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自由之路

分類: 图书,励志与成功(旧类),心灵鸡汤,
品牌: 克里希那穆提
基本信息·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页码:188 页
·出版日期:2005年
·ISBN:7801952499
·条形码:9787801952493
·包装版本:2005年3月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心灵自由之路》收集了克里肴那穆提在伦敦、阿姆斯特丹、巴黎及瑞士撒宁等地所做的精彩演讲与讨论。他以素有的亲切态度和循序渐进的启发方式,为人们深入探索自由的真义、人与思想的关系、恐惧的根源、人类根本的改变等问题。他的言论可谓在禅宗之外,另一种直指人心的言论,甚至比禅宗更直接透彻。
作者简介克里肴那穆提(1895-1986)20世纪最卓越的心灵导师。1895年生于印度,1925年悟道,他的一生极富传奇色彩。他主张真理纯属个人的了悟,一定要用自己的光照亮自己。他一生的教诲皆在帮助人类从恐惧和无明中解脱,体悟慈与至乐的境界。因此佛教徒肯定他是“中观”的导师,印度教徒认为他是彻底的“觉者”,神智学者则认为他是道道地地的“禅”师。
他的40本著作,全是由空性流露的演讲和谈话集结而成,目前已译成了47国文字,在欧美、印度及澳洲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编辑推荐《心灵自由之路》里说,我们必须先自由,然后才能够探索,唯有摆脱一切知识、理论、成见等执著,才能够看到真实。
目录
译序
第一章 自由
第二章 支离破碎
第三章 沉思
第四章 人可能改变吗
第五章 我们生活为什么不平静
……[看更多目录]
序言这是译者第一次译克里希那穆提的书。关于这个人的身世方面,读者可参阅《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从已知中解脱》、《般若之旅》、《人类的当务之急》及《克里希那穆提传》。
而我自己,本来不必多言,因为克的言论实在再清楚不过了。不过既是翻译,译者若不发一言,不免有点奇怪,仿佛译者不在场似的。所以,写这一篇短文,亦不过免去这一层缺失罢了。译者小时候是天主教徒。进入青春期以后,随着青春期的开始叛逆,也不再上教堂望弥撒。略长,稍稍知道一点佛教时,稍加比较,便发觉佛教比较亲切了许多。这一两年,有机会接触克里希那穆提,这种亲切感更深了。
文摘我们讨论过如何将我们内在的兽栏摆到一边。之所以要讨论这些是因为我们知道―至少我知道―必须看穿未知事物。因为任何一个好的数学家、物理学家乃至于艺术家,如果不想任由自己随感情和想像随波逐流,就必须深究未知。至于我们这些寻常人,我们有日常的问题,同样也需要用深刻理解力。同样也需要看穿未知事物。一个永远在追赶自己发明的野兽、恐龙、蛇、猴子的人会有种种问题和矛盾。我们就是这种人,所以无法看穿未知事物。我们是寻常人,没有非凡的智力或伟大的“眼力”。我们过着单调、丑恶的生活。所以关心的是如何立即改变这一切。这是我们要考察的。
人会随着新发明、压力、新理论、新的政治状况而改变。所有这一切都会造成某种改变。可是我们要谈的是生命根本的基本革命,以及这种革命是逐渐发生还是顿时发生。昨天讨论的是这种革命逐渐的发生,这种革命的距离感、时间感以及跨越这个距离所需的力气。我们说,人努力了几千年,可是无论如何,除了少数人之外,总无法有根本的改变。所以有必要来看看我们,我们每个人,所以也就是整个世界―因为这个世界就是我们,我们就是世界,两者不可分―到底能不能一举扫除所有的劳苦、愤怒、憎恨、敌意。我们制造这一切,心里怀着痛苦。痛苦显然是我们最常有的东西。那么知道了痛苦的原因,明白了整个痛苦的结构之后,能不能一举扫除痛苦?
我们说过,这必须要有观察才有可能。心如果能紧密的观察,这观察本身就是一种结束痛苦的行动。此外我们也讨论过何谓行动。行动有没有一种自由的、自发的、非意志的行动?行动根据的是不是我们的记忆、理想、矛盾、疼痛、痛苦等等?行动是不是一直努力使自己符合理想、原理、模式?我们说过这种行动完全不是行动;因为这种行动制造了“实然”和“应然”间的矛盾。你只要有理想,你的实然和应然之间就有距离要跨越。这个“实然”可能经年累月存在,甚至如很多人认为的,一次一次转生,直到你达到那完美的乌托邦为止。我们也说过,昨天会转生到今天,不论这个“昨天”是好几千年或只是二十四小时皆然。这个转生,只要我们的行动还依据过去、现在、未来―我们的“实然”―的分裂就一直在进行。我们说,所有这一切都会造成矛盾、冲突、悲伤。这不是行动。知觉才是行动。你面临危险,知觉危险就是行动,然后你会立时行动。我想我们昨天讨论到这里。
有时我们会遭遇很大的危机、挑战、痛苦。这时,心由于受到震惊反而异常平静。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观察过,傍晚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