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强剖析三国演义

分類: 图书,文学(旧类),四大名著及研究,三国演义,评论研究,
品牌: 曾仕强
基本信息·出版社:鹭江出版社
·页码:238 页
·出版日期:2007年
·ISBN:9787806717677
·条形码:9787806717677
·包装版本:2007年4月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中国式管理”概念的提出者曾仕强全新解读三国演义
是非成败,分分合合,《三国演义》一直令我们津津乐道。曾仕强教授用独创的“气球理论”,从这一不朽名著中发掘出了“水镜集团”现象,在他看来,三国中真正左右天下局势的正是这一集团……
1.气球理论
这是曾教授独创的理论。该理论认为历史的发展,受看得见的显秩序和看不见的隐秩序两种力量的支配。人们关注的往往多是显秩序的内容和作用,而忽略了隐秩序的力量。具体到《三国演义》曹操、刘备、孙权等人的活动就是显秩序的内容,而以水镜先生司马徽为中心的大批谋士:诸葛亮、周瑜、司马懿等的活动则属于隐秩序的内容,在曾教授看来,这一隐秩序的内容才是主导三国分分合合的主要原因……
2.水镜集团
这是曾教授在本书里的又一贡献。在目前面世的《三国演义》的解读中,还没有人挖掘出这一内容。
一般人看三国、说三国,都只在魏、蜀、吴这三个国家中打转。而以水镜先生为中心的大批谋士的活动,则不太为人们所注意。三国分分合合,表面上看是曹操、刘备、孙权等人活动的结果,然而,实际上却是水镜集团潜心运作的结果。以水镜先生司马徽为代表,成员包括伏龙诸葛亮、凤雏庞统、徐庶、石广元、孟公威、诸葛瑾、鲁肃、司马懿父子,以及诸葛诞、姜维等人的水镜集团采取隆中所订的策略,分别向有规模或有潜力的集团,推荐专业经理人。以仁人志士的面貌出现,或者伪装成同道的样子,打入集团核心。将来不论哪一个集团胜利,水镜集团都永远掌握控股的优势……
作者简介曾仕强教授,中国台湾人,英国莱斯特大学博士、美国杜鲁门大学硕士,历任大学校长、教授。曾教授是一位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的著名学者。几十年来,他一直醉心于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管理哲学等方面的研究,在中西文化的研究上有着极高的造诣,在企业管理、哲学、教育等诸多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曾教授的这些研究成果,对民间、学界、商界、政界都有着极大的影响,他本人被誉为中国式管理大师,华人三大管理学家之一。
媒体推荐书评
1.气球理论。
这是曾教授独创的理论。该理论认为历史的发展,受看得见的显秩序和看不见的隐秩序两种力量的支配。人们关注的往往多是显秩序的内容和作用,而忽略了隐秩序的力量。
具体到《三国演义》曹操、刘备、孙权等人的活动就是显秩序的内容,而以水镜先生司马徽为中心的大批谋士:诸葛亮、周瑜、司马懿等的活动则属于隐秩序的内容,在曾教授看来,这一隐秩序的内容才是主导三国分分合合的主要原因……
2.水镜集团。
这是曾教授在本书里的又一贡献。在目前面世的《三国演义》的解读中,还没有人挖掘出这一内容。
这一集团以水镜先生司马徽为代表,成员包括诸葛亮、庞统、徐庶、石广元、孟公威、诸葛瑾、鲁肃、司马懿父子,以及诸葛诞、姜维等人。他们采取隆中所订的策略,分别向有规模或有潜力的集团,推荐专业经理人。以仁人志士的面貌出现,或者伪装成同道的样子,打入魏、蜀、吴等集团的核心,将来不论哪一个集团胜利,水镜集团都永远掌握控股的优势……
编辑推荐1.气球理论。
这是曾教授独创的理论。该理论认为历史的发展,受看得见的显秩序和看不见的隐秩序两种力量的支配。人们关注的往往多是显秩序的内容和作用,而忽略了隐秩序的力量。
具体到《三国演义》曹操、刘备、孙权等人的活动就是显秩序的内容,而以水镜先生司马徽为中心的大批谋士:诸葛亮、周瑜、司马懿等的活动则属于隐秩序的内容,在曾教授看来,这一隐秩序的内容才是主导三国分分合合的主要原因……
2.水镜集团。
这是曾教授在本书里的又一贡献。在目前面世的《三国演义》的解读中,还没有人挖掘出这一内容。
这一集团以水镜先生司马徽为代表,成员包括诸葛亮、庞统、徐庶、石广元、孟公威、诸葛瑾、鲁肃、司马懿父子,以及诸葛诞、姜维等人。他们采取隆中所订的策略,分别向有规模或有潜力的集团,推荐专业经理人。以仁人志士的面貌出现,或者伪装成同道的样子,打入魏、蜀、吴等集团的核心,将来不论哪一个集团胜利,水镜集团都永远掌握控股的优势……
目录
前言
1.为什么要读《三国演义》?
2.怎样读《三国演义》才有用?
3.《三国演义》可以分成那四大阶段?
第一部桃园三结义
1.为什么天下大势,分久必合,而合久必分呢?
……[看更多目录]
文摘序
人类的历史,离不开“一阴一阳之谓道”这一句话。道是什么?便是平常说的“秩序”,英文叫做order。一旦disorder,那就混乱、离谱、乱了套,称为失道或叛道。道有阴、阳两面。阴的无形无迹,很难掌握,也不容易说得清楚,称为“隐秩序”英文叫做Latent order。阳的有形有迹,比较容易掌握,也比较容易说清楚、讲明白,称为“显秩序”,英文即为illustrated order。
隐秩序要通过显秩序来表现,但仍有隐而不现的部分,常被称为“看不见的手”。但显秩序当中,也有隐秩序的影子,时常使人觉得仿佛也有一只“看不见的手”。
一般人看三国、说三国,都离不开魏、蜀、吴这三个国家。由于有形有迹,属于显秩序的表现。大家都看得见,因而津津乐道。我们检视三国,多了一个“水镜王国”。这一只看不见的手,显然隐形,却能够天下布局,操控当时的变幻。在水镜先生的巧心安排下,刘备三顾茅芦,提供孔明改变世界的平台。鞠躬尽瘁之后,把焦点转移到司马懿身上。这种变动,证明人定胜天必须受到天定胜人的局限。看得见的所有作为,毕竟难逃看不见的“那一只手”的掌握。不以成败论英雄,却实在难免成者为王败者为寇。人世间的观点,不能不以人为本。“看不见的手”,也要和人心的变化合理地配合。
吴国的鲁肃,似乎也是水镜集团的成员。千方百计、费尽苦心要促成吴蜀联盟。周瑜亡故,鲁肃接掌都督,似乎和孔明更有默契。曹操的谋士徐元直,更不用说。原先就是水镜先生安排给刘备的,后来才被曹操使计骗过去。庞统和诸葛瑾,表面上一在蜀、一在吴,实际上都是水镜集团的重要人士。最难以相信的,是司马懿,他忽起忽落,成为孔明的主要对手,却在适当的时期,一肩担起水镜集团的重责大任。他百般忍耐、自我丑化、受尽讥笑和咒骂,都是为了一统天下,完成任务。
宇宙间的变化,只有一个道理。有看得见的现象,便有看不见的势力。当然朱子说得好:宇宙间一切事物,只有“道理”是真实的。其余万事万物,都是颠倒而迷妄。每一时刻,都可能变化、毁灭!
《三国演义》里的所有人物、事迹,都已经成为过去。但是它所揭示的道理,却永远存在。有形有迹的魏、蜀、吴三国,俱皆灭亡。只有无形无迹的水镜王国所代表的势力,迄今仍然长存。从尧、舜、禹、汤、文、武,一直延续到现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传承,并非西方人所体会的“不连续”(discontinuity)时代,而是延续不断的生生不息。这一只“看不见的手”,时常更换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