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赋分体叙论
分類: 图书,文学,文学理论,
作者: 赵成林 著
出 版 社: 湖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6-1字数:版次: 1页数: 172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811135756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按骈赋、律赋、文赋、骚赋、诗赋和俗赋等体式,对唐代辞赋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进行了较为详尽的介绍和论述,探讨了唐赋发展流变的概况,力图为读者勾勒出唐赋的基本面貌。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六朝赋风的赓衍渐变——骈赋
第一节 骈赋概说
一、骈赋释名辨体
二、唐前骈赋概略
第二节 吟咏风月的渐衰和新朝气象的显露:骈赋的内容
一、颂美教化
二、抒情咏怀
三、体物
第三节 骈俪的盛极而变:骈赋的体制
一、对偶
二、声韵
三、藻饰
四、用典
第二章 科举考试的工具——律赋
第一节 律赋概说
一、律赋释名辨体
二、由骈入律的先兆
三、律赋限韵探源
四、律赋的骈赋特征
第二节 对科举工具的黏附和游离:律赋的内容
一、颂美教化
二、封建治道
三、阐释道理
四、回归文学
第三节 戴枷锁的舞蹈:律赋的体制
一、题目
二、限韵
三、破题
四、字数
第三章 骈俪轨迹的逆转——文赋
第一节 文赋概说
一、文赋释名辨体
二、唐前文赋概略
第二节 “为时而著”:文赋的内容
一、讽刺针砭
二、感叹人生
三、其他
第三节 弃骈用散:文赋的体制
一、仿古赋艺术分析
二、新文赋艺术分析
第四章 祧绪屈骚——骚赋
第一节 骚赋概说
一、骚赋释名辨体
二、唐前骚赋概略
第二节 “不平则鸣”:骚赋的内容
一、逐臣之悲
二、抒情感怀
三、其他
第三节 沿承与变革:骚赋的体制
一、唐代骚赋的句式
二、骈散骚的结合
第五章 赋有别体——诗赋
第六章 赋有别趣——俗赋
余论
参考文献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章 六朝赋风的赓衍渐变——骈赋
第一节 骈赋概说
一、骈赋释名辨体
骈的本义是两匹马驾车,后引申为两物并比、对偶的意思。顾名思义,骈赋就是以字句对偶为主要特色的赋体。由于吸取了先秦诗骚的艺术经验,辞赋从诞生开始就比较注重形式的骈偶,宋玉、贾谊、司马相如等人的作品中,就有不少形意兼美的对句,如“毛嫱鄣袂,不足程式;西施掩面,比之无色”(《神女赋》),“左乌号之雕弓,右夏服之劲箭”(《子虚赋》)等。然而早期辞赋虽然不排斥甚至较为注重骈俪,但是并没有也不可能刻意追求对偶,它们还没有形成后世骈赋那种以四言、六言句为主以及句骈字比的程式化语言风格。西汉末期,辞赋对骈俪的追求有了更明确的自觉性,班婕妤的《捣素赋》基本由四言句和六言句构成,并且两句一对、上下句对偶工严,已是一篇标准的骈赋了。东汉以后,辞赋的骈俪色彩日渐浓郁,新兴的抒情小赋自不待言,纵使骋辞大赋(如《两都》、《二京》),其语言风格也较西汉大赋(如《子虚》、《上林》)更为齐整工丽了。“自扬马张蔡,崇盛丽辞”,“至魏晋群才,析句弥密,联字合趣,剖毫析厘”。经过两汉的大量实践,魏晋时代辞赋追求偶俪的意识更为明确和强烈,对句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极大提高。从对句数量来说,魏晋辞赋对句使用频率远远高出周汉辞赋,陆机、潘岳等人的作品已基本通体用骈。从对句质量来说,与早期辞赋中的对句满足于句子框架的大致对称不同,魏晋辞赋追求句子内部结构的精准相对或相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