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最该读的文化常识

分類: 图书,文化,中国文化,
作者: 于帆,王超主编
出 版 社: 安徽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3-1字数:版次: 1页数: 255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33651954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中华历史源远流长。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过诸侯战乱风云雷电,有过诸子百家的思想激流,有过唐诗宋词的壮丽画卷,也有过被侵犯被掠夺的苦辣辛酸……我们的国家,在一次次的风雨洗礼中,沉淀下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每一个人都需要它来支持我们在生活的道路上前行。我们背靠着中华文化的大山,即便无法从山中挖掘宝藏,起码也应该到这山上转转、看看,欣赏一下动人的风景。 学海无涯,生命有限,本书将为您获取各类知识提供一个便捷途径。这是一本浓缩知识精粹的储备书,也是生活之余的休闲书。相信有它在您的枕边,会为您的生活增添一分别样的味道。
目录
第一章 古今地域
第二章 纵观天文
第三章 遍览历法
第四章 奇妙称谓
第五章 谈官论职
第六章 寻根问姓
第七章 妙解乐律
第八章 中医渊源
第九章 诗词散文
第十章 小说历程
第十一章 挥毫书法
第十二章 水墨丹青
第十三章 文史典籍
第十四章 梨园撷萃
第十五章 建筑风采
第十六章 科学技术
第十七章 工艺美术
第十八章 饮食文化
第十九章 茶酒香趣
第二十章 趣谈体育
书摘插图
第一章古今地域
国家的由来
国家一词最早见于《周易系辞下》,但含义与现在的国家含义并不相同。其中,“国”和“家”分别代表的是两个词,表示的是“国土”和“王室”的意思。
国家是由最初等的人类组织一步步演变而来的。原始的人类由于生产力的落后,生产工具的简陋,为了获得更多的猎物,只好组成氏族部落,形成整体与大自然、野兽等抗衡。随着部落人口的逐渐增多,为了食物和土地,不同部落之间开始了争夺。既然有战争就有失败和伤亡,大的部落越来越大,小的部落只能迁徙或者灭亡。后来一些小的部落为了生存,被迫团结在一起,组成一股新的力量与大部落抗衡。尽管部落之间常为各自的私利而纷争,但他们之间也存在共同利益,必须形成更大的凝聚力与外敌抗争,这就必须选举出一个能够让大家都心服口服的盟主,而要达到各自的利益他们又要约法三章,制定制度规矩等。至此,国家的雏形已经形成。
关于国家的含义,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马克思主义为国家提出了一个全面的科学的定义:“国家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器,是使一切被支配的阶级受一个阶级控制的机器。”这个定义包含了三层意思:首先,国家是有阶级社会的组织,国家的出现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内部矛盾运动发展的结果。同样,国家也会伴随着阶级、阶级矛盾的彻底消灭而自行消亡。像一个人的生老病死一样,这是国家的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客观规律。第二,国家是阶级统治。国家政权总是属于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比如奴隶制国家奴隶主有钱,于是奴隶主就成为统治阶级,封建制国家是地主阶级的统治,资本主义国家则是资产阶级的统治。第三,国家是机器。国家是由许多部所组成的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比如一个国家有外交部、教育部、财政部等,这些部门都是组成国家的零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