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灿烂千阳

灿烂千阳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參考價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類: 图书,小说(旧类),外国小说,美洲,美国,
  品牌: 卡勒德·胡赛尼

基本信息·出版社: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

·页码:428 页

·出版日期:2007年

·ISBN:9787208072107

·条形码:9787208072107

·包装版本:2007年9月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关于不可宽恕的时代,不可能的友谊以及不可毁灭的爱。《灿烂千阳》再次以阿富汗战乱为背景,时空跨越三十年,用细腻感人的笔触描绘了阿富汗旧家族制度下苦苦挣扎的妇女,她们所怀抱的希望、爱情、梦想与所有的失落。《灿烂千阳》一书的主人公玛丽雅姆在阿富汗一个偏远贫穷的地方长大,她想上学,母亲却告诫她:“学校怎么会教你这样的人?一个女人只要学一样本领,那就是忍耐。”“忍耐什么?”“不用操心,”她母亲娜娜说,“需要你忍耐的东西绝不会少。”

继畅销过百万册的《追风筝的人》之后,卡勒德?胡赛尼在《灿烂千阳》里展现了半个世纪阿富汗妇女所要忍耐的种种。个人,要忍耐饥饿、病痛的约束。家庭要承受战争的创伤、难民的流离失所。国家要忍耐前苏联、塔利班与美国的战争。这是一部阿富汗忍耐的历史。

玛丽雅姆是个私生女,1974年,她15岁,母亲自杀。父亲强迫她嫁给喀布尔的老鞋匠拉希德。拉希德是小说里许多人性中暴力的源头。在流产六次后,玛丽雅姆不能再生育。她遭到拉希德的毒打虐待。

小说的另一位女主人翁莱拉,是拉希德另一个妻子。在与前苏联的战争中,莱拉失去了两个哥哥。炸弹夺走了她父母的生命。她深爱的男孩也被迫逃离阿富汗。主人公生活里到处都是失落与绝望。过着简单美国式生活的美国读者甚至难以体会。

刚开始,两位妻子相互敌视,渐渐的,两人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越来越亲密无间。她们的友情在拉希德的虐待,国家的无情战火中留存。动人的情感成为小说的核心。两个女人苦难深重,某种程度上,她们庆祝塔利班的到来,希望能结束她们的苦难……

作者简介卡勒德·胡赛尼(Khaled Hosseini),1965年生于喀布尔,后随父亲逃往美国。胡赛尼毕业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医学系,现居加州执业。《追风筝的人》是他的第一本小说,因书中角色刻画生动,故事情节震撼感人,出版后大获好评,获得各项新人奖,并跃居全美各大畅销排行榜,目前正由梦工厂改拍成电影。

媒体推荐书评

苌苌=文

曾经从医的卡勒德·胡塞尼显然在写作方面很有天赋,2003年在美国发表的小说《追风筝的人》凭着富有感染力的叙事,不仅在全球销量超过800万册,而且直到今年8月,还拿下英国企鹅书友会的“年度最佳选书”。 这本小说讲的是父子二人逃出战火纷飞的阿富汗,在美国扎根的故事。主线是两个少年的友谊,作者告诉我们“当罪行导致善行,那就是真正的获救”。胡塞尼的小说就写作手法,好看程度上,并不见得比同为候选的《时间旅行者的妻子》高明,而且还被诟病为“美国的宣传机器”,但英美对阿富汗所抱有的微妙情绪——他们既是悲剧的缔造者之一又是救赎者,使得关注阿富汗全国人民民生的书比两个人的爱情似乎更值得推荐。

《追风筝的人》的中译本也卖得很好,当作者的第二本书今年5月在美国上架前,出版社就拿到了电子文档着手开始翻译,于是几个月后《灿烂千阳》就出现在了我国的书店。《追风筝的人》里的主人公都是男性,《灿烂千阳》则主要展现两位阿富汗女性的命运。前者是作者厚积薄发的处女作,故事未经稀释,真挚感人,很难想象几年后他还能写出保持同一水准甚至超越它的书。然而《灿烂千阳》的叙述更精湛,更有控制力,更悲伤,也更优美。今天看了一下亚马逊的图书排行榜,《灿烂千阳》暂时位居第一,第二和第三位的分别是《哈里·波特与死圣》和《特里莎嬷嬷》。胡塞尼的小说总是让人流很多眼泪,如果有很多人看他的书,那大概可以哭条河给他了。

电视里,在上演着塔里班在阿富汗绑架韩国人质事件。这些年来,阿富汗给世人一副灰头土脸,极没安全保障的印象。仅仅去阿富汗转一圈,不会写字的人都禁不住要出书立传,吹嘘自己的无畏和特立独行。但是在胡塞尼的小说中,阿富汗以全新的方式震撼着我们。打动人的不仅仅是可以想见的蔓延在那个国家的绝望,还有这样的描写:“她想起过去那些夏夜,她和娜娜睡在泥屋平坦的屋顶上,看着古尔德曼村上空皎洁的月亮;那些夜晚很热,衬衣就像粘在窗户上的湿树叶一样紧贴在她们胸前。”胡塞尼的两本小说为全球读者展开了阿富汗文化民俗和历史的长卷,就好像擦亮了一扇窗户,那个国家不再是灰色的。对阿富汗来说,没有比拥有这样一位作家更好的外交宣传了,小说出版后,不仅为阿富汗迎来各方关注,去年胡塞尼还被选为“联合国难民署的美国亲善大使”。

新的书名来自波斯诗人塞依伯歌颂喀布尔的诗歌:“人们数不清她的屋顶上有多少皎洁的明月,也数不清她的墙壁之后那一千个灿烂的太阳。”书中女主人公莱拉的爸爸,刚吟完这首诗就被炸得身首分离。当时他正在整理书架,为难地想如何从满架的书挑出五本来带到美国去。在胡塞尼笔下,阿富汗最好的时光应该是查希尔国王继位的时代(1933-1973),推行民主,文化自由,赋予妇女受教育的权利;查希尔国王被篡位后,一年年秋去冬来,几个总统在喀布尔宣布上任又被谋杀;苏联入侵阿富汗(1979-1989)又被赶出去,莱拉的两个哥哥死于保国战争,但她的爸爸说,不管人们对共产党怎么想,但那是阿富汗妇女难得的好时代;之后的内战更加糟糕,炸弹动不动就飞到家里来,用的是当年美国支持他们打苏共的武装,曾经美丽的林阴道遍布废墟,莱拉的爱人和父母在轰炸中离开了她,剩她一个人孤零零活在喀布尔,生计所迫,下嫁保守派伊斯兰教徒,正赶上塔里班得势,丈夫的霸道得到大环境的支持,奉行原教旨主义的塔里班明令禁止妇女在街上闲逛,任何情况下不得露出面孔,体育馆成了表演极刑的场地;911后,美国打击塔里班,有一次却把炮弹错发到村庄,造成200平民死亡的“卡拉姆大错”。新闻中,国家的困境由一串串毫无表情的数字和专有名词组成,很难想象这个和我国反着发展的邻国的样子。在小说里我们看到,到了二十一世纪,有过无忧童年的莱拉因为没有足够的食物,不得不把亲爱的女儿送进恤孤院。

“布卡”是那种把伊斯兰妇女从头裹到脚,隔着一层网状屏障看世界的外罩。外人总爱想象必须戴着布卡出行的妇女是多么不幸,但莱拉却在丈夫命令她带上的布卡后,感到舒适。这样,她就不会被曾经对她寄予厚望的老师、熟人认出来,无须看到他们为她那些远大的报复都已经烟消云散而露出的惊奇、怜悯或高兴的眼神。“你就觉得自己很聪明,读过很多书和诗歌,”她的老鞋匠丈夫对她说,“你所有这些才华有什么用呢?你不用流落街头,靠的是我还是你的才华?”在那时,流落街头就意味着被强奸和被杀害。莱拉的生活中曾经两次燃起希望,一次是准备和父母以难民身份去美国,但在出发前,一枚炮弹落到他们家;一次她准备逃离暴戾的丈夫,但在车站她被塔里班扣住了,因为妇女不能在没有男性亲戚的陪同下出行。正义不能得到声张,当地的法律只保障男人的权益,莱拉被遣送回家后,又遭到更为严酷的家庭暴力。

胡塞尼一次次把希望按下去,你就觉得他好残忍,但却更接近现实。阿富汗在全世界有200万难民,但全国人口大约有2800万,留在战火中的才是大多数。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报告显示,阿富汗还是5岁以下的婴儿及产妇的死亡率最高的国家之一。25%的儿童在5岁之前死亡。每天有50个妇女死于怀孕相关的并发症,小说中,莱拉就是在没有麻药的情况下进行剖腹产的。莱拉是鞋匠的老婆之一,在那个家庭,决定妇女地位的是繁殖能力,鞋匠的大老婆玛利雅姆是小说另一个女主角,一个没有受过什么教育的私生女,从一出生就受到不公平的对待,被母亲嫌弃,她去寻找父亲,富有但软弱的父亲甩手把她送进一场包办婚姻。丈夫对她就像对待一块抹布,父亲最后的忏悔,她因为过早离世也没有体会到。玛丽雅姆也喜欢戴布卡,因为不用担心人们一眼就能看穿她过去那些耻辱的秘密,那真是一个妇女戴上布卡才能感到安心的国家。而家庭的暴力冲突导致了另一种和谐,她对莱拉从一开始的嫉妒,转而成为生死与共的朋友。她是书中唯一命运呈上升变化的人,死的时候,心中充满了安宁的感觉,因为她已经是一个付出了爱也得到了爱的女人。

每个人前景都那么惨淡,包括塔里班们,也从他们的台词里流露出来:“人生就是这么绝望,在心碎之后,我们还得忍受一次又一次悲伤。我并不害怕,我相信当那一刻来临时,我会很高兴离开。”绝望之后,人们该何去何从?作者在最后指明了一条路。美国不是最终的救赎者,等人救不如自救,作者在一开始就借人物口说出“这个国家唯一不能打败的敌人就是他自己”。除此之外,胡塞尼人性化地点评了登上历史舞台的几位总统,将军和势力,向读者大概讲解了阿富汗几个主要民族,普什图、塔吉克等之间的地位与关系,苏联入侵给人民带来什么,内战又是怎么来的,胡塞尼对伊斯兰的宗教习惯下了很多笔墨,通过小说让我们看见还有很多伊斯兰教徒像阿凡提一样热心和善良,有意义的还有他所描写的那个消失的世界。

去年参加过“玄奘之旅”的人回来感叹说:“当年玄奘去佛教发源地取真经,路过阿富汗等国家,满眼所见都是佛文化,1300年后的今天,我们一路见到的都是伊斯兰文化的景观。”在莱拉的少女时代,爸爸带她去参观巴米扬大佛。他们顺着佛像旁边的阶梯往上爬,看到下方的巴米扬峡谷里长势繁茂的农田,绿色的冬小麦和紫花苜蓿,田地四周是高耸的白杨树,头顶是一碧如洗的天空。莱拉的爸爸告诉她,巴米扬曾经是昌盛繁荣的佛教中心,这儿的砂岩峭壁过去是很多和尚的家园。他们在墙壁上凿开洞穴,还在墙壁上绘了很多美丽的图画,当成自己的住所,也供过往的香客暂住。有一段时间,有五千个和尚同时在这些洞穴中修行。莱拉看着高耸入云的大佛,想像将近两千年前,他们也是这样俯视着路过这座峡谷的丝绸之路上的商旅。当然,后来我们知道,巴米扬大佛已经成为风中之尘了。

编辑推荐《灿烂千阳》是作者卡勒德·胡赛尼最新小说,全球读者口耳相传最想与朋友分享的作家。美国权威媒体星级评论大满贯作品,“卡勒德·胡赛尼完成了一件极其艰难的工作:《灿烂千阳》的力度和深度都超越了处女作《追风筝的人》”

2007感动全球,600万读者翘首期待,上市4天美国销量突破105万册

纽约时报榜首图书 亚马逊小说类销售冠军

阿富汗三十年历史的揪心记录,一部关于家庭、友谊、信念和自我救赎的动人故事。关于不可宽恕的时代,不可能的友谊以及不可毁灭的爱。

尽管生命充满苦痛与辛酸 但每一段悲痛的情节中都能让人见到希望的阳光。

每个布满灰尘的面孔背后都有一个灵魂。献给阿富汗的女性。

2003年,重返喀布尔。我看到穿着传统蒙面服装的女性三三两两走在街头,后面尾随着她们穿着破烂的孩子,乞求着路人施舍零钱。那一刻,我很想知道,生命已将她们带往何处?她们会有怎样的梦想、希望与渴望?她们谈过恋爱吗?丈夫是怎样的人?在蔓延阿富汗二十年的战争岁月中,她们究竟失去了什么?

我与许多在喀布尔的女性谈过,她们的故事都是真实且让人心碎的。当我开始写《灿烂千阳》(A Thousand Splendid Suns)之际,我发现我自己不断想起这些充满韧性的阿富汗妇女。虽然她们不见得是引发我描写莱拉或者玛丽雅姆故事角色的灵感来源,不过她们的声音、面容与坚毅的生存故事却一直萦绕着我,而且关于这本小说,我有一大部分的启发是来自阿富汗女性的集体精神力量。

——作者的话

Every street of Kabul is enthralling to the eye(喀布尔每条街道都令人目不转睛)

Through the bazaars, caravans of Egypt pass(埃及来的商旅穿行过座座市集)

One could not count the moons that shimmer on her roofs(人们数不清她的屋顶上有多少轮皎洁的明月)

And the thousand splendid suns that hide behind her walls(也数不清她的墙壁之后那一千个灿烂的太阳)

——《喀布尔》米尔扎·穆罕默德·阿里·赛依伯(Saib-e-Tabrizi)

胡赛尼:这本新书的书名是来自一首有关喀布尔的诗作,这首诗是十七世纪阿富汗诗人Saib-e-Tabrizi在参观喀布尔之后的印象之作。当我发现了这一首诗的时候,我正试图寻找有关描写喀布尔的诗词英文译本,想要在书中人物即将离开他深爱城市的悲伤场景中使用。我了解到我不只找到了切合书中想要表达的情绪诗句,同时在诗末所出现的词句“a thousand splendid suns”也相当适合这本小说想要表达的主题。这首诗是由Josephine Davis教授从波斯文翻译过来的。

Joanna Daneman: “风格异常简洁清晰,人物刻画深刻而鲜明,主题直达根本而深重。这是一位令人瞩目的作家,我将继续关注。”

Seth J. Frantzman: “卡勒德·胡赛尼再一次大获成功。《灿烂千阳》讲述了一个非常与众不用的故事,关于两代女性的悲惨遭遇,感人至深。她们深陷无爱的婚姻,命运被操纵在时代的手中,无法逃脱。”

Donald Mitchell: “卡勒德·胡赛尼在刻画重要历史事件与时代主题方面异常成功,同时又能令你的心跟随故事情节一遍又一遍地疼痛。为何你的反应会如此剧烈?我想那是因为所有的角色都能让人感同身受,这是在阅读其他现代小说时很难有的体验。”

Lawrance M. Bernabo: “无论怎么说,超越异常成功的处女作总是比最初的创作要艰难许多,胡赛尼本来极有可能变成吃老本的平庸作家,但《灿烂千阳》充分说明,关于阿富汗,这位喀布尔土生土长的作家还有许多精彩的故事要讲。”

Amanda Richards: “这本小说会让最刚强的男人也偷偷拭泪。胡赛尼简单却充满丰富细节的描写让阅读充满乐趣,在我看来,灿烂千阳是我读过的最好的小说之一。绝不可错过!”

N. Durham: “正如其他评论者所说,《灿烂千阳》比胡赛尼的上一本小说《追风筝的人》更令人喜欢。他再一次试图让我们能够多了解那个原本陌生的世界,而不只是进行无谓地谴责和置之不理。当然,如果你是《追风筝的人》的无条件拥戴者,这本书你自然也会喜欢。”

John Kwok: “一本真正的现代文学经典,注定要成为2007年度最佳小说。它应当被与《战争与和平》以及《日瓦格医生》相提并论。”

继《追风筝的人》占据纽约时报131周之后,卡勒德·胡赛尼带着这本优美动人、令人难忘的新书,再度回到我们的视野……《灿烂千阳》同样表现出卡勒德极高的叙事天分,它是一部阿富汗30年历史的揪心记录,一部关于家庭、友谊、信念和自我救赎的动人故事。

令人晕眩的伟大成就……关于不可宽恕的时代,不可能的友谊以及不可毁灭的爱。

——《出版商周刊》 (Publisher Weekly)

很难想象还有比超越《追风筝的人》更艰难的事:作为一位无名作家的第一本小说,且描写的是一个大多数人都所知甚少的国家,《追风筝的人》在全球的销售量已奇迹般地高达600万册。然而,当卡勒德?胡赛尼的第二本小说《灿烂千阳》出现在亚马逊的时候,试读者们读者们表现出前所未见的热情。一些读者认为,《灿烂千阳》甚至比《追风筝的人》更胜一筹,它更突出地表现了胡赛尼极具感染力的叙事能力,以及他对个人和国家悲剧的敏锐感受力。在这个以女性为主角的故事中,绝望与微弱的希望同时呈现。

——亚马逊网站(Amazon.com)

作者胡赛尼由此证明,在以畅销书崭露文坛之后, 他有能力再完成一部成功的作品。 ……胡赛尼熟练地勾勒出了其故土在20世纪后期的历史。与此同时, 他还描绘了微妙的,非常具有说服力的双重肖像。他的写作简单,朴实无华,但是他的故事却动人心弦。高度推荐。

——《图书馆杂志》(Library Journal )

在以畅销书开场之后,胡赛尼继续回顾20世纪后期阿富汗的风貌。这一次,是通过两位女性的眼睛。……胡赛尼的第二本鸿篇巨制具有不可思议的悲剧风格,是对阿富汗的苦难与力量悲伤而又优美的告白。喜爱《追风筝的人》的读者们,一定不会错过这一令人难忘的续作。

——《书目报》(Booklist)

继超级畅销的《追风筝的人》之后,卡勒德·胡赛尼在新作《灿烂千阳》中通过两位女性的视角精心讲述了一个关于他祖国的故事……国度的兴衰对于略知国际新闻的读者来说并不陌生。但是通过小说的渲染,这一切以全新的方式震撼着我们。它迫使我们思考:如果注定要面对惨淡的人生,我们将何去何从?

——《明尼阿波利斯星坛报》(Minneapolis Star-Tribune)

卡勒德·胡赛尼完成了一件极其艰难的工作:《灿烂千阳》的力度和深度都超越了处女作《追风筝的人》……通常,第二部作品相较于前作都会显得苍白无力,但这部备受瞩目的作品成功地把读者带进了那个残酷、绝望、苦难和贫困的世界,同时又以希望、救赎和爱来抚平痛苦……

——《夏洛特观察家报》(Charlotte Observer)

个人在困境中挣扎的旅程,家庭里那些似乎无穷无尽的秘密。胡赛尼的两本小说以及小说中的各个角色都以不同的方式在追问以上的问题,而答案也不尽相同。在阿富汗,在美国,我们每个人也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在这本略显散乱却更为睿智的小说中,胡赛尼延续着他那富有同情的叙述方式,以及简练、引人动情的语言特色。

——《圣路易斯邮讯报》(St. Louise Post Dispatcher

序言2003年,我重返喀布爾。我看到穿著傳統蒙面服裝的女性三三兩兩走在街頭,後面跟著她們穿得破破爛爛的孩子,向路人乞討零錢。那一刻,我很想知道,生命將她們帶往了何處?她們有什麼樣的夢想、希望與渴求?她們談過戀愛嗎?丈夫是什麼樣的人?在阿富汗長達二十年的戰爭歲月中,她們失去了什麼?

我跟許多喀布爾的女性談過,她們的故事真實又讓人心碎。當我開始寫《燦爛千陽》之際,我發現自己不斷想起這些充滿韌性的阿富汗婦女。雖然她們不見得是引發我描寫故事主角萊拉或瑪黎安的靈感來源,不過她們的聲音、面容與堅毅的生存故事卻一直縈繞在我腦海,而且關於這本小說,我的啟發大部分緣自阿富汗女性的堅韌精神。

關於書名由來——作者

這本書的書名是來自一首有關喀布爾的詩,這首詩是十七世紀阿富汗詩人Saib-e-Tabrizi在參觀喀布爾之後的作品。當時我正在找尋描寫喀布爾詩詞的英譯本,想要在書中人物即將離開深愛城市的悲傷場景中使用,結果我發現了這首詩。我瞭解到我不只找到了切合書中想要表達的情緒詩句,同時在詩末出現的句子a thousand splendid suns,也相當切合這本小說想要表達的主題。

作者致台灣讀者的信

親愛的讀者們:

過去4年多以來,我到歐美各地,與數以千計的讀者見面,談論《追風箏的孩子》這本書。我也收到過無數封信件與email,表達支持《追風箏的孩子》之意。對於讀者們深深喜愛我的第一本小說,我一直覺得很感動。在我和讀者的接觸中——不論是透過信件/email,還是面對面,我回答過各式各樣的問題。其中最常被問到、而我一直到最近才有答案的問題就是,「下一本書何時會出版?」

現在我很興奮地告訴各位,2008年春季,木馬文化即將出版我的最新作品。這本書叫《燦爛千陽》,故事背景設定在阿富汗,描寫的是兩代主角因無情戰火摧殘家園而相遇相知的故事,時空跨越整整30年,涵括了阿富汗近代動盪不安的歷史。這是一個關於奉獻、勇氣、自我犧牲、希望和愛的故事。我個人十分喜歡這本書,已經讀過本書的英美讀者迴響非常熱烈,也大大鼓勵著我。我非常期待在不久的未來可以與各位一起分享這本《燦爛千陽》的感想。

文摘null

第一部第一章

五岁那年,玛丽雅姆第一次听到“哈拉米”这个词。

那天是星期四。肯定是的,因为玛丽雅姆记得那天她坐立不安、心不在焉;她只有在星期四才会这样,星期四是扎里勒到泥屋来看望她的日子。等到终于见到扎里勒的时候,玛丽雅姆将会挥舞着手臂,跑过空地上那片齐膝高的杂草;而这一刻到来之前,为了消磨时间,她爬上一张椅子,搬下她母亲的中国茶具。玛丽雅姆的母亲叫娜娜,娜娜的母亲在她两岁的时候便去世了,只给她留下这么一套茶具。这套瓷器的颜色蓝白相间,每一件都让娜娜视若珍宝,她珍爱茶壶嘴美观的曲线,喜欢那手工绘制的云雀和菊花,还有糖碗上那条用来辟邪的神龙。

从玛丽雅姆手中掉落、在泥屋的木地板上摔得粉碎的,正是最后这件瓷器。

看到糖碗,娜娜满脸涨得通红,上唇不停地抖动,那双一只暗淡、一只明亮的眼睛死死地、眨也不眨地瞪着玛丽雅姆。娜娜看上去十分生气,玛丽雅姆害怕妖怪会再次进入她母亲的身体。但妖怪没有来,这次没有。娜娜抓住玛丽雅姆的手腕,咬牙切齿地说:“你这个笨手笨脚的小哈拉米。这就是我忍受了一切得到的回报。一个打碎传家宝的、笨手笨脚的小哈拉米!”

当时玛丽雅姆没有听懂。她不知道“哈拉米”——私生子——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她还小,不能理解它所包含的歧视,也并不明白可耻的是生下了哈拉米的那些人,而非哈拉米,他们惟一的罪行不过是诞生在这个人世。但由于娜娜说出这个词的口气,玛丽雅姆确实猜想到哈拉米是一种丑陋的、可恶的东西,就像虫子,就像娜娜总是咒骂着将它们扫出泥屋的、慌慌张张的蟑螂。

后来,玛丽雅姆长大了一些,总算明白了。娜娜说出这个词语的口气已经让玛丽雅姆觉得它特别伤人——更何况她还边说边吐口水。那时她才明白娜娜的意思;才懂得哈拉米是一种人们不想要的东西;才知道她,玛丽雅姆,是一个不被法律承认的人,永远不能合法地享受其他人所拥有的东西:诸如爱情、亲人、家庭、认可,等等。

扎里勒从来没这样叫过玛丽雅姆。扎里勒说她是他的蓓蕾。他喜欢她坐在他的膝盖上,喜欢讲故事给她听,喜欢告诉玛丽雅姆说赫拉特,也就是玛丽雅姆1959年出生的那座城市,一度是波斯文化的摇篮,也曾经是众多作家、画家和苏非主义者的家园。

“你要伸出一条腿,准能踢到一个诗人的屁股。”他哈哈大笑说。

扎里勒跟她讲加瓦尔?沙德皇后的故事,他说1

……[看更多书摘]

后记2006年初,我拿到世纪文景公司送来的The Kite Runner(《追风筝的人》)翻译样书。样书的封三赫然印着一个广告,称作者的新书《泰坦尼克城之梦》(Dream In Titanic City)将于2006年夏季出版。自那时起,我便充满了好奇与期待,亟盼早日看到卡勒德·胡赛尼的这本新作。然而2006年夏季过去了,该书却毫无动静,到了秋天,这才从美国传来消息,书名已经改为A Thousand Splendid Suns,其时正在修改之中,定于2007年5月在美国出版。等到今年1月中旬,我终于见到了本书的电子文档。

说实话,因为一鸣惊人而后销声匿迹或者后继乏力的作家并不少见,在看到这本书之前,我曾经以为它很难超越这个星期仍高居《纽约时报》平装本小说销售排行榜第4位的《追风筝的人》(上榜周数121周);但是,1月份看完这本书之后,我已经知道从内容来看我先前的预设完全是错的;而现在,本书自5月22日出版以来的六个星期里,总共有五个星期位居《纽约时报》精装本小说销售排行榜第一名(上个星期短暂地退居第二名),我明白就畅销程度而言我先前的猜测也将肯定是错的。

相比《追风筝的人》,《灿烂千阳》的情节安排更加巧妙,语言也更加纯熟优美。此前我曾撰文指出前者文笔略显稚嫩,但这个问题在本书已经消失了,书中某些段落之曲折优雅,较之福克纳和纳博科夫的作品也毫不逊色。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则延续了《追风筝的人》的成功。前后文的相互呼应和几个感染力极强的隐喻让人感动之余,更添钦佩。

《追风筝的人》出版之后,许多读者来信和我分享他们的阅读经验。他们有的年过古稀,有的才念初中;有的是定居美国的华人,有的是信仰伊斯兰教的维吾尔族同胞。我很高兴他们和我一样,也被卡勒德·胡赛尼的文字深深感动,并且从中得到了启发或者动力。我更感谢他们为我指出译文中某些失当之处,令我有学习和改正的机会。

和《追风筝的人》原文一样,本书原文亦有不少用英文字母拼写的法尔西语单词,译者未作音译保留,均据原意译出。由于译者5月底方始翻译此书,期间杂务繁忙,时有分心,况且限于个人能力,译文或恐有个别不妥之处,在此先行致歉。读者如有发现错漏,恳请不吝拨冗指正。至于被本书感动的读者,如想表达谢意,个人推荐各位访问作者的网站:kttp://www.khaledhosseini.com/,可在该网站给作者留言。因为翻译无非嫁务,译者不敢掠美。

李继宏

lijihong@rlotmail.com

2007年7月7日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23年上半年GDP全球前十五强
 百态   2023-10-24
美众议院议长启动对拜登的弹劾调查
 百态   2023-09-13
上海、济南、武汉等多地出现不明坠落物
 探索   2023-09-06
印度或要将国名改为“巴拉特”
 百态   2023-09-06
男子为女友送行,买票不登机被捕
 百态   2023-08-20
手机地震预警功能怎么开?
 干货   2023-08-06
女子4年卖2套房花700多万做美容:不但没变美脸,面部还出现变形
 百态   2023-08-04
住户一楼被水淹 还冲来8头猪
 百态   2023-07-31
女子体内爬出大量瓜子状活虫
 百态   2023-07-25
地球连续35年收到神秘规律性信号,网友:不要回答!
 探索   2023-07-21
全球镓价格本周大涨27%
 探索   2023-07-09
钱都流向了那些不缺钱的人,苦都留给了能吃苦的人
 探索   2023-07-02
倩女手游刀客魅者强控制(强混乱强眩晕强睡眠)和对应控制抗性的关系
 百态   2020-08-20
美国5月9日最新疫情:美国确诊人数突破131万
 百态   2020-05-09
荷兰政府宣布将集体辞职
 干货   2020-04-30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逍遥观:鹏程万里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神机营:射石饮羽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昆仑山:拔刀相助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天工阁:鬼斧神工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丝路古道:单枪匹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与虎谋皮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李代桃僵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指鹿为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小鸟依人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千金买邻
 干货   2019-11-12
 
推荐阅读
 
 
>>返回首頁<<
 
 
靜靜地坐在廢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無際,忽然覺得,淒涼也很美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