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网站首页

分類: 图书,文学,纪实文学,
作者: 盛大林著
出 版 社: 人民日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6-1字数:版次: 1页数: 298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802088337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千里遗迹易寻,高风半步难求.相信这本书会备受欢迎。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几乎就是一本《中国时评写作规范和秘笈》了。相信那些刚从事时评写作的朋友,一定会如获至宝。
新浪网副总编辑孟波,腾讯网副总编辑李方,凤凰网凤凰博报主编吴德强,搜狐网博客频道总监赵牧联合推荐。
内容简介
套用聂棋圣的话,要我说,国内很多评论作者不怎么会写文章。这话安到谁脑袋上恐怕都要跟我拼命,然而国内评论文章总体水平差劲却也是不争的事实。我猜,大概很多评论作者都挺自信能把意思表达清楚,因此对文章的技术并不怎么在意。
问题这就出来了:一方面意思都能表达清楚,一方面总体观感却很差劲,那我很怀疑他们是在拿写检讨的态度来写评论。写检讨我们都有体会,赶紧把该说的话说完拉倒,才不在乎这段在前边那段在后边.要是写评论也这个态度,我想你会毁了这个行业的。不是吗?时评就已经被毁得差不多了。《南方都市报》、《新京报》明白说我们不要时评。开始我还不服气,跟他们争论,后来我也没词儿了。
作者简介
盛大林,1968年8月18日生,199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腾讯博客“意见领袖”、搜狐博客特约评论员、新浪博客专栏作家、凤凰博报特约顾问。目前国内最活跃的时事评论家之一。从事新闻评论十余年,发表文章近2000篇,其中百余篇被《杂文选刊》《报刊文摘》《作家文摘》等转载,数十篇入选各种版本的《年度最佳杂文》。近两年,基本上每天都要发表一篇新闻评论,其中绝大部分被四大门户网站的博客主页推荐,基本上每周都有文章登上四大门户网站的首页。2004年,在《南方周末》与搜狐网合办的“中国时评大赛”中获二等奖,2006年,在中国互联网协会主办的评选中获选中国十大“社会责任”优秀博客;2008年,被网友誉为“年度十大最具影响力评论家”.截至2008年,博客访问总量超过2000万,在国内时事类博客中名列前茅。
目录
国内很多评论家不怎么会写文章(序1)
大林让我想起庞中华(序2)
人的一切权利,从表达的权利开始(序3)
读懂中国的一种角度(序4)
第一辑 由头
温总理说的是“权利”还是“权力
“TMD”是什么意思
“谁叫他们生在农村啊!
美国的“大贪官”有多大
“一元救灾款”与“千万元罚单
“以谎辟谣”比“殴打志愿者”更恶劣
“观点错误”不等于“无耻
第二辑 结构
“民主法治”不健全,“财产公开”是奢谈
偷什么最可耻
彭水县委书记比美国总统牛N倍
牛寡妇的清白
第三辑 时效
我又多了一个网友一一胡锦涛
“黑窑场”的处理结果离公众的“预期”有多远
国有垄断企业岂能如此高薪
删除“不得违规擅自发布”是立法理性的回归
第四辑 判断
如此击毙报警者涉嫌“故意杀人
“金庸取代了鲁迅”是个伪命题
再“善良”的绑匪也是绑匪
个人集资建房:一场游戏一场梦
“铁本案”岂能“审而不判”
许霆案:警惕许父的“小九九”
事到如今,怎么还能反对“救楼市”
“跨行查询费”的是与非
第五辑 选題
外国歌手演唱主题歌诠释奥运精神
十七大报告中的一个好“建议
郎咸平的“小是”与“大非
监所里的监控设施为什么总是“坏
怀揣“绿卡”还怎么扮演“民族英雄
2007:“龙抬头”的一年
掌声送给“英雄”小偷
第六辑 角度
大学排行榜:不能因“潜规则”而剥夺“表达权”
体制不改,国企薪酬永远也“规范”不了
个税起征点调整要有“提前量
彩票中奖者身份不应该保密
“双规”:反腐利剑何以成了腐败工具
国家跳水队的奖金账目应该公布
看奥运直播,有多少“糊涂看客”
为国为己,“2008年过年不回家”
重大案件的“星期五现象”
支持拒交“开瓶费”,就是支持“强买”
“开瓶费”终审体现法院的角色归位
第七辑 论证
中国的税负到底重不重
“三轮车夫读复旦博士”只能是特例
“带薪休假”可能“强制执行”吗
有几种“房奴”确实“活该”
大师不是“培养”出来的
农村土地到底该不该私有化
人肉搜索,何罪之有
中石化是否还能领“红包”应由人大决定
住房保障制度必须摒弃“理想主义
“最牛行政回复”涉嫌玩忽职守
慈善机构的“小算盘”不能太精
文化部又挥起了“行政命令”的大棒
政府部门岂能这样忽悠人
谁敢说自己是国有企业的“主人”
被“王老吉”忽悠,网友们为什么不生气
人大代表不应有“朝圣”的心态
派出所曝光卖淫女照片与“隐私”无关
“最辛苦行业”榜单应该倒过来看
“强行要走”与“占领天涯”一脉相承
“李素丽被抓”是不是“无风不起浪
“红领巾”自杀拷问“4万亿”
如果可以“退房”,是否可以“退股”
“汇源”等民族品牌是谁抛弃的
公平与效率的“巅峰对决
“国际铁公鸡排行”错在哪里
面对“妖魔化”,阜阳应该怎么做
年薪6600万元是“愚人节”新闻吗
最低工资标准并不是越高越好
替高校还债,政府“不差钱
“富豪认乞丐为干爹”为什么不“感人”
“最美女大学生”何以感动中国
天呐,中国还有没违法的网民吗
非议“校长阅兵”是因为“胡乱联系”吗
“为剽者讳”能发挥警示教育作用吗
“索捐”呼唤健康的慈善文化
策划“茶水发炎”与“职业道德”无关
到处是“祖宗”,该拜哪一个
跨行通存通兑,银行该不该收费
遮羞“文化墙”展现的是什么“文化”
抄袭悔过书是因为腐败“千篇一律”
私企老板为何热衷于上党校
“天涯共此时”是春节晚会的核心价值
郎咸平理论的迷惑力
凭什么说中华文化城“肯定要建”
究竟什么是“理性
第八辑 语言
“保护伞”比“胡汉三”更可怕
行政权“一权独大”是法治的大敌
痛斥房产商:别把经济问题政治化
以各自的方式对待“史上最牛乞丐
铁路春运:降价也能够“削峰平谷
徐静蕾,这就是你的不是了
“人民代表大会”不是“官员代表大会
第九辑 标题
“公仆”的眼中不应该有“刁民”
买来的乌纱帽,为什么摘不掉
汇报材料“照搬”与形式主义“穿帮
供应量成交量:“供大于求”吗
后记
媒体评论
千里遗迹易寻,高风半步难求,相信这本书会备受欢迎。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几乎就是一本《中国时评写作规范和秘笈》了。相信那些刚从事时评写作的朋友,一定会如获至宝。
——新浪网副总编辑 孟波
写文章真是一门学问,遗憾的是很少有人乐于分享他的技巧,渐渐大家也觉得不用什么技巧,把意思表达清楚就行了,现在我终于发现盛大林也是一个在意并且希望分享这方面经验的家伙,那么我期望,将来也会有人像我记住李春一样记住他,那是他的功德,也是他的幸福。
——腾讯网副总编辑 李方
大部分时评作者,或出于不忿、或善于经营,很少能把评论与心得倾囊而授。盛大林的这本博客书,将平日心血之作,与新闻理论相结合,可以说是一本“绘声绘色”的教科书。
——凤凰网凤凰博报主编 吴德强
无论表达的效率、表达的自由尺度、容量和完整性,乃至思考的深度或可读性,博客都比传统媒体有着很大的优势,这对传统文集的出版面貌革新也必然会起到推动作用,盛大林这本集子在诸多方面也都对此作出了很好的诠释。
——搜狐网博客频道总监 赵牧
书摘插图
第一辑 由头
温总理说的是“权利”还是“权力
2009年3月10日上午,温家宝总理参加了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的审议。来自通辽市奈曼旗明仁苏木一个普通小村庄——保安村的农民代表顾双燕对温总理说:“作为一个代表,我要把农民的烦心事讲给您听。”在讲之前,他略显羞涩地对总理说:“我讲出来供您参考,不是要求您。”但温总理认真地对她说:“你是人民代表,有要求我的权利。”
虽然是总理,但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他主要是来向大会和代表们汇报工作的,因为他这个总理就是大会和代表们选举出来的,他要对大会和代表负责。这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题中应有之义。然而,顾双燕代表似乎并不清楚。也许她的“供您参考,不是要求”只是谦虚或朴实的一种体现,但这种谦虚和朴实确实与她“人大代表”的身份不符。令人欣慰的是,温总理非常清楚自己的身份和代表的角色,并随即指了出来。
像顾双燕这样不清楚自己“身份”的代表还有多少?又有多少普通公民搞不清代表的“身份”和权力?……久久地凝望着“你是人民代表,有要求我的权利”这句话,我感慨良多、思虑重重。看着看着,我突然感觉这句话有点不对劲儿,而问题出在“权利”二字上——它应该是“权利”还是“权力”?
“权利”与“权力”,读起来完全相同,但涵义却大相径庭。“权利”,是指公民或法人依法享有的权益;“权力”,是指政治上的支配力量,具有强制性。“权利”的主体是公民或法人,是一种私权;“权力”的主体是政权机关及其公职人员,是一种公权。“权利”的种类繁多,比如隐私权、知情权、著作权等等;“权力”只有三大类,即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
那么,顾双燕代表此时拥有的是哪一种“权”呢?根据《宪法》的规定,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人大代表参加人大会议就是代表人民来行使权力的。他们有权选举或罢免“一府两院”的首长、有权通过或否决任何法律或财政预决算案、有权决定国家的重大事项包括战争与和平……他们的决定一旦获得通过,就是具有强制力的——总而言之,人大代表在大会期间行使的不仅是权力而且 是国家的最高权力!
我相信,温总理说的是“权力”,但新华社的记者把它写成了“权利”。然而,这一错误却经过了国家通讯社的层层审稿,乃至摆上了全国各大媒体的显要位置。这说明了什么?说明绝大多数人,包括大多数精英人士,都缺乏基本的政治常识。可以肯定地说,像顾双燕这样不敢“要求”总理的代表也绝不是个别——从很多代表的言谈上看,他们就是视代表为一种荣誉,他们完全没有权力“意识”,他们参加人大会是来“作汇报”而不是“听汇报”的——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写作心得
新闻评论,也被称叫时评(时事评论)等。它是一种新闻体裁,也是一种议论文体。
顾名思义,“新闻评论”就是针对新闻发表评论,即对新闻事件或现象进行分析、解读、阐释、延伸等。也正是因为它依托于新闻,所以写作新闻评论必须要有新闻由头。一般来说,新闻由头都被置于文首的位置,即“文首叙事”。为什么要把由头放在最前面呢?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新闻评论本来就是由新闻生发开来的,把新闻由头放在最前面符合思维的习惯;二、新闻由头一般都是热点事件或爆炸性新闻,一般情况下比议论性文字更能引人入胜;三、文首叙事然后评论是效率最高的一种表达方式。如果把由头放在中间,前后都需要衔接的文字,这势必加大文章的篇幅。
“TMD”是什么意思
“TMD”是什么意思?肯定有不少人抢着回答:不就是国骂“他妈的”的汉语拼音缩写吗?在互联网的BBS上,这样的代码随处可见。
前不久看电视,也不知是哪位歌星在唱歌,歌词中竟然出现了“TMD”。我惊得目瞪口呆——歌词里、电视上,怎么能有国骂呢?这……这……太不可思议了!但再往下看,原来,“TMD”在这里的意思是“甜蜜的”——这三个字的汉语拼音首字母连起来也是“TMD”!
这首歌的词作者也许是想玩个噱头,但也启发了我:同样的信息,可以代表不同的意思,关键就看你往哪方面想。如果你的思维是庸俗的,就会得到庸俗的理解;如果你的思维是高雅的,就会得到高雅的解读。
之所以回想起这件事儿,是因为受到了一则新闻的刺激:在尘封了三年多之后,“个性化车牌”又要面世了。作为全国首个试点城市,开封市将在该市开始第二轮的“个性”尝试。2002年8月,公安部曾在北京、天津、杭州、深圳等四个城市启用了“2002式”车号牌,但推行没几天,就被叫停。虽然说的是因为“技术原因”,但地球人都知道真正的原因是因为出现了不少包含“TMD”、“SEX”、“IBM”、“USA-911”等特别有个性的牌号。(据2005年11月16日《东方今报》)
有人说“IBM”是美国著名商标,用在车牌上会不会侵权?这种担心纯属多余。车牌号只是一种物品的编码,而不是商标。选用者选择“IBM”等作为车牌号,既没有任何营利性目的,也不可能带来什么商业价值。难道一家公司把某几个字母当成了自己的名字,全世界其他的人都不会再使用那几个字母了吗?至于“911”之类,就更不是问题了——为了警醒世人,人家美国自己还把它刻在纪念碑上呢。
最让很多国人“受不了”的其实是“TMD”、“SEX”,等等之类。那是国骂呀!那是……哎呀呀,简直让人说不出口。怎么能让这些东西满街跑呢?太不文明了!简直是伤风败俗嘛!
其实,英文中的“SEX”并不只是指“性”,它还有“性别”等其他的意思。“TMD”也不一定就是国骂,在那首歌中它还是一种温馨的表达呢。“一部《红楼梦》,道学家看到的是淫,经学家看到的是易,才子们看到的是缠绵,革命家看到的是排满。”鲁迅先生的这句话早已道尽了其中的道理。
退一步讲,“TMD”就单指国骂,“SEX”就是专指“性”,又当如何呢?且不说国外,就是今日的中国,媒体上不也是天天谈性,司空见惯“TMD”吗?三年前挂上的“TMD”、“SEX”车牌号并没有作废,天不也没有塌下来吗?
一个文明的社会,应该是宽容的。现在,我国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宽容是和谐的基础。在西方国家,有人用印有国旗图案的布做成裤衩,有人甚至当众焚烧国旗。美国曾经立法禁止焚烧国旗,但后来又废除了这些条文,因为越来越多的人认为焚烧国旗也是一种表达情绪的方式,是公民的自由权利。
其实,车牌号的选择,也属于文化的范畴。对此,主流的文化自然会对它产生规范的作用。我敢说,即使完全放开,“TMD”、“SEX”这些车牌号也不会多。何必因为极少数人的“过火”而剥夺国人难得的一次展示个性的机会呢?
个性的张扬是创造力的源泉。几千年的封建礼教,使中国人一直处于压抑之中。这种压抑不仅压低了人们的幸福指数,而且大大抑制了国人的创造力。近几百年来,中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越拉越大,与此密切相关。
曾经,一则关于女大学生纷纷拍裸体写真“珍藏青春”的消息曾让我吃了一惊。后来,又一则拍裸体婚纱照渐已流行的新闻让我再一次大跌眼镜——现在的年轻人真“TMD”开放啊!然而,人们都平静地接受了它,没有听说哪个“有关部门”制止这种做法。——这难道不是一种进步吗?
写作心得
一般来说,新闻评论的开头都是新闻由头。但这种形式也不是教条,有时候也不妨变化一下,给自己一点新的感觉,也给读者一点新意。此文就抛弃了“文首叙事”的常用格式,而是采用了“文中叙事”的方式——直到第四段,本文的新闻由头才出现。
那么,什么情况下才应该采取“文中叙事”的方式呢?我认为,最主要的标准就是看能不能找到比新闻由头最能引人入胜的说辞。如果有,那就可以让新闻由头靠后。就拿本文来说,“TMD”是绝大多数网友都熟悉的缩写,通常情况下它就是代称“他妈的”这句国骂。一来,拿“国骂”来做文章本来就会让人吃惊;二来,正因为人们对“TMD”都很熟悉,当看到《“TMD”是什么意思》这个标题的时候,很可能就会产生疑惑:这么简单的问题还值得做文章吗?作者到底想搞什么名堂?阅读的欲望就会因之而生。我认为,这个噱头比开封市重启个性化车牌这个新闻更有诱惑力。
当然,这样的噱头不会经常遇到。因此,这样的评论结构只能偶尔为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