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气候外交和中国的应对

分類: 图书,政治 军事,政治,外交、国际关系 ,
作者: 杨洁勉主编
出 版 社: 时事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5-1字数:版次: 1页数: 362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802322271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应对“中国环境威胁论”和气候变化谈判的思考,击破气候变化谈判的“坚壳”,《京都议定书》生效及其对我国的影响,应对气候变化:中日合作与中美合作比较研究,气候变化对国家安全与外交的影响,能源安全与中国的大国地位。
内容简介
全球变暖已成为人类迄今为止面临最为严重、规模最为广泛、影响最为深远的问题之一,也是影响未来国际体系、重塑全球政治和发展格局的因素之一。本书旨在研究涉及全球气候谈判和中国低碳发展的四个方面:一是后京都气候变化谈判进程的总结;二是金融危机和气候危机的关系;三是美国奥巴马新政府气候外交;四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和战略。这些问题重大而前沿,不但牵涉到全球福祉和环境保护,而且对中国大国责任与低碳发展具有关键意义。
目录
序一
序二
前言
上编 “巴厘岛路线图”一周年回顾和展望
第一章 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巴厘岛路线图”进程回顾与展望
第二章 击破气候变化谈判的“坚壳”
第三章 金融危机中气候变化国际进程新动向及其对我国节能减排工作的警示
第四章 《京都议定书》生效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第五章 论《京都议定书》的履约监督机制
第六章 应对气候变化:中日合作与中美合作比较研究
第七章 奥巴马上台前的美国气候变化政策态势
第八章 波兹南气候谈判和全球气候治理的发展
第九章 亚太地区二轨外交:对气候变化的讨论
第十章 国际环境治理与联合国环境署改革
第十一章 经济危机下应对气候变化的法经济学策略
第十二章 全球气候变化与联合国的作用
下编 中国的应对和低碳发展
第十三章 十七大报告中的能源和气候变化政策分析
第十四章 碳排放与发展权益
第十五章 应对“中国环境威胁论”和气候变化谈判的思考
第十六章 中国的能源需求与温室气体排放情景
第十七章 气候变化对国家安全与外交的影响
第十八章 2001—2006年我国出口贸易的环境影响
第十九章 中国资源环境政策与多边贸易体制的协调
第二十章 能源安全与中国的大国地位——以石油供应安全为例
第二十一章 俄罗斯的能源政治与其整体外交的互动
书摘插图
上编 “巴厘岛路线图”一周年回顾和展望
第一章 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巴厘岛路线图”进程回顾与展望
第二节“巴厘岛路线图”谈判进程一年回顾
《公约》缔约方第十四次会议刚刚在波兹南落下帷幕,标志着“巴厘岛路线图”谈判进程过半。从总体看,进展十分缓慢,实质性问题多未涉及。如重要议题:“关于共同愿景和长远目标,到2050年应该做什么”,仍处于各自表述状态,发达国家仍着力突出2050年排放减半的目标,发展中国家则坚持“全面性”,强调对减排、适应、资金和技术四大问题应平衡对待,同时强调发达国家中期减排目标。关于发达国家2012年后的减排承诺,由于发达国家刻意回避,基本上围绕方法学等技术、边缘问题进行,实质性谈判尚未展开。关于美国的具有可比性的减排承诺、发展中国家的行动以及应获得的资金和技术支持,按照工作计划,要在2009年3月份的会上开始讨论。
进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1.美国因素。“巴厘岛路线图”达成之后,美国很快进入大选阶段,各方无法将布什政府视为真正谈判对手,更关心谁将入主白宫、新一届美国政府的政策如何,也不愿在美国政策不明朗的情况下过早亮出自己的底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