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沪港经济发展报告
分類: 图书,经济,区域经济 ,
作者: 尤安山主编
出 版 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2-1字数:版次: 1页数: 292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807454984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2008年度《沪港经济发展报告》的主题是以改革开放30年沪港经济合作与展望、上海经济发展,以及回归10年香港经济的回顾与展望为基调。在报告中,各级官员、专家学者,都从不同角度围绕改革开放30年、沪港经济发展与合作等主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这不仅使读者清晰地看到了30年来沪港经济合作与发展的鲜明轨迹,也使读者充分领略了30年来上海、香港在各经济领域所取得的丰硕果实。报告内容丰富,观点鲜明,见解独到,值得二读。
目录
序言
回顾篇
改革开放三十年,沪港经济关系的回顾与展望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与上海社会科学院的港澳经济研究
回归十年:香港经济从危机走向繁荣
金融篇
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定位分析与几点建议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成效、问题与对策思考
沪港金融中心的国际竞争力将在合作中不断提升——兼谈上海银行业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发展回顾及港资银行在沪发展情况
美国金融海啸对沪港会融业的启示
贸易篇
香港国际贸易中心形成的特征、原因及前景
沪港贸易发展的比较研究
专题篇
从工业基地到世界城市
上海广告业三十年发展状况及沪港合作前景
比较篇
改革开放三十年沪港经济发展比较——数据与图表评析
会议综述篇
沪港联手应对金融危机,共同推动经济转型和发展——“金融危机”经济转型沪港发展”研讨会摘要
书摘插图
回顾篇
改革开放三十年,沪港经济关系的回顾与展望
改革开放30年是沪港经济关系发展最好的历史时期,历史发展的进程表明:香港不仅是上海改革开放最直接的推动者、示范者、参与者,也是最大的受益者。香港资金的大量涌入既缓解了上海现代化建设的资金短缺问题,更带来了许多当今世界先进的经济观念与管理理念,为上海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有益的经验,为上海更好地扩大开放、融入世界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然而,在香港回归、“一国两制”、中国人世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沪港经济合作如何开阔思路、把握机遇、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在原有的合作基础上更上一层楼,这不仅是21世纪沪港经济合作面临的紧迫问题,也是21世纪整个中国现代化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本文在对沪港经济合作的历史与现状、特点和成效,以及面临的问题进行概括性阐述的基础上,着重对“一国两制”、中国人世以及《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简称CEPA)实施的背景下,沪港经济关系、沪港经济合作的新机遇、新世纪沪港经济合作的思路、重点合作领域与对策措施等问题做了深入的分析探讨。这对提高人们充分认识香港在上海改革开放中的作用,充分认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加强沪港经济合作的重要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沪港经济合作历史与现状、特点和成效
沪港经济合作历史悠久,成绩显著。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实施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以后,沪港经济合作进入了历史发展的最佳时期。改革开放30年来,沪港经济合作不断向纵深推进,并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征:香港在上海的对外开放中创下了一连串的“第一”,为上海更好地扩大开放、引进更多的外资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沪港合作开阔了上海与世界交往的渠道,为上海带来了现代化的管理理念,为上海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起到了极好的催化作用。总而言之,沪港经济合作成果辉煌,上海经济的腾飞处处可见沪港合作的轨迹。
(一)沪港经济合作的历史回顾
被誉为中国的两颗“东方明珠”的上海和香港,是中国的两大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也是近20年西太平洋沿岸两个最亮的经济增长点。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过几代中国人的艰苦奋斗、辛勤开拓和流血牺牲,这两座历史悠久并具有灿烂文明的城市,已从昔日沿海的小渔村逐渐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经济高度发达的经济中心城市。
上海、香港两地经济的发展固然有其自身的轨迹,但沪港经济往来则是推动两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自19世纪中叶起,上海与香港几乎同时向西方国家开放,由于它们具备类似的地理优势、丰富的人力资源,也有类似的不利条件,即缺乏自然资源。上海和香港加工工业都较为发达,同时它们作为主要对外口岸,对外贸易、金融业发展亦较快。到了20世纪30年代,上海已成为远东国际经贸中心,香港也以转口贸易及金融业发展迅速而闻名于世。与此同时,上海与香港的经济往来亦十分密切,据有关统计,1936年香港对内地的出口值为1779万元,其中1102万元即62%的商品是输往上海的。香港从上海的进口则为3308万元,进出口总值为4410万元,占上海对外贸易总额的1/20,占香港的1/10。为了适应双方贸易和投资的需要,不仅上海的民族资本纷纷到香港投资办厂,而且以上海为基地的中国主要银行也在香港设有分行,除国民党政府官办银行外,私营银行亦在香港积极开展业务。同时总部设在香港的英资银行也都在上海开设了最大的海外银行,其业务量超过香港总行。其中英资的汇丰银行(“Hong Kong Shanghai Banking Corporation Ltd”),上海籍企业家开设的香港著名的“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和“天厨味精厂”等典型的案例,就是这一时期沪港两地经济合作的杰作。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20世纪40~50年代初,大批上海人移居香港,为香港工业化带去了不可缺少的资金、技术和人才。据美国《幸福》杂志估计,仅1947年10月,就有228家上海企业到香港注册,上海企业家(主要是轻纺业企业家)及其资金、设备、管理经验、原材料和高层管理人员来到香港,为香港的工业化奠定了基础,为香港经济结构的转型,为60年代香港经济的起飞作出了举世公认的贡献。
毋庸置疑,沪港合作历史悠久,交往频繁,成绩显著。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30年时间里,两地经济关系的发展十分缓慢。1978年中国实施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以后,沪港两地的经济关系从此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改革开放30年来,沪港经济合作无论从深度还是从广度来分析,都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其成效亦足以让世人为之叹奇!
目前,香港特别行政区已成为除日本之外的上海最大的贸易伙伴,在上海引进的境外投资中,香港始终处于领先地位。香港作为上海与世界经济联系的桥梁,其转口贸易中的相当部分来源于上海或以上海为目的地,上海同样也是香港的重要贸易伙伴,在香港继续增加对沪投资的同时,上海的一批大型骨干企业也直接进入香港市场,对稳定和繁荣香港经济起着积极作用。同时,上海还是香港加工制造业的生产基地之一。在推进两地经贸合作的进程中,香港顺利地完成了由制造业向服务业的转型,成为亚太区知名的国际金融、贸易、航运和旅游中心,上海则实现了“一年一变样,三年大变样”的目标,正在向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迈进。
(二)合作现状与特点
从两地经济发展的轨迹及合作的进程来看,如果可以用“辐射”这两个字来形容的话,那么20世纪50年代以前,沪港两地的经济合作主要是香港接受上海的辐射,80年代以后,则是上海更多地接受香港经济的辐射。这个形容也许不恰当,但两地经济实力的消长决定了两地在经济合作中的作用。香港作为内地改革开放最积极的参与者,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与上海的经贸合作中,留下了一连串的第一:第一个在沪兴办合资企业;第一个来沪投资制造业;第一个投资申城旅游、娱乐业等等。随着时间的推移,无论在规模、领域,还是层次、方式上,沪港经济合作都赋予了新的内容并呈现出新的特点。
特点之一:两地贸易持续稳定增长。贸易往来一直是沪港两地合作的基础和主要形式,尤其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种合作得到了持续稳定的发展。1989年,沪港进出口贸易总额比1979年增长了2.5倍。进入90年代以后,两地贸易总额年均增长率保持在两位数以上,2003、2004、2005、2006年上海与香港进出口贸易总额同比分别增长20.4%、32%、19%、14%。2006年两地贸易额已从1988年的14.63亿美元增加到110.63亿美元。目前,沪港两地的贸易额已超过香港同英国的双边贸易规模。
特点之二:香港来沪投资规模迅速扩大,大的合作项目逐渐增多。20世纪90年代初,上海吸引外资的单个项目平均资金规模还仅为236万美元,香港平均投资规模为139万美元。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以后,香港对上海单个项目的投资规模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到1996年底,港商在沪投资额超过1000万美元的大项目400多个,并出现了由李嘉诚先生投资总额超过5亿美元的特大项目。与此同时,香港的大商人、大公司、大财团也开始纷纷登陆沪上。根据上海外经贸委的统计,截至2006年底,香港已累计在沪设立商业企业120家,货代企业755家,建筑施工咨询企业301家,广告企业53家。
特点之三:合作领域不断拓宽。即从原来单一的贸易合作发展到在工业、金融、基础设施、商业服务、旅游、科技等多方面、全方位的合作。自1991年总部设在香港的八佰伴到浦东建立大型购物中心的计划获批准后,瑞兴、永安、先施等香港商家已先后在申城登陆。不仅如此,港商还积极投资上海的基础设施建设,如上海南浦、杨浦两座大桥和延安东路越江隧道复线等。此外,包括汇丰、东亚、渣打、华侨在内的香港银行和金融机构,在上海建立的分支机构已占整个上海外资金融机构的10%以上;香港著名的会计师楼和律师事务所如罗兵咸等也在上海落户。同时,上海金融业进入香港的步伐也在加快,有关银行在香港积极进行融资活动,一些证券公司已在香港设点,另有上海石化、海兴轮船、上海实业等多家企业在港上市,为推动沪港两地金融、证券业的合作,开拓了新的空间。
特点之四:合作层次不断提高。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香港来沪直接投资的产业主要集中在以劳动密集产品为主的产业;1985年以后,逐步转向电脑电器、精密机械、技术含量高的电子玩具、游戏机等,并逐渐扩展到仓储运输、咨询金融、物业管理等服务行业。
……
书摘与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