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视野下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第十届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论文集

分類: 图书,自然科学,总论,
作者: 姜振寰,苏荣誉编
出 版 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5-1字数:版次: 1页数: 255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030244529包装: 精装内容简介
本书是关于“第十届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的学术论文集,全书收录了国内外学者提交的21篇论文,内容涉及中国科学、技术、农学和医学等多个领域,学者们研究的视角也来自历史、文化、考古、艺术、社会学、工艺学等多个方面,是真正意义的“多视野下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
本书适合从事中国科学史研究的专家学者,以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阅读。
目录
前言
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与中国科学史研究——编史学意义上的理论可能性
技术史缺失的危险——关于中国史学研究的一项思考
地方科学技术史理论初探
从社会经济结构与社会人的两维度透视李约瑟问题
14世纪初中国数学中断并从此沉寂数百年析
试论科技史研究的价值与开发应用
Dragon Veins,Cultural Chauvinism,and the Energy of the Land
中国古代疫病的流行及其防治
从西医的视角看中国古代药物学发展的主要特点
中美医学交流:坎农的影响与贡献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美国高等医学教育发展的影响
The Reception of Atomic Theory in China:1842~1895
The Reception of Relativity in China:The Japanese Influence
陶葆楷与中国的环境科学
辽宋金元科技创新与理学关系的几点定量定性分析
Simulated Experiment,Physical and Chemical Examination for the Question about “Medieval
Preparations of Urinary Steroid Hormones”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on Microscope and Application on Testing Ancient T
中国古代青铜合金演变的初步探讨
刘仙洲与中国古代机械工程发明史研究
“耙”等诸字及其所表示的农具
20世纪50年代苏联援建第一汽车制造厂概述
中国传统箭矢制作及使用中的力学知识
编后记
书摘插图
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与中国科学史研究——编史学意义上的理论可能性
摘要:在科学史研究的不同阶段,由于理论基础和研究视角的不同,使得科学史的研究不断以新的形式。体现出新的内容、新的视野、新的解释、新的题材以及新的寓意。科学史学科也正是因此而得以不断发展。许多本是来自其他领域的思潮、学说和观点,也因此而影响到科学史的研究。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讲,在国际背景中,后殖民主义和女性主义,都是近些年来颇有影响而且发展迅速的学术嗯潮,并在包括科学史在内的许多领域中表现出一定的生命力。但就中国科学史的研究来说,虽然已有少数相关的研究,但仍远未成为学术的主流。本文将从编史学的立场,以历史观和史学方法论的角度,就这些思潮对于中国科学史研究可能会带来的影响与意义进行一种理论性的探讨。
柯林伍德说过,研究任何历史问题都不能不研究其次级的历史,这里的次级历史指的是对该问题进行历史思考的历史。科学史研究,不仅是研究科学发展的历史,还要研究科学史学科本身发展的历史,也即研究其建制化和编史纲领的形成、发展过程。站在科学编史学的立场,反思科学史研究的过去,分析和借鉴新的研究视角与纲领,对于促进科学史学科的发展来说极为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