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意如套装 周年限量珍藏版第一季(套装全3册)

安意如套装 周年限量珍藏版第一季(套装全3册)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參考價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類: 图书,文学(旧类),文学理论,文学评论与研究,诗歌词曲,
  品牌: 安意如

基本信息·出版社:天津教育出版社

·页码:600 页

·出版日期:2006年

·ISBN:7530945726

·条形码:bkbk721258

·包装版本:2006年8月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套装数量:3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人生若只如初见》:古典诗词的美丽与哀愁内容:这是一本不甘于淹没在浩瀚书海中的书。她似在谈诗词,又似在谈风月。她不拘泥于对古典诗词字面的理解,也非传统意义上的简单赏析,而是一种风格独特、感情丰富的散文随笔。她用清丽、感性的笔调,配以优雅、飘逸的插图,描绘出一幕幕古典诗词背后唯美、动人的历史爱情画卷,引领读者倾听一段段经典、震撼的浪漫往事。诗人,词人,凸现其旷世奇才与至真性情。才子,佳人,似笑非笑的嫣然,执迷不悔的凛然,心照不宣的释然,让我们在悲喜交加中恍然……

《当时只道是寻常》:纳兰词的情意写真内容:细读纳兰词会发现,豪放是外放的风骨,忧伤才是内敛的精魂。一个生活在三百多年前的男子,在他的词章中不倦不悔地倾诉对感情的执著,对友请的坚定,像一道道疗伤的温泉汤药,温暖了,唤醒了,我们冰封的情感。

《思无邪》:追绎前生的记忆,内容:诗经如彼岸花,即使无法摘取,也一直存活于心。其实它只是民歌,没有想象中那么疏远不可亲近。其实它只是民歌,没有想象中那么疏远不可亲近。只是,在渡河的时候,被我们无声的遗落在另一个时代,当你返身去找时,它已经没入河流之中。用诗的清雅去寻找,用经的深邃去看待,它也许是前世的前世,我们心底曾经响过的声音。我们在一起曾经唱过的歌谣。诗三百,不过是前生无邪的记忆。

作者简介安意如:从什么时候起,看很多事都像行在吴越小城里巷的长廊,偶尔转过脸去看廊下细细的水滴或低头看廊地上折转的光阴——发现自己成了一个不太容易激动的人。也许是因为懂得了可以循借着文字,慢慢找到内心需索的光亮,那么很多事情就可以从容地去接近和理解,不必急迫。这样的心态,拿来解读诗词也是有益的,情雅成诗,爱淡成词,如果滑 潋滟坦白的心思,是无法走进古人留在书册中的幻境的。凡心所向,皆是虚妄。从梦中的花畞走出时,我仍是我自己——一个人吃饭,旅行,到处走走停停;也一个人看书,弹琴,自己对话谈心。自我收敛,内心沉静,是我希望获得的心境,而我亦渐渐成为这样的女子。

编辑推荐邂逅一首好词,如同在春之暮野,邂逅一个人,眼波流转,微笑蔓延,黯然心动。 若,人生若只如初见,多好。他仍是他的旷世名主,她仍做她的绝代佳人,江山美人两不相侵。没有开始,就没有结束。本套书是安如意“漫漫古典情系列”周年限量珍藏版第一季,总共包括了:《当时只道是寻常》、《人生若只如初见》、《思无邪》。

目录

人生若只如初见:古典诗词的美丽与哀愁

人生若只如初见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看更多目录]

序言《当时只道是寻常》

对纳兰容若不熟的人,恐怕会比较熟悉另外一个名字,纳兰明珠。如果我再说一句《七剑下天山》,恐十白你已经在点头微笑了:你说的是这个人。

纳兰容若诞于清顺治十一年(1655),正黄旗人,其祖于清初从龙入关,战功彪炳,其父明珠,是康熙朝权倾一时的首辅之臣。容若天资颖慧,博通经史,工书法,擅丹青,又精骑射,十七为诸生,十八举乡试,二十二岁殿试赐进士出身,后晋一等侍卫,常伴康熙出巡边塞,三十一岁时因寒疾而殁。

到了民国时候,纳兰还是很出名的才子早逝的典例。有此为证:张恨水先生的《春明外史》中写到一位才子,死于三十岁的壮年,其友恸道:“看到平日写的词,我就料他跟那纳兰容若一样,不能永年的……”要知《春明外史》是当时在报纸上连载的通俗小说,若非大多数人都知道此典何意,张先生是不会这样写的。

纳兰容若著有《通志堂集》,包括赋一卷,诗、词、文、《渌文亭杂识》各四卷,杂文一卷,内容丰饶,堪称全才。然而他最大的成就还是在词上,先后结集为《侧帽》《饮水》,后人多称纳兰词。纳兰词现存348首(一说342首),内容涉及爱情友谊、边塞江南、咏物咏史及杂感等方面。尽管他的词作数量不多,因他的身份经历所限,眼界也不算开阔,但这并不妨碍纳兰词独具真情锐感,直指本心。其中尤以爱情(悼亡)词最哀感凄艳,引人共鸣。

容若虽然经历简单,但出身贵胄又是康熙近侍,多次扈从圣驾前往边塞,他的词中就有一般生活在江南中原的文弱词人无法涉足的边塞风光。而边塞也带给他与身在帝京完全迥异的心灵体验,在塞上,容若孤卧寒衾梦不成,听着号角声,对”故园”、家人思念得越发热切起来。面对着塞上绵延空灵的飞雪,他发出了映衬一生的感慨:”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能吟出这样意境空灵、格调高远的词,可见容若的心胸见识非一般寒门小户、苦读成名的文人能够企及。

词家的名字少有不好的,像晏几道,柳永,秦少游,但好成纳兰容若这样的,也是异数。”纳兰容若”只这四个字便是一阕绝妙好词。唇齿之间流转,芳香馥郁。所以,从一开始命运就埋下伏笔,安静蛰伏在人生里静候结果开花的一天——他被人记得,不是因为他是权相之子,不是因为他是康熙的宠臣近侍,而是作为一个横绝一代的词人,以诡异得近乎心碎的惊艳出现在清朝的上空。这样一照就是三百多年。

在清初词坛中兴的局面下,他与阳羡派代表陈维崧、浙西派掌门朱彝尊鼎足而立,并称“清词三大家”。在他生前,刻本出版后就产生过“家家争唱”的轰动效应。在他身后,纳兰被誉为“满清第一词人”、”第一学人”,清代学者均对他评价甚高,王国维赞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如果不是天命,你能解释这数千年的词坛魁首之位,怎么就忽然之间让一个满人占了去?轻快地,让人来不及做出反应。人说他是李重光后身。李后主是何人啊?!那是词中的千古一帝,不可撼动的人。

今日想起纳兰时,脑中忽地冒出一句“空负凌云万丈志,一生襟抱未曾开”,并且固执地抓住大脑神经久久不去。

我仔细地想这种执念从何而来,因为我并不喜欢以这样的话来形容我欣赏的男子。这看起来高远,底子却虚弱的话对人是一种贬低。一个男子如果终其一生襟抱不开,抱负难展,其实到最后很难将责任全部归咎于命运的捉弄,而很可能是因为自身的不平整。

在我看来容若是个作茧自缚的人,对很多人、很多事都放不开。对人放不开,是好的。衣不如新,人不如故,这份眷恋痴情让人称许。对事放不开便惨了,总黯黯地委屈着,心思蜷曲。

纳兰词愁心漫溢,恨不胜收。而我一直世俗地觉得容若是不该委屈的。,有太多比他委屈的人,布衣终生,并且仰人鼻息地生活,茕茕子立行影相吊,走在小巷里,不远处莺歌燕舞,灯红酒绿,那是另一个世界,一个终身也攀附不进的世界。

微微地叹气,继续走在黑暗里,因为已经习惯了这种落差。这样的人才有资格叹一声:委屈。而容若是不该的,一个男人该有的他都有了,显赫高贵的家世,惊人眼目的才气,刻骨铭心的初恋情人,美貌聪颖的红颜知己,贤淑大度的妻子,婉转温存的妾室。此外,还有一群相待极厚的知心朋友。他相与的这些江南名士们,是皇帝费心网罗,却还轻易不肯折节的人。

人生至此,夫复何言呢?

事业上的不得志使纳兰对于情越来越执著,像信仰一般追寻,但是对于世俗追求越来越淡,直至视为身外之事。这样于他的深情幽婉之中尽显落拓不羁。当时八旗子弟的浮靡之风已现,容若却与他们不同,他有着不同于一般满清贵族纨绔子弟的远大理想和高尚人格,这使得他的举动在某些程度上背离了社会主流。比如,他热衷交往的“皆一时俊异,于世所称落落难合者”,这些不肯悦俗之人,多为江南汉族布衣文人,如顾贞观、严绳孙、朱彝尊、陈维崧、姜宸英等等。纳兰性德对朋友极为真诚,不仅仗义疏财,而且敬重他们的品格和才华,就像平原君食客三千一样,当时许多的名士才子都围绕在他身边,使其住所渌水亭也因文人骚客雅聚而著名。

这些人中尤其和容若交厚的是顾贞观。他仿佛是一面镜子,是容若对于友情的全部映照,折出这个人生命中的另一半热情。

顾贞观字华峰,号梁汾,与严绳孙同为无锡才子,生性狷介,为人有侠气。他与吴汉槎是至交好友,吴汉槎落难后,他百般设法营救,纳兰为人称道的营救吴汉槎一事就是在他的极力斡旋下完成的。

顾贞观本身也是明代东林党人之后,文名卓著,著有《积书岩集》和《弹指词》。有才识,但时运不济,一生沉沦下僚。康熙十五年(1676)应明珠之聘,为纳兰家西宾,容若与他一见如故,并引为挚友。

容若初见他即在《侧帽投壶图》上题了一首《金缕曲》,当中有“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缘、恐结他生里。然诺重,君须记”之语,这样热烈的表达,全情投入,对情感内敛的容若来说是极为少见的。阅遍《饮水词》,纳兰与他的交酬之作举不胜举,而内心对于顾贞观的信任和依赖,显然已不仅仅是朋友两个字可以形容的了。

可惜容若他似乎不懂得“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否则,他会快乐一点。他完好的,如同神捧在手心里的孩子,没有机会去经历坎坷。他若多一些经历磨折,也许反而能学会释然。他总为那最后一点未达到的理想长嗟短叹。其实做不成经国伟业又怎样?一个男子有完美的人格就是伟丈夫,不在乎他是否能够青史流芳。理想和现实总是有一步之遥。从李白到杜甫,从诸葛到岳飞,都是这样。

若他真的注定要为国家社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老天哪许他拥有这样优越闲适的生活?

对于人世的险阻沧桑,容若也不是不懂得,却只是从身边的一干寒士身上轻轻获得映照,柳岸观花似的那么一瞧。姜西溟落第了,他去安慰人家。顾贞观失意了,他去劝解人家,吴汉槎被发配边塞,他去营救人家。

没有人可以置疑他的热心和真诚。但是真可气啊!为什么身边的人统统要饱经忧患,连他的父亲明珠都必须在官场倾轧中焦头烂额,他却可以这样清高地活着,像床前的明月光。老天太眷顾他了,所以连家破人亡也要等到他辞世之后才发生。

我恨他的不经风雨,恨极了!他若像苏轼那样几上几下,宦海浮沉几次多好?如果厌倦官场,也可以像小山一样,干净落泊地生活。不要娇花软柳似的,这样你能活得久一点,不要死都死得那么阴柔飘渺——康熙二十四年暮春,容若抱病与好友一聚,一醉,一咏三叹,然后便一病不起,七日后于五月三十日溘然而逝。

这梨花满地,零落成雪。葬的究竟是谁?

纳兰多情而不滥情,伤情而不绝情,爱情因而成为他诗词创作的一大源泉。作为一代风流才子,纳兰的爱情生活被后人津津乐道,也有捕风捉影的各种流言,最为盛传的是表妹入宫一事,但终不可考。1674年,容若二十岁时,娶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为妻,赐淑人。是年卢氏年方十八,“生而婉娈,性本端庄”。成婚后,二人夫妻恩爱,感情笃深。但是仅三年,卢氏因产后受寒而亡,这给他造成极大痛苦,从此“悼亡之吟不少,知己之恨尤深”。尽管后来继娶官氏,并且有副室颜氏陪伴,可是亡妻的影子总也不能从他的生活中消失,有学者甚至认为纳兰词风为之而变。值得一提的是,纳兰性德三十岁时,在好友顾贞观的帮助下,结识江南才女沈宛。沈宛,字御蝉,浙江乌程人,著有《选梦词》,其中悼亡之作“丰神不减夫婿”。可惜她在与纳兰性德相处一年之后,容若就去世了,这段短暂的爱情又以悲剧告终。

容若生命中的刚烈之气是几时被抽干的呢?是因为那影影绰绰的少年情事么?还是因为亡妻之死?恋人入宫成了皇帝的妃嫔,后来也许为了他郁郁而终。他便辗转在这遗憾中不得解脱,以致于险些辜负了身边的妻子。卢氏也是高官名宦之女,父亲是两江总督,自幼得到了那个时代女子所能得到的最完善的教育,成为从容大度的女子,最完美的妻子。

连顾贞观这个局外人都知道感叹:”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他的心有别恋,她当真不知么。毕竟是夜夜同眠的人,有什么瞒得了?想来,她只是不说,不去和他的回忆争,幻想着他有日会归来,只属于自己一个人。可惜,终究还是等不到。

有句话叫,满目山河空念远,不如怜取眼前人。当时一心纠结于旧梦的容若未必想得到。他也许根本不用多想,只需做一个被爱宠的孩子,一个被照顾得妥帖的丈夫,安然无愧地接受妻子的爱意。他是男人,他是公子。

直到,这温婉的女子因为替他生子溘然长逝,他才恍悟亏欠她多少。

悼亡之音破空而起,成为《饮水词》中拔地而起的高峰。后人不能超越,连容若自己也不能超越。她遗留在他身体里那枚情感的瘤,在以后的十一年中,如春草般孜孜不绝地蔓延,缠紧他身心,顽固到连容若自己都无法拔除,无法回避。这样的纠缠,早已超越生死。

青衫泪尽声声叹,融化得了冰山,唤不回已逝的人。他终于看见老天惩罚——是要他在最完满的人生中体会到最大的不完满,像梨花在春光最盛的时候凋谢。

沉思往事立残阳,当时只道是寻常。

看得见开始,猜不到结局——一生恰如三月花。

《思无邪》

在水一方,对镜观诗

法雨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三百”中,论境界,无句可出其右。

在安意如自己的眼中,也许她是慧质兰心的小妖女俏黄蓉吧。不过在我眼里,她恰似何足道眼中的郭襄。

一位可以令狷介狂生忘乎所以的远远水中小岛上的温柔少女;一位短剑青驴独行天下博古通今的红颜知己;一位既会使美绝丽绝的“小园艺菊”,又会使霸气十足的“恶犬挡路”的精灵古怪的万事通。

并不惊讶她以弱冠之龄写出的厚重感悟,并不惊讶她在幸福生活中写出的人间悲苦。“书到今生读已迟”,她的天赋,是前生带来的。诗人词人,大抵如此。 世间的才子甚多,或因发泄太尽而流于刻薄,或因随波逐浪而流于浅俗。材与不材,鸣与不鸣,其间之度,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学者的书不难找,苏潮韩海腹蕴五车的学究任何时代都不少;先锋的书不难找,玩世不恭骂世嫉俗的愤青亦比比皆是美女作家也不难找,不管她用身体用脸蛋还是用任何部位炫人。

安的书独特,在于她自身的独特。不卑不亢,亦远亦近。

《笑傲江湖》中,丹青生最得意的是吐鲁番四蒸四酿葡萄酒。似乎已有一百二十年,又似只有十二三年,新中有陈,陈中有新,比之寻常百年以上的美酒,另有一股风味。恰如安的书,古韵中有新风,新风中有古韵,比之洋洋洒洒的古籍校注,多了几分亲和,几分魅力,几分顽皮,几分辛辣,可是要欣赏她,还要拥有大隐的气质,禅者的洞察。

心智如好水,文字如好茶,好水泡好茶。

亦仿佛她是一丛生于闹市的翠竹,在尘喧中隐逸着自己的青青翠色。“一点寒中绿,微蜷土下根。寸丝山野气,虚对往来门。”

世间好物总予人这样亦远亦近的距离。

难免又想起了郭襄:论家世,可谓曾经沧海;论感情,可谓除却巫山;论性灵,人送外号“小东邪”;论人品,古道热肠,悲天悯人。安在她的书中,也常常显出这样的邪气和侠气,给人感动和惊喜。她笔花四照地写,亦戏亦谑地谈。有时候是端端正正地坐着,告诉你这句话这首诗的深意,有时候是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江湖闲扯。

她谈及的一些事,是以女子的感性,而不是以女子的胶着。男人不会讨厌她,因为她不是一味地做女性代言人,以哀怨为武器把男人批倒批臭,对男人她可以金钗当酒,堪称知己;女人自然也喜欢她,因为她能够看清女人,从一束纠葛的藤蔓中找出被掩住的最缠绵隐秘的心思,她是她们的知音。

不嘲笑,不搬弄,只是懂得。这样洒脱而大气。她是在水一方观望世情的人,不应该被轻易定位为女性作家。

《诗经》,是一部古老而珍重的书,中国诗歌的源头,名头之高妇孺皆知。但从汉代以来,就没有几个真正能完全懂得的了。读《诗经》如果没有注释,将是寸步难行。大多数说自己喜欢《诗经》的,只能够喜欢《蒹葭》《关雎》等少数篇章中的少数句子罢了。真拿了“诗三百”让他读,可能只是如叶公好龙般束之高阁了。

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乌兽草木之名。”这就是中国诗可抒不平之怨,可达社会之用,可寄山水之情的思想源头。诗经的作者有男有女,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后世的解者多成了男人。虽然孔子有言,“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日思无邪”,可是女性学者依然被冷冷拒之门外,如果女性有社会意义上被承认的学者的话,可惜没有。

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我于是将安的出现视为一种补偿。终于有一个女人,可以从书架上取下《诗经》,坦然自若地翻阅,再坦然自若地与你交流她的所得。是什么让千年前的风雅依旧灵动7是什么让拗口的四字文言不再干涩?是心,是一颗浸淫古风又温润如春的少女心。

喜欢她说的——诗经如彼岸花,即使无法摘取,也一直存活于心。

道德规范、行为准则、风俗习惯等等社会的行为模式,经常随着时代而改变,然而人的性格和感情,变动却十分缓慢,三千年前《诗经》中的欢悦、哀伤、怀念、悲苦,与今日人们的感情仍是并无重大分别。

观诗如对镜,这样从容珍重的心态来看待《诗经》,是更适合现代人的方式。

文摘插图

安意如套装 周年限量珍藏版第一季(套装全3册)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23年上半年GDP全球前十五强
 百态   2023-10-24
美众议院议长启动对拜登的弹劾调查
 百态   2023-09-13
上海、济南、武汉等多地出现不明坠落物
 探索   2023-09-06
印度或要将国名改为“巴拉特”
 百态   2023-09-06
男子为女友送行,买票不登机被捕
 百态   2023-08-20
手机地震预警功能怎么开?
 干货   2023-08-06
女子4年卖2套房花700多万做美容:不但没变美脸,面部还出现变形
 百态   2023-08-04
住户一楼被水淹 还冲来8头猪
 百态   2023-07-31
女子体内爬出大量瓜子状活虫
 百态   2023-07-25
地球连续35年收到神秘规律性信号,网友:不要回答!
 探索   2023-07-21
全球镓价格本周大涨27%
 探索   2023-07-09
钱都流向了那些不缺钱的人,苦都留给了能吃苦的人
 探索   2023-07-02
倩女手游刀客魅者强控制(强混乱强眩晕强睡眠)和对应控制抗性的关系
 百态   2020-08-20
美国5月9日最新疫情:美国确诊人数突破131万
 百态   2020-05-09
荷兰政府宣布将集体辞职
 干货   2020-04-30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逍遥观:鹏程万里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神机营:射石饮羽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昆仑山:拔刀相助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天工阁:鬼斧神工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丝路古道:单枪匹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与虎谋皮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李代桃僵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指鹿为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小鸟依人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千金买邻
 干货   2019-11-12
 
推荐阅读
 
 
>>返回首頁<<
 
 
靜靜地坐在廢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無際,忽然覺得,淒涼也很美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