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两晋南北朝医学总集

分類: 图书,医学,中医学,中医临床,
作者: 严世芸等主编
出 版 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5-1字数:版次: 1页数: 1452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87117109642包装: 精装内容简介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临床医学的飞速发展时期,隋、唐两朝的医药学实是这三百多年医学成就的延续。可是,对于三国、两晋、南北朝这一时期的医学研究,几乎仍是一个历史性的空白。本书旨在将存世的三国、两晋、南北朝医学内容拾遗辑佚,汇为一集,进行校勘整理,每书前有前言,概括本书学术价值,然后是原文辑佚,有部分校勘。通过这次辑集校勘,这些书籍无不展现了崭新的面貌,尤其在各书的学术内容方面,均有许多新的补充,可予读者以前所未有的收获。本书的出版是全面研究三国、两晋、南北朝医学的必要基础也填补了中医古籍整理的空白,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对临床文献研究也有益处。
目录
华佗医学集(华佗)
《华佗观形察色三部脉经》
《内照法》
《华佗针灸经》
《华佗药方》
《中藏经》
《五禽诀》
华佗医书文献资料
《药录》(李当之)
《吴普本草》(吴普)
《颅囟经》附《论食疗》(卫沉)
《黄帝众难经》附《玉匮针经》(吕广)
《赵泉方》(赵泉)
《养生论》(嵇康)
皇甫谧医学集(皇甫谧)
《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
《论寒食散方》
《解寒食散方》(曹歙)
《廪丘公疗下痢方》(曹歙)
《曹氏灸经》(佚文)(曹歙)
《寒食散方》(曹歙)
王叔和医学集(王叔和)
《伤寒论》
《脉经》
《王叔和医论医方》
葛洪医药学集(葛洪)
《补阙肘后百一方》
《抱朴子内篇》医药内容选辑
《千金方》中葛洪医药学内容辑佚
《医心方》中葛洪医药学内容辑佚
《外台秘要》中葛洪医药学内容辑佚
《证类本草》中葛洪医药学内容辑佚
《南方草木状》(嵇含)
《范汪方》(范汪)
《养生要集》(张湛)
《寒食散解杂论》(释慧义)
《服石发动解救法》(范曲)
《胡洽方》(胡洽)
《秦承祖明堂》、《秦承祖药方》(秦承祖)
《张苗方》(张苗)
《陈廪丘医论》(陈廪丘)
《靳邵方》(靳邵)
《史脱方》(史脱)
《宫泰方》(宫泰)
《陶潜方》(陶潜)
《小品方》(陈延之)
刘涓子鬼遗方(刘涓子)
《刘涓子鬼遗方》(五卷)
《刘涓子治痈疽神仙遗论》(一卷)
《刘涓子鬼遗方》辑佚
《雷公炮炙论》(雷■)
《徐伯方》(徐文伯)
《风眩方》(徐嗣伯)
《深师方》(僧深)
《褚氏遗书》(褚澄)
陶弘景医学集(陶弘景)
《本草经集注》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真诰》养生文献集录
《陶隐居效验方》
《养性延命录》
《药总诀》
《大清经》
《灵奇方》
《素问注》(全元起)
《如意方》(萧纲)
徐之才医药著作(徐之才)
《药对》
《徐之才方》
《集验方》(姚僧垣)
《删繁方》(谢士泰)
《产经》、《德贞常方》(德贞常)
《新录单要方》(魏孝澄)
《王叔和脉诀》(高阳生)
《龙衔素针经》(龙衔素)
《金腾灸经》(无名氏)
《僧匡针灸经》(僧匡)
《七卷食经》(佚名)
《崔禹锡食经》(崔禹锡)
《马琬食经》(马琬)
《朱思简食经》(朱思简)
《食经》(佚名)
《寒食散对疗》(解散对治方)(道弘)
(龙门医方》
《龙门石刻药方》
《龙门方》
《龙华方》(佚名)
《耆婆方》(佚名)
(集略方》(无名氏)
《令李方》(无名氏)
(煎药方》(无名氏)
(杂酒方》(无名氏)
《金匮录》(无名氏)
《养身经》(佚名)
《黄帝养身经》(无名氏)
敦煌古医籍九种
《明堂五脏论》
《张仲景五脏论》
《平脉略例》
《五脏脉候阴阳相乘法》
《占五脏声色源候》
《亡名氏脉经》
《玄感脉经》
《七表八里三部脉》
《青乌子脉诀》
其他亡佚书籍
书摘插图
华佗医学集(华佗)
华佗,字元化。又名旉。东汉谯郡亳(今安徽亳县)人。约生于公元二世纪初,卒于公元207年。《后汉书》及《三国志魏书》皆有其传记,传中备载生平行事和医案。
华佗早年“游学徐土,兼通数经,晓养性之术”。他精通医学各科,尤以擅长外科手术、发明麻沸散和传习五禽戏著称,终于成为东汉之末的杰出医学家,在我国历史,甚至在世界医学史上享有盛誉。
早在六朝时,人们已将华佗置于“医圣”之列,如陈延之《小品方》所说:“观历代相绍医圣,虽异轨殊迹,治化同源。疗病之理,其教亦然。是以神农使于草石,黄帝施于针灸,扁鹊彻见脏腑,华佗刳割肠胃,所为各异,而治病则同,是以为异轨同源者也”。将华佗与神农、黄帝、扁鹊并称,足见其学术地位非同一般。
华佗为曹操治病,因受疑忌而被害。《三国志魏书华佗传》说:“佗临死,出一卷书与狱吏,日可以活人。吏畏法不受,佗亦不强,索火烧之。”由此,自古以来多认为华佗已无亲撰之书传世。
然而,考阅历代史志书目,并研读医籍文献,不难发现题名为华佗的医书却有不少。晋葛洪《抱朴子内篇》引有《华佗服食论》;《八十一难》杨玄操注引有《华佗脉诀》。又《隋书经籍志》中著录有《华佗内事》五卷、《华佗观形察色并三部脉经》一卷,《华佗方》十卷、《华佗枕中灸刺经》一卷;《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有吴普集《华氏药方》十卷;《宋史.艺文志》著录有《华佗老子五禽六气诀》一卷;《通志艺文略》载录《华氏中藏经》一卷;《崇文总目》载有《华佗玄门脉诀内照图》一卷。此外,另有华佗《济急仙方》一卷,见于《国史经籍志》;《华佗外科方》一卷,见于《医藏书目》;《华佗书》一卷、《青囊书》一卷、《急救仙方》六卷,见于《补后书书艺文志》。凡此书目,不为不多,或为狱火之焚余,或为弟子所辑集,也可能为后人摭拾遗方而成,但亦不免有好事者的伪托之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