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分類: 图书,政治 军事,政治,中国政治 ,
作者: 王伟光 主编
出 版 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5-1字数:版次: 1页数: 660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09707821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我们的伟大目标是,到我们党成立100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只要我们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能够胜利实现这一宏伟蓝图和奋斗目标。
——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内容简介
近30多年是中国党和国家发生巨大变化的新时期,党和国家领导体制的改革逐渐深入、扩展。我院现在机构庞大、机制守旧,整体创新能力不强,这种状况与国家变革的步调有差距,与自身的使命不协调、不适应,弊端日趋明显。环顾左右,我们改革的力度不够,照旧章办事的状况比较明显,妨碍人才成长和科研成就的弊端大家均有所见,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中国社会科学院必然要随着潮起潮落,随着国家大局走向改革的未来。
我国是具有独特文化传统、悠久历史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是13亿人口的大国,理应站在人类文明的前列。具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最高殿堂地位的国家社会科学研究院,要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分量不够,我们的责任重大,无论在国内还是在世界,都面临着挑战。我们不能关门当“皇帝”,要有紧迫感和危机感,要有忧患意识、改革意识和奋发图强的意识。
目录
代序继续深化改革推进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与繁荣
第一篇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
一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二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
三从改革开放的实践看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意义
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与中国当代史上的伟大转折
五论陈云对改革开放的重大贡献
六社会主义的新实践和新发展
七试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总结改革开放30年
八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九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十改革开放30年伟大实践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十一六次思想解放与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
十二从抗震救灾看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
十三30年企业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十四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实践的主要特征
十五中国工业改革30年
十六改革开放30年中国立法的主要经验
十七成绩与问题并存:中国法治在改革中曲折前行
十八变迁中的中国单位制度——回顾中的思考
十九改革开放30年:社会政策的变化
二十中国经济学研究30年
二十一中国社会学研究30年
二十二中国社会分层研究30年
二十三中国文学研究30年
二十四中国历史学研究30年
二十五中国史学理论研究30年
二十六中国民族学研究30年
第二篇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
二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三贯彻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四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及其现实根据
五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贡献
六党的十七大的重大意义和历史贡献
七旗帜、道路、理论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关于党的十七大报告的主题和精神
八高举旗帜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发展
九把握反腐倡廉建设的辩证法促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
十高举旗帜坚定不移
十一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十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十三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和探索
十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意义
十五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第三篇若干重大问题研究(上)
第四篇若干重大问题研究(中)
第五篇若干重大问题研究(下)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篇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
一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王伟光
我国30年的改革开放既是我们党领导的一场新的伟大革命,又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通过这场伟大革命,中华民族大踏步地赶上了时代潮流,社会主义中国走在了时代前列,我们党成为时代先锋。
总结30年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经验启示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解放思想,进一步改革开放。
1.我国改革开放有着深厚的国际国内背景,面临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严重困难,面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快速发展的严峻挑战。中国共产党人必须着力回答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命运这一时代课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形成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建立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各国,在发展初期取得了多方面的重大成就,但后来由于没有创造性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体制和机制逐步僵化,导致发展速度缓慢甚至停滞,至20世纪70年代初,世界社会主义面临严重的困难。在此同时,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抓住新技术革命兴起的机遇,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调整自己的体制和政策,缓解社会矛盾,表现出稳定和快速发展的势头。
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也遭遇了极大的挫折。我们党在领导人民建立新中国和社会主义制度后,极大地发展了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但也走了弯路,甚至发生“文化大革命”这样全局性的失误,使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一度停滞,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面临着巨大的国际性挑战和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