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变世界

分類: 图书,政治 军事,政治,中国政治 ,
作者: 门洪华,任晓 主编
出 版 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5-1字数:版次: 1页数: 281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213040214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我们现在面临的是一些非常巨大的挑战,我们需要中国的崛起。
——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
中国人已经向世界表明,他们有能力创造21世纪的先进文明,与西方的任何其他国家平起平坐。
——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
中国日益增加的经济规模势必带来角色的转变。中国应该在建立全球公平秩序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示范,甚至是援助。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十分赞赏中国最近采取的措施。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约瑟夫斯蒂格利茨
美国的“单极时刻”必然会终结。如果将21世纪的斗争定义为中美之间,则中国拥有优势。
——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约翰伊肯伯里
内容简介
1949年迄今,中国走上了大国崛起的伟大征程。60年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历经波折,但步伐坚韧,一步步走向辉煌。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增长和现代化追赶模式成为当代中国演绎的绚丽传奇。1978年至今,中国综合国力上升速度居诸大国之最。1978--2008年,中国经济保持了9.8%的年均增长率,按汇率法计算,中国经济规模1978年位居世界第10位,2000年升至第6位,2006年升至第4位,2008年升至第3位;按购买力平价(PPP)计算,中国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进出口贸易来看,中国1978年位居世界第27位,2000年升至第8位,2006年升至第3位,2008年升至第2位。中国被视为世界经济发动机之一,继美、日、欧之后的第四大世界经济支柱。中国政治昌明、社会进步有目共睹,国家安全愈加稳固,文化事业得到发展,外交成果丰硕,国际影响力增强。概言之,多少代仁人志士梦寐以求的中国崛起不再被视为神话,而是活生生的现实,中国已经重归世界强国之列。中国崛起已经成为举世公认的事实,其未来前景更值得期待。在这个进程中,国际战略扮演着积极的先锋作用,而中国的全球战略视野也逐步锤炼成熟。
作者简介
门洪华,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教授、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著作有《中国国际战略导论》(清华大学出版社)、《开放与国家战略体系》(人民出版社)、《构建中国大战略的框架:国家实力、战略观念与国际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简体字版、两岸交流远景基金会繁体字版)、《霸权之翼:美国国际制度战略》(北京大学出版社)、《和平的纬度:联合国集体安全机制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等专著5部,《权力与相互依赖》等译著13部,《中国:软实力方略》等主编、合著7部,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季刊》等专业期刊发表论文120余篇。
目录
导言
门洪华:变革自己塑造世界——中国国际战略与大国进程(1949-2008年)
中国变革进程
戴维蓝普顿:中国实力面面观
季北慈黄严忠:中国软实力的源泉与局限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中国“十一五”规划:迈向市场经济的关键步骤
乔纳森安德森:中国社会经济问题有多严重?
深尾光洋:中国经济与人民币的未来走势——兼与战后日本货币汇率政策比较
阿隆弗雷德伯格:“走出去”:自然资源诉求及其对中国大战略的影响
易明:大跃退?——中国环境危机的代价
中国塑造世界
巴里艾肯格林佟晖:中国如何重组世界经济?
丹尼罗德里克:中国的出口有何特别之处?
爱斯瓦尔普拉萨德:当前金融危机对美中经济关系的影响
弗雷德伯格斯坦:中国与东亚经济一体化——兼论对美国的影响
沈大伟:中国接触亚洲与地区秩序的重塑
丹尼斯图尔:中国接触非洲的范围、意义与影响
斯图尔特哈里斯:中国的地区政策:多少霸权追求在其中?
中国未来前景
安格斯麦迪逊:中国经济的问题与前景(2003-2030年)
理查德库伯:中国将走向何方?
约翰伊肯伯里:中国崛起与西方的未来
结语
任晓:认识世界认识中国
后记
书摘插图
中国变革进程
戴维蓝普顿:中国实力面面观
记住这些话
除了强制和物质回报外,北京正利用象征性的、智力性的、意识形态的、外交的和文化的资源增进其影响。它在有些领域强一些,有些领域弱一些,但美国通常倾向于低估中国在这些领域的能力。
对中国领导人来说,腐败仍然是一个严重问题。虽然如此,正如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所言:“掌管中国的领导人的素质引人注目……他们胸怀宽广、分析能力和理解力强。”同等重要的是,中国共产党正发展壮大并吸收充满活力的新成员。汉密尔顿大学的李成教授在2004年称,34%的私营企业主是中共党员。
中国的领导人是不知疲倦的旅行家,他们花费大量的时间与外国政要会晤;中国的外交官能干、经验丰富、精通语言,对东道国社会的理解日益深刻。
中国目前在发现和发展新技术方面相当落伍,但革新加工程序并将现有技术应用到本地市场的能力日益增强。中国正在增加研发开支,截至2006年,中量有750个得到国外投资支持的研发中心。中国还在建设自己的全球通讯和广播系统,节目越来越多样化,并投入重金在全球推广中国语言教育。
本着这种精神,中国推动各种交流。中国公司和大学正越来越多地在全球范围内雇用人才,在海外学习、精通技术和商业的中国学生回国的比例日益增大。在2003年,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亚洲最大的旅游客源地国(花费480亿美无),据估计,到2020年中国人每年出境将达1亿人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