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加油站遇见苏格拉底
分類: 图书,小说(旧类),外国小说,美洲,美国,
品牌: 丹·米尔曼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页码:192 页
·出版日期:2007年
·ISBN:9787300087016
·条形码:9787300087016
·包装版本:2007年11月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深夜加油站遇见苏格拉底》作者丹·米尔曼是一个非常会说故事的人,在这本半自传体小说中,活灵活现地创造出三个让人一看就难忘的角色,一是代表作者本人,也同时代表无数对世界迷惘的年轻心灵,渴望了解存在的终极意义;二是那位荒诞有趣,却时时句句真言、灵光涌现的深夜加油站的老工人,也就是作者昵称的苏格拉底,他视之为上师;第三位人物是古怪精灵的女友乔依,代表着作者失落了一半的灵魂伴侣。
作者简介丹·米尔曼是前世界级蹦床冠军得主、斯坦福大学体操教练、欧柏林学院教授、武术指导员。他的演讲、研讨会深深影响了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的各个年龄层读者,包括身心健康、心理学、教育、政治、体育、娱乐和艺术等领域。他的著作《深夜加油站遇见苏格拉底》,发行量超过数百万册,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
媒体推荐推荐序答案在风中
世界上有一种阅读的原型,在不同的时代都会出现不同的化身,这种阅读是人类永恒的需要,因为它反映了人类内在最深沉的心灵探索,就是寻找人为什么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意义和目的。
这种阅读都以英雄的冒险故事(SAGA)出现,因此不管是希腊时代荷马的《奥德赛的流浪》,中世纪《亚瑟王与巫师梅林》的传奇,或这些年畅销全世界的《哈利波特》及《魔戒》,都不只是关于英雄在现实世界的冒险,最重要的内容反而是英雄心灵成长的旅程,英雄之所以成为英雄,不仅是他打赢了多少外在敌人,而是他最终是否可以战胜自己。
在我成长的青少年时期,赫尔曼?黑塞的《流浪者之歌》,曾经是全世界不少年轻人的心灵圣经,后来我旅行世界各地时,发现在每个年代的年轻人群体中都会出现几本“秘教书”(cult book),靠着年轻人的口耳相传成为畅销书,之后再成为经典,这些书都曾陪伴年轻人的心灵成长,教导他们如何面对世界。这些书最终的归属都不会像这世界上的许多书籍一般,落脚于书架的尘埃之中,随着时间被遗忘,这些心灵圣经永远在记忆的殿堂之中,祭放在独特的圣土之上。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在旧金山时,经由柏克莱大学友人的介绍,读到了当年轰动全美国、畅销了百万册的《深夜加油站遇见苏格拉底》。这本书紧紧地抓住了我的心,作者丹?米尔曼(Dan Millman)是一个非常会说故事的人,在这本半自传体小说中,活灵活现地创造出三个让人一看就难忘的角色,一是代表作者本人,也同时代表无数对世界迷惘的年轻心灵,渴望了解存在的终极意义;二是那位荒诞有趣、却时时句句真言、灵光涌现的深夜加油站的老工人,也就是作者昵称的苏格拉底,他视之为上师;第三位人物是古怪精灵的女友乔依,代表着作者失落了一半的灵魂伴侣。阅读《深夜加油站遇见苏格拉底》,会产生很愉悦的体验,有一种有人正在为你加持气场的感受,内在的能量会变得很高昂,脑子会变得很清明,尤其当书中的加油站工人苏格拉底提出独特的反问时,读者会跟随着叙述走,一起思考,也一起展开心智与心灵的神秘探索。
作者之所以会用加油站工人的职业与苏格拉底的外号来描绘他的心灵导师,自有其喻意。加油站工人是很平凡的工作,但为汽车加油,使其能跑却是非常重要的事。大家往往知道该为车子加油,却会忘记自己的心灵如果不加油,也就不能跑了。许多人的心灵都有如停在身体停车场内忘了加油的报废车,但我们该如何为心灵加油呢?在《深夜加油站遇见苏格拉底》一书中,苏格拉底教导的方式不是告诉你该去做什么,苏格拉底不是一位给答案的上师,他的方式是让学生察觉问题所在,懂得提出正确的问题,然后再自己去寻找答案。
书中苏格拉底的原型,当然是来自古希腊的圣哲苏格拉底,这位就是“认识自己”,认识自己是古希腊特尔斐的神喻,其实在另一彼岸的印度圣哲释迦牟尼提出的生命功课也是“自我觉察”,觉者即佛。
觉察什么呢?我们在书中看到这位身为奥运选手的叙述者,从永远计划着下一步要完成什么目标的人生观中缓慢下来,懂得在慢活的状态中察觉到什么是此时此地(Here & Now),慢慢懂得了活在当下当刻。
但活在当下当刻,并非止水的状态,而是风动的现象,我最喜欢书中苏格拉底的身教常常以风为暗喻,宇宙风生水起,风向永远在变,能闻风起舞的人才懂得跳出曼妙之舞。
《深夜加油站遇见苏格拉底》曾给予过二十多岁的我生命的启示。如今重读,才发现这本书不只适合青年人读,更适合中年人读,青年人随风出征,中年人随风而立,老年人随风而逝。在不同的生命情境之中,阅读此书自有不同的心境与领悟。答案在风中。
韩良露
作者序一本改变生命的书
这本书曾触动无数读者的生命,也在我无从预料的各个方面,改变了我的生命。事情始于1966年,当时我就读于柏克莱加州大学,一连串遭遇带着我跌跌撞撞走上明暗不定、出乎意料的旅途。我的生活变成一场历险,和《爱丽丝梦游仙境》主人翁的遭遇不无相似之处,爱丽丝一不小心跌进兔子洞,从此进入一个有着不同的现实与规则的天地。本书是自传体小说,真实和虚构被揉为一体,以便提醒我自己及我的读者,生命其实有更大的愿景、更高的可能性。
在本书所记述的事情过后,紧接下来的好几年,我周游列国,同时深入我心与灵最隐密的角落。我想明白我究竟学到了什么,因而求拜数位师尊门下,潜心修习。在那段期间,我和内人乔依丝结婚成家,做过好几份差事,直到我找到使命所系,学到在大学里和修行道场中都没有的课程,这使人谦卑的课程,只有在日常生活这所学校里才找得到。
我原本并不打算当作家或讲师,可是我有故事要讲,有学习心得要与人分享,因此我一路走,一路学艺,需要做什么,就去做什么。这本书花了十年工夫才成形,手稿完成后,我投给几家出版社,他们看也不看就退回。其中一份退稿信的信封上,用图章盖了一行字:“本社仅收受经纪人递送之稿件。”我查阅电话簿,找到旧金山的Larsen-Pomada经纪公司。Michael和Elizabeth认为这本书颇有潜力,同意把稿子送出去。
1980年,洛杉矶有家出版社提供了一个不高但适当的稿酬,我接受了。我提交的第一稿主要形式属于非小说类的指南书,仅仅不经意地提到我和一位名叫苏格拉底的加油站老工人接触的经过,编辑请我多写一点我们俩相处的情形。接下来的三个礼拜,我埋头苦干,一天写上十八到二十个钟头,有时大笑,有时大哭,就这样写完了这本书。
编辑选了个模棱两可的有趣的副书名:“一个基本上真实的故事”,书店经营者却不认为好玩,他们不知道该把书归到哪一类,少数书店干脆堆着不上架。第一版的书很快就魂归西天,版权归还给我,可是我的经纪人没有办法再替这本“铩羽的精装本”找到出版社。
其后三年,这本书困坐绝版书林,未得翻身,直到有一天,其中一本落到霍尔?克拉玛的手上。克拉玛先生多年前创办天艺出版公司(Celestial Arts Publishing),1980年出售该公司后宣告退休。1983年,有位朋友送他这本书,霍尔大受启发,宣称:“我要重返出版界,把这本书作为开山之作。”当年七十高龄的霍尔,说明他一无宣传预算,二无人手,三无办公室,只能给我100美元的预付版税,外加对本书的信心。我们握手签约,我的出书历险记再度上路。
我把我收到的感谢信拿给霍尔看,这些信件数量多得令人惊奇。信中常常出现同样的句子:“我觉得你仿佛写到了我的内在生命……这本书好像是为我而写……幸好我适时拜读大作。”不过最常出现的句子是:“这本书改变了我的生命。”由于原来的精装本得到这样的回响,霍尔说我们应该替这本书取个副书名,就叫“一本改变生命的书”,《深夜加油站遇见苏格拉底》自灰烬中浴火重生。不过,英国哲学家培根有云:“我们沿着蜿蜒的楼梯,爬到最高处。”我的出版商花了整整两年,才说动连锁书店在每家分店里摆上一册。然后,奇妙的事情发生了——口碑。
自1980年以来,我收到成千上万名读者来信。有位女士说,她的丈夫失业、酗酒,心情抑郁,成天赖在床上,难得起来。有位亲戚送给他一本我的书,他读了以后,起床,更衣,出门,找到一份差事,戒酒,开始学习武术。我在夏威夷一处加油站(说来还真巧)遇见一位少妇,她对我说:“要不是读了你的书,我早就死了,这个孩子也不会出生。”大多数的感言、故事和谢辞,并没有这么戏剧化,但同样鼓舞了我、激发了我,使我笔耕不辍。
本书发行平装本后,我有五年的时间致力于编写剧本,将我在书中的理念改编成电影传达出去。1990年,我根据新近的学习心得,写了本姐妹作,我极需阐明、推广苏格拉底讲授的道理,以及我自己的生活体会,于是振笔疾书,直到今天。我写了一系列非文学类的指南书,透过每一本显现一个面向,揭示和平勇士走向睿智、美好生活之道。
有关本书,读者最常提出的问题不外乎:“故事有几分是真实的?真有苏格拉底这个人吗?他真有书中写的那些本领吗?”我往往回答:“苏格拉底绝对是真的,但丹?米尔曼是虚构人物。”说到底,是真是假,真的那么重要吗?说不定这会儿你明白了,苏格拉底也好,丹?米尔曼也好,通通无关紧要;我们不过是象征和路标罢了。重要的是,慈悲,仁爱,别太自以为了不起,要在稍纵即逝的每一刻,清醒享受生命的礼物。
本书在初次出版二十年后的现在,已成为出版界的非凡现象。有成千上百万的人透过二十种语言,读到这本书,并与亲友分享。这本书为许多人带来了希望、意义,使他们重新发现人生的目的。然而这本书只是人类旅程这个史诗故事的一个刻面而已。
我如今已是坐五望六之龄,并为人祖父,每当回想起当年那段岁月,我既是年少的体操选手,又是心灵的浪子,我仍不禁莞尔。我回顾那些年中生命是如何一步步对我揭示真相,我向外凝望这世界,照着镜子,看到改变居然如此之多;因此种种都令我心存敬畏。迄今,我的脑袋仍在云层里,双脚却更坚定植入坚实的大地中。这幅均衡的影像足以代表和平勇士之道,包含了肉体和灵魂、东方和西方、男女、内外、身心、黑暗和光明、鼓励和爱。我们都是和平勇士,是这条道路塑造了勇士。
各位旅伴,一路平安。
丹·米尔曼
编辑推荐我们所生活的,不过是正在消逝的这一秒,《深夜加油站遇见苏格拉底》是一本需要阅读至少两遍的书。
第一次读的时候,会像主角一样,对哲人般的神秘老头苏格拉底所言所行十分迷惑。那些充满哲学玄想又富含人生意义的指导、提示,有的实在不知所指。所以有时真的会因为太玄了,而读不下去。
好在苏格拉底不仅仅是一位深奥的哲人,他还是个灵活有趣、幽默聪慧的老活宝,丹也是个可爱活跃的年轻人,两人搭档配合,犹如默契的相声演员,一捧一逗地将道理和情节向纵深发展开去。于是跳过不懂的地方,跟着故事情节,也就一路顺利地读下去了。
直到看到结尾处,丹看到死亡并不是死亡,而是和世界合而为一的永生,豁然顿悟生命的真相——接受世界给予的一切,体会生命中的快乐。这时是有感动的,仿佛自己的心灵也在顿悟中得到了升华。
这时候,再回头重温一路上苏格拉底给予的提示与指导,发现不知不觉中,他说的一切不再高深晦涩,而变得通透亮达。字字珠玑,准确得几乎换一个字都是浪费。于是在第二遍阅读中,深感愉悦地重新梳理了觉悟的心路历程,读完后确实很舒畅。
活在当下,感受当下,不被固有成见束缚,体验当下。
这几句话也许简单到穿耳而过,留不下痕迹,但仔细体思考,发现生命的意义其实就是如此。
我们所生活的,不过是正在消逝的这一秒。
请全心珍惜。
阅读《深夜加油站遇见苏格拉底》,会产生很愉悦的体验,有一种有人正在为你加持气场的感受,内在的能量会变得很高昂,脑子会变得很清明,尤其当书中的加油站工人苏格拉底提出独特的反问时,读者会跟随着叙述走,一起思考,也一起展开心智与心灵的神秘探索。
目录
推荐序答案在风中
作者序一本改变生命的书
前言彩虹末端的加油站
第一部风的改变
1魔法乍现
2幻象之网
3挣脱束缚
第二部勇士的修炼
4剑已磨利
5山间小径
6超越心智的喜乐
第三部莫名其妙的快乐
7最终的追寻
8大门敞开
大结局风中的笑声
后记和平勇士之道
致谢
……[看更多目录]
序言我们所生活的,不过是正在消逝的这一秒 这是一本需要阅读至少两遍的书。
第一次读的时候,会像主角一样,对哲人般的神秘老头苏格拉底所言所行十分迷惑。那些充满哲学玄想又富含人生意义的指导、提示,有的实在不知所指。所以有时真的会因为太玄了,而读不下去。
好在,苏格拉底不仅仅是一位深奥的哲人,他还是个灵活有趣、幽默聪慧的老活宝,丹也是个可爱活跃的年轻人,两人搭档配合,犹如默契的相声演员,一捧一逗地将道理和情节向纵深发展开去。于是跳过不懂的地方,跟着故事情节,也就一路顺利地读下去了。
直到看到结尾处,丹看到死亡并不是死亡,而是和世界合而为一的永生,豁然顿悟了生命的真相——接受世界给予的一切,体会生命中的快乐。这时是有感动的,仿佛自己的心灵也在顿悟中得到了升华。
这时候,再回头重温一路上苏格拉底给予的提示与指导,发现不知不觉中,他说的一切不再高深晦涩,而变得通透亮达。字字珠玑,准确得几乎换一个字都是浪费。于是在第二遍阅读中,深感愉悦地重新梳理了觉悟的心路历程,读完后确实很舒畅。
活在当下,感受当下,不被固有成见束缚,体验当下。
这几句话也许简单到穿耳而过,留不下痕迹,但仔细体思考,发现生命的意义其实就是如此。
我们所生活的,不过是正在消逝的这一秒。
请全心珍惜。
从1966年12月开始,一连串非比寻常的事陆续在我的生命中发生,当时我是伯克利加州大学三年级的学生。一切始于某日凌晨3:20,在一个24 小时营业的加油站里,我首次与苏格拉底相遇。他并未自动报上真实姓名,不过在和他相处一晚以后,我心血来潮地用这个古希腊圣哲之名称呼他,他欣然同意,此后这就变成了我们的默契。这一次的偶遇以及接下来的历险,改变了我的一生。
1966年之前,我一直被幸运之神眷顾,在安稳的环境中由爱护我的双亲抚养长大,后来在伦敦的世界蹦床锦标赛中拿到冠军,周游欧洲各国,得奖无数。这段生命历程为我带来受之无愧的赞赏,却没有为我的内心带来永恒的宁静与满足。
如今我认识到,就某方面来说,我在那些年中一直都沉睡着,只不过梦见自己是醒的,直到遇见待我亦师亦友的苏格拉底为止。在那之前,我总以为,我理当拥有一个洋溢着欢乐和智慧的优质生活,这就像已经注定好的命运。我从未料想到,有朝一日我得学习如何生活——我必须遵守某些特定的戒律清规,掌握某种看待世界的方式,方能清醒地过着单纯、快乐、不复杂的生活。
苏格拉底把我的生活方式和他的生活方式——也就是和平勇士之道— —相互对照了一番,让我看出我错在哪里。他不断取笑我过着严肃、忧心忡忡、问题重重的生活,直到我终于看清他那睿智、慈悲且幽默的教导。
他循循善诱,非要让我明白何谓勇士般生活的真义。
我常常彻夜坐在他身旁,直到天亮——听他说话,和他争论,并忍俊不禁和他一同大笑。本书乃根据我所经历的这一切写成,但无可否认,它同时也是一本小说。苏格拉底这个人确实存在,但是他与这世界融为一体,因此有时很难区分哪些部分是他的亲身事迹与教诲,又有哪些是取材自其他老师和生活经验。至于对话部分由我虚拟自撰,在时间顺序这方面,偶尔也未恪守实际状况,此外我还添加了轶事和隐喻,以便凸显出苏格拉底希望我代为传达的那些教诲。
生命并非私人事务,惟有通过与他人分享故事和故事的教训,才具有意义。因而我选择与你分享吾师那极富洞察力的智慧和幽默,借此向他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