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美国
分類: 图书,文学(旧类),散文随笔,中国当代,随笔杂文,思想,
品牌: 范学德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社
·页码:268 页
·出版日期:2006年
·ISBN:7505953559
·条形码:9787505953550
·包装版本:2006年9月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活在美国》是一本无意中写出的书。这本书没讲什么大道理,有的只是在美国生活的一些故事, 并且, 故事也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故事,这里的故事,大都是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小事……1997年夏天,我回国探亲,其间,回了一趟母校吉林大学哲学系,看望了一些同学和老师。有一天,七七级的几位学长请我吃饭,吃饭期间,几位学长问了我一个问题:老范,你到美国这么多年,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想了一想,我回答说:自由与尊严。我切实地享受了作为一个人的自由与尊严。我想说的话,我就说,我一点也不担心这些话是否符合美国政府的观点,也不在乎总统说了些什么, 更不必为了保持正确,说违心的话,去迎合官方的说法,也不必违心地检讨自己的内心。
几年前,我在网上看到这么一段话,是美国一位大法官讲的,他说,美国成功的基础就在宗教、教育和法律。而前面这两点,恰恰被国人严重忽视, 但如果忽视这些, 就无法深入地了解美国。非常凑巧的是, 这本书中记录的故事, 大都是关于美国的宗教、教育和法律的故事。
宗教,特别是基督教对美国社会的影响,怎么说也不为过。 恰恰是这一方面,又是中国人了解得最少的。而不了解基督教,就无法了解当代美国社会,也无法了解西方文化。自从1991年来到美国后,特别是最近这十年来,由于种种原因, 我接触了许多大陆的宗教界人士。见了一些人,也看到了听到了一些故事,从这些故事中,也许会帮助有心人更多地了解美国人的心灵。
作者简介范学德生于辽宁,毕业于吉林大学哲学系,曾获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于1990年代初移居美国,现为自由作家,有《心的呼唤》《梦中山河》等多种著作。
媒体推荐作者的话:
这是一本无意中写出的书。
这本书没讲什么大道理,有的只是在美国生活的一些故事, 并且, 故事也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故事,这里的故事,大都是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小事……
1997年夏天,我回国探亲,其间,回了一趟母校吉林大学哲学系,看望了一些同学和老师。有一天,七七级的几位学长请我吃饭,吃饭期间,几位学长问了我一个问题:老范,你到美国这么多年,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想了一想,我回答说:自由与尊严。我切实地享受了作为一个人的自由与尊严。我想说的话,我就说,我一点也不担心这些话是否符合美国政府的观点,也不在乎总统说了些什么, 更不必为了保持正确,说违心的话,去迎合官方的说法,也不必违心地检讨自己的内心。
几年前,我在网上看到这么一段话,是美国一位大法官讲的,他说,美国成功的基础就在宗教、教育和法律。而前面这两点,恰恰被国人严重忽视, 但如果忽视这些, 就无法深入地了解美国。非常凑巧的是, 这本书中记录的故事, 大都是关于美国的宗教、教育和法律的故事。
宗教,特别是基督教对美国社会的影响,怎么说也不为过。 恰恰是这一方面,又是中国人了解得最少的。而不了解基督教,就无法了解当代美国社会,也无法了解西方文化。自从1991年来到美国后,特别是最近这十年来,由于种种原因, 我接触了许多大陆的宗教界人士。见了一些人,也看到了听到了一些故事,从这些故事中,也许会帮助有心人更多地了解美国人的心灵。
编辑推荐《活在美国》范先生学德者,神交乎网络,纵论乎无极……
隔大洋而通达心智,倒昼夜以游弋江湖。
目录
第一辑 地狱乎,天堂乎
美国不是天堂,也不是地狱。人间本来就没有天堂,也建设不起来天堂。人心的幽暗,社会的邪恶,在美国随处可见。只是,美国有一部宪法,建立了一套制度,从而令社会结构性的邪恶,不至于无法无天。
第二辑 他乡
老话说,一个出门在外的人,若是忘记了自己的根,错把他乡当故乡,那么,他就是忘本。其实,在这个世界上,哪里有人的故乡?哪一个人不是匆匆的过客?人的故乡,在彼岸。彼岸是另一个世界.
第三辑 公民的诞生
教育乃一国之本。而教育之本乃在培育学生的创造性、独立性和基本的公民道德。民主社会是由公民组成的,而公民首先是在教育中诞生的.
……[看更多目录]
文摘书摘1:目睹美国社会最可耻的一面
美国华人教会的成员大都属于中产阶级,什么博士啊,硕士啊,学士啊,什么医生啊,教授啊,公司的主管啊,比比皆是。在向他们演讲的过程中,我经常强调说,不要以为我们个人的私德不错,我们就干净了。不,没有一个人的手是干净的。美国社会中的邪恶,其中也包含了结构性的邪恶,而这种结构性的邪恶,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无法完全摆脱的。
这其中的一个邪恶就是浪费。
高消费与高浪费相伴,这是美国社会中最可耻的方面之一。
才到美国不久,我参加了一次聚餐。几十户人家聚到一起,每家带一道菜。有的小孩子,把碟子里的饭菜吃了一两口后,就随手扔到垃圾桶里。有些大人也是这样,一盘子饭菜,吃了不到一半,扔,什么鸡块、肉片、大鱼、大虾,全扔。
后来我发现,吃东西,扔东西,是许多美国人吃饭的一个特点。特别是在自助餐餐馆里,许多人到那里与其说是往肚子里吃,不如说是往垃圾桶里扔。半盘子的肉,半盘子的虾,就那么扔掉了,并不罕见。
扔东西成了美国文化的一大特点。
来美国的头两年,我们家住在一个公寓里,那片公寓住着几百户人家。虽然住在我们那里的人都不富,但每栋大楼前面的大垃圾桶,总是扔满了垃圾袋。所以,日用的家具,我们几乎都不用买了,今天捡一张桌子,明天捡一把椅子。电视,我们家有了,没捡,告诉朋友来捡走了。
1993年初,我们认识的一个朋友要搬家了,他妻子要我到他们家看看,有什么东西我可以用。她打开挂衣间说,这里的衬衣和西装你随便挑,我先生都不要了。她先生是个生意人,得穿着得体。我一看傻眼了,一个挂衣间,密密地挂了几十件衬衣和西服,大都是七八成新的。我挑了十几件,实在不好意思再拿了。她说,没关系。我先生真的都不要了。我说,我真的够了,都可以穿到老了。果然,这些衬衣,我到现在还没有全穿完,还有几件,我早就送给国内农村的亲戚了。
她又领我去挑鞋,二三十双好好的鞋也都要扔。我试了一下,号太大,就说,我穿不了,太可惜了。但我有一个黑人朋友,脚挺大的,我能不能挑几双给他。那好啊,帮我大忙了。女主人爽快地答应了。我挑出了十几双鞋,装了满满一个大塑料袋。那个大个子的黑人拿到后,一再说谢谢你。
然后是家具。我现在每天都在一个意大利式的大写字台上写作,这也是那次挑出来的,现在还很好。
有个朋友在一个富人区做维修工作,他说,家具啊,衣服啊,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