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栗(余华的中短篇小说选)(新版)(余华作品系列)

分類: 图书,小说(旧类),中国当代小说,名家名作,余华,
品牌: 余华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页码:154 页
·出版日期:2004年
·ISBN:7532126099
·条形码:9787532126095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余华作品系列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战栗》无论是在动荡的年代里,还是在宁静的生活中,这些人的命运都在随波逐流,反抗也好,挣扎也好,或者逆来顺受,最后都一样。它们是现实的,也是内心的。
作者简介余华,1960年4月3日生出,渐江海盐人。在文革中读完小学和中学,此后从事过五年牙医。1983年开始写作。至今已出版长篇小说3卷,中短篇小说集6卷,随笔集3卷 。其中《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同时入选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九十年代最有影响的十部作品]。其作品被翻译成英文,法文,德文,俄文 ,意大利文,荷兰文,挪威文,韩文和日文等在国外出版。曾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1998年),澳大利亚悬念句子文学奖(2002年),美国巴恩斯—诺贝尔新发现图书奖(2004年),法国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2004年)。
媒体推荐书评
《战栗》也是三篇作品,这里更多地表达了对命运的关心。无论是在动荡的年代里,还是在宁静的生活中,这些人的命运都在随波逐流,反抗也好,挣扎也好,或者逆来顺受,最后都一样。它们是现实的,也是内心的。
——作者
余华,我们很高兴地通知您,您已成为由詹姆斯·乔伊斯基金会荣誉授予,由澳大利亚与爱尔兰共同举办的悬念句子文学奖的首位获奖中国作家。
您的中篇和短篇小说反映了现代主义的多个侧面,体现了深刻的人文关怀,并把这种有关人类生存状态的关怀回归到最基本最朴实的自然界,正是这种特质把您的作品与詹姆斯·乔伊斯以及赛缪尔等西方先锋文学作家的作品联系起来……
——詹姆斯·乔伊斯基金会
编辑推荐《战栗》也是三篇作品,这里更多地表达了对命运的关心。
目录
自序
偶然事件
战栗
一个地主的死
……[看更多目录]
文摘序
这是我从1986年到1998年的写作旅程,十多年的漫漫长夜和那些晴朗或者阴沉的白昼过去之后,岁月留下了什么?我感到自己的记忆只能点点滴滴地出现,而且转瞬即逝。回首往事有时就像是翻阅陈旧的日历,昔日曾经出现过的欢乐和痛苦的时光成为了同样的颜色,在泛黄的纸上字迹都是一样的暗淡,使人难以区分。这似乎就是人生之路,经历总是比回忆鲜明有力。回忆在岁月消失后出现,如同一根稻草漂浮到溺水者眼前,自我的拯救仅仅只是象征。同样的道理,回忆无法还原过去的生活,它只是偶然提醒我们:过去曾经拥有过什么?而且这样的提醒时常以篡改为荣,不过人们也需要偷梁换柱的回忆来满足内心的虚荣,使过去的人生变得丰富和饱满。我的经验是写作可以不断地去唤醒记忆,我相信这样的记忆不仅仅属于我个人,这可能是一个时代的形象,或者说是一个世界在某一个人心灵深处的烙印,那是无法愈合的疤痕。我的写作唤醒了我记忆中无数的欲望,这样的欲望在我过去生活里曾经有过或者根本没有,曾经实现过或者根本无法实现。我的写作使它们聚集到了一起,在虚构的现实里成为合法。十多年之后,我发现自己的写作已经建立了现实经历之外的一条人生道路,它和我现实的人生之路同时出发,并肩而行,有时交叉到了一起,有时又天各一方。因此,我现在越来越相信这样的话——写作有益于身心健康,因为我感到自己的人生正在完整起来。写作使我拥有了两个人生,现实的和虚构的,它们的关系就像是健康和疾病,当一个强大起来时,另一个必然会衰落下去。于是,当我现实的人生越来越贫乏之时,我虚构的人生已经异常丰富了。
这些中短篇小说选集所记录下来的,就是我的另一条人生之路。与现实的人生之路不同的是,它有着还原的可能,而且准确无误。虽然岁月的流逝会使它纸张泛黄字迹不清,然而每一次的重新出版都让它焕然一新,重获鲜明的形象。这就是我为什么如此热爱写作的理由。
1999年4月7日
偶然事件
1987年9月5日
老板坐在柜台内侧,年轻女侍的腰在他头的附近活动。峡谷咖啡馆的颜色如同悬崖的阴影,拒绝户外的阳光进入。《海边遐想》从女
侍的腰际飘浮而去,在瘦小的“峡谷”里沉浸和升起。老板和香烟、咖啡、酒坐在一起,毫无表情地望着自己的“峡谷”。万宝路的烟雾弥漫在他脸的四周。一位女侍从身旁走过去,臀部被黑色的布料紧紧围困。走去时像是一只挂在树枝上的苹果,晃晃悠悠。女侍拥有两条有力摆动的长腿。上面的皮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