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案例研究

分類: 图书,农业/林业,农学(农艺学),
作者: 薛达元 主编
出 版 社: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5-1字数:版次: 1页数: 204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87802099814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概述了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的定义和国内外背景现状;重点介绍了对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典型传统农作物和畜禽品种资源的案例调查和研究成果,包括傣族的水稻、哈尼族的旱稻、藏族的青稞、独龙族的独龙鸡、水族的香羊等。特别关注了少数民族地区与遗传资源相关传统知识的丧失和流失问题,对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的惠益分享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提出了加强我国民族地区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保护和促进与地方社区惠益分享的政策措施。
本书可供生物学、生态学、农学、人类学、社会学和法学等领域的研究人员和管理人员参考,并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参考书。
目录
第一章民族地区遗传资源相关传统知识概述
第一节相关概念
第二节遗传资源获取和惠益共享的国际背景
第三节中国遗传资源现状与保护概况
第二章民族地区作物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的传统知识
第一节西双版纳傣族稻谷传统知识调查与案例研究
第二节勐宋哈尼族稻谷品种变迁调查与案例研究
第三节独龙江独龙族传统农作物品种丧失调查与案例研究
第四节滇西北藏区青稞种植的调查与研究
第三章民族地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的传统知识
第一节独龙族畜禽品种
第二节贡山县独龙族独龙鸡品种调查与保护
第三节应用SSR标记分析独龙江地区独龙鸡的遗传多样性
第四节尼西鸡品种保护案例调查
第五节西双版纳茶花鸡和斗鸡遗传资源与传统知识保护
第六节贵州榕江水族社区香羊品种保护调查
第七节地方品种保护意识:贵州百宜乡洛坝村的“土鸡故事”
第八节贵州万下乌骨鸡品种保护调查
第四章畜牧业传统知识案例研究
第一节中国的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
第二节中国的畜牧业传统知识文献汇总和分析
第三节中国的畜牧业、传统知识和获取与惠益分享
第五章遗传资源与相关传统知识的获取与惠益分享
第一节中国的遗传资源与相关传统知识获取
第二节发生在中国的生物剽窃
第三节研究人员对获取与惠益分享的认知调查
第四节惠益分享案例——参与式育种品种的知识产权和惠益分享机制探索
第五节民族地区畜禽遗传资源调查和保护研究中的获取与惠益分享问题
书摘插图
第一章民族地区遗传资源相关传统知识概述
第一节相关概念
一、生物遗传资源的定义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对“生物资源”、“遗传资源”和“遗传材料”等作了定义,规定:“生物资源”是指对人类具有实际或潜在用途或价值的遗传资源、生物体或其部分、生物种群或生态系统中任何其他生物组成部分。“遗传资源”是指具有实际或潜在价值的遗传材料。“遗传材料”是指来自植物、动物、微生物或其他来源的任何含有遗传功能单位的材料。
因此,遗传资源寓于生物资源的概念之中,是具有实际或潜在价值的来自植物、动物、微生物或其他来源的任何含有遗传功能单位的材料。许多生物种虽然没有分类意义上“种”以下的遗传变异分类单位,但其“种”水平上的动植物个体和群体本身也是含有丰富遗传功能单位的材料,特别是与栽培植物和家养动物有亲缘关系的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往往含有抗病、抗虫、抗劣和其他特性的优良基因,是繁育优良农作物、畜禽新品种的遗传材料。
此外,在潜在价值的鉴别方面也没有现成的标准,有些物种虽然目前尚未发现其特别价值,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物种的潜在价值将被不断发掘出来。因此,广义遗传资源的概念较大,实际上包括了地球上所有有价值(实际的和潜在的价值)生物种类所拥有的基因资源,也包括物种本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