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装发展简史(王安华)

分類: 图书,工业技术,轻工业、手工业,服装工业、制鞋工业,
作者: 王安华,畅瑛 主编
出 版 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7-1字数:版次: 1页数: 89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122053022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教材共分十一章,以时间为顺序,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原始社会到民国时期服饰艺术的发展及演变,其中包括各朝代历史思想简介、服装形制、穿着方式、首饰佩饰等,并附有230幅插图,使广大读者在参读过程中,能够掌握中国历代服装发展的脉络,并希冀透过这面历史的镜子,深刻感受到中国“衣冠王国”之美名。
本书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是服装类职业技术学校、高等院校服装类专业、模特专业的基础理论教材,所有和服装制作、工艺、染织相关的专业都可使用。同时,也可作为专业理论工作者、服装设计人员和业余爱好者的参考读物。
目录
第一章 中华服饰的起源
第一节 服饰起源之说
第二节 服饰萌芽的出现与发展
第二章 中国古代服饰概论
第一节 首服
第二节 衣服
第三节 鞋类
第四节 佩饰
第五节 发饰与化妆
第六节 冕服
第三章 上古服饰
第一节 殷商时期的服饰
第二节 周代服饰
第三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服饰
第四节 楚国服饰的特点
第五节 赵武灵王的变服
第四章 秦汉时期的服饰
第一节 秦时的思想对服饰的影响
第二节 汉时的思想对服饰的影响
第三节 首服
第四节 衣裳
第五节 佩绶和簪笔
第六节 妇女衣着与发式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服饰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的思想概况
第二节 汉、胡服饰文化交流及演变
第三节 首服
第四节 衣裳
第五节 妇女的佩饰与发式
第六章 隋唐服饰
第一节 隋代服饰
第二节 唐代的思想与服饰风格
第三节 唐代的官服
第四节 男子服饰
第五节 女子服饰
第七章 宋代服饰
第一节 宋代的社会风尚与艺术风格
第二节 品官服饰
第三节 男子服饰
第四节 男子首服
第五节 妇女的首服与发式
第六节 女子衣裳
第七节 缠足
第八章 辽、金、元的服饰
第一节 契丹族的主要服饰
第二节 女真族的主要服饰
第三节 元代服饰
第九章 明代服饰
第一节 补子的出现和品官服饰
第二节 一般男子服饰
第三节 女子服饰
第十章 清代服饰
第一节 满汉服饰制度的融合与艺术发展
第二节 满族官服的帽式与等级制度
第三节 一般男子常服
第四节 女子服饰
第十一章 民国服饰
第一节 新制度下的服装分类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男子服饰
第三节 民国时期的女子服饰
附录 中国社会发展朝代演变年表
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第一章 中华服饰的起源
服装是人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也是人类文明生活的重要支柱。人类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了最为原始的服装服饰呢?早期的服装服饰又是什么样式的呢?据目前的考古发现,约在旧石器时代的后期,也就是在距今约三百万年至一万年之间,在欧洲、非洲以及东方的许多岩洞壁画中,男女形象的下身都有遮挡物的痕迹。我国古书中也有这样的记载:古人田鱼而食,以皮遮体,先知蔽前,后知蔽后。另在屈原的《九歌》之《山鬼》中也有这样的描述:“若有人兮山之阿,披薛荔兮带女萝,披石兰兮带杜蘅”。通过这些描述得知在农业和畜牧业尚未出现的旧石器时期,人类把狩猎所获的野兽皮毛和采集所得的树叶草葛披裹在身上,形成了最早的服装。考古学家在北京周口店猿人洞穴中曾发掘出约1.8万年前的骨针。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中,也有管状骨针等物出土。可以推断,这些骨针是当时缝制原始衣服用的。
第一节 服饰起源之说
我们沿着古人走过的漫长道路去寻探,从不同的角度总结了众多的服饰起源的观点,在这里简单地归纳了以下四种。
一、遮羞说
遮羞说认为,人类对裸身感到羞耻而产生了服装。从目前有关资料来看,在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是基督教《旧约全书》中的“创世说”。依据《旧约全书》的说法,上帝造了亚当和夏娃,起初亚当和夏娃是不着装的,只因为听了蛇的怂恿,偷吃禁果,眼睛明亮了,有了思想了,才扯下无花果树叶遮住下体,这便是服装的雏形。此观点把服装起源归因于人类的道德感和性羞耻,这种观点或多或少带有一些片面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