城市化不仅制约着该地区经济的发展,而且是构成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揭示了该地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互动作用机理,认为“集约型”城市化能从根本上减轻该区农村人口压力,推动经济发展,促进资源的集约利用,提高污染物的削减水平,实现生态经济系统的跨越式推进。
基于对武威市生态经济系统驱动因子之间互动关系的认识,应用情景分析方法,进行了武威城市化与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情景分析。通过大量的问卷调查、各个方面的专家咨询,以及和政府相关部门的走访和对话,收集了上万个数据,建立了常规发展情景的基础数据库;通过深入的理论和实际问题研究,探究了武威市生态经济系统内部各因子相互作用机理和系统的演化趋势;通过国际、国内的横向对比,以及前人对系统各因子演变规律研究成果的借鉴,建立了集约型城市化发展的趋势目标。依靠系统分析工具Stella和情景分析工具Polestar的技术支持,建立集成动态比较模型,完成城市化与武威绿洲生态系统的关键因子、城市化与环境要素互动的情景模拟。情景分析的结果表明,采取集约型城市化战略和生态经济型发展战略,可以大幅度提高生态经济效益,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本书分析了武威市城市化进程缓慢的主要限制因素,认为以农为主的产业结构和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城市化“推力”不足的主要原因。密集的农村人口、农业比较利益的降低、户籍制度、土地制度、人口素质、城市基础设施等众多因素也是限制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生态经济基本问题的解决途径
第三节 全球生态经济系统的演化过程
第四节 武威绿洲生态经济系统演化的耗散结构诠释
第二章 武威绿洲生态经济系统演变轨迹与承载力分析
第一节 武威市生态经济系统的区域分析
第二节 历史上人类活动对武威绿洲生态的影响分析
第三节 近50年来武威绿洲生态系统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变化趋势
第四节 基于生态占用模型的武威市生态经济持续性评价
第三章 水资源胁迫下武威城市化与绿洲生态系统互动情景分析
第一节 城市化政策解决水资源胁迫下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依据
第二节 城市化与武威绿洲生态经济互动情景分析总体框架
第三节 水资源约束下的情景分析模型作用机理
第四节 常规发展模式下武威绿洲生态经济系统情景
第五节 集约型城市化模式下武威绿洲生态经济系统情景
第四章 武威市两种城市化模式下环境效应情景分析
第一节 终端分析模型结构解析
第二节 情景设定
第三节 家庭终端消耗及排放
第四节 交通运输业发展及环境效应
第五节 服务业发展及其环境效应
第六节 工业能耗结构及其环境效应
第七节 农牧业对区域发展的保证程度及其环境效应
第八节 能源利用结构和保证程度分析
第九节 结论
第五章 武威市城市化进程对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综合影响评价
第一节 城市化过程和区域生态环境响应的一般规律
第二节 武威市城市化水平滞后的原因辨析
第三节 落后的城市化水平对武威生态经济系统的影响
第六章 武威绿洲生态经济型区域创新战略与对策
第一节 区域创新原则与制度创新
第二节 武威市集约型城市化与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三节 区域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对策
第七章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第一章导论
生态经济系统演化的基本动力来源于人类社会的行为目标和自然过程的耦合。生态经济效益的确立,不仅要考虑人类的福利(物质和精神享受),而且要考虑到自然资本的损失(生态系统的退化)。把社会伦理驱动下社会利益目标的改变,纳入到生态经济系统的研究中,能从本质上理清生态经济复杂系统演化的机理,揭示系统运行的规律。由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以及人类行为和技术手段的复杂性,生态经济系统的演化充满着不确定性。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出于自身福利和对未来生态环境的考虑要提高环境保护在社会发展目标中的地位,并且会改变行为方式来达到这一目的。各国、各地区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同时,必然会产生种种的环境问题。正确的发展观决不是由于担心经济发展对于环境的影响,而主张不发展经济。由于目前的各派专家,不论用何种手段,都不能出于环境考虑而阻止经济的发展,因此,研究采取何种手段,在保证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同时,又能最大程度地减少环境污染,降低自然资本损失率,从而达到帕雷托最优,是生态经济研究领域现实而有意义的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