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权论
分類: 图书,军事,战略战术战役,战略学,
品牌: 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
基本信息·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码:357 页
·出版日期:2007年
·ISBN:9787561338018
·条形码:9787561338018
·包装版本:2007年6月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海权论》中的理论是一种主张拥有并运用具有优势的海军和其他海上力量,去控制海洋,以实现己方战略目的的军事理论。也有人译作“海上实力论”。
这一理论是美国海军理论家马汉于19世纪末期创立的。他毕生从事于海军事业和致力于海军理论著述,有著作20部。其重要著述《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1890)、《海权对法国大革命和帝国的影响,1793~1812》(1892),确立了海权论的基础。作者在其著作中,分析研究了英国同荷兰、西班牙、法国等海军强国为争夺海洋霸权而进行的多次海战以及美国独立战争中的海战,阐明了海权对这些战争的胜负,对有关国家、殖民地和海上贸易所具有的重大影响及作用。至1911年,马汉又写成《海军战略》一书,形成了他的海军理论体系。
马汉的海权论认为,以贸易(指商品输出)立国的国家,必须控制海洋。夺取并保持制海权,特别是与国家利益和海外贸易有关的主要交通线上的制海权,是国家强盛和繁荣的主要因素。要夺取和保持制海权,必须具有占优势的海上实力,即强大的舰队和商船队以及发达的基地网。他从战略角度分析了一国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领土范围、人口数量、民族性格和政府政策(包括发展海上实力的政策)等因素对海权的影响,提出海军战略就是在平时和战时建立并加强海上实力,以实现国家的战略目标。他认为,夺取制海权的方法是舰队决战和海上封锁,而要完全夺得制海权,只有通过舰队决战。他强调集中兵力,把集中兵力视为基本的作战原则和贯彻海军战略的主要手段。他主张美国应建立强大的远洋舰队,首先控制加勒比海地区和中美洲地峡,尔后进一步控制其他海洋。还主张美国在太平洋同其他列强实行“合作”,以获取利益,并争夺中国市场。
马汉的海权论,是在美国资本主义开始进入垄断阶段时产生的,它适应了美国垄断资本重新瓜分世界的政治需要,成为当时美国政府制定海洋政策和海军发展政策的理论依据,并对其他海军强国的海洋战略发生重大影响。
作者简介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1840-1914年),美国海军历史学家、海军战略理论家。一生致力于海军战略理论研究和著述,共留下专著20多部及论文130多篇。他首次明确提出“海权”的概念,并成功发展出一套完整的海权理论。海权理论对美国及人类近百年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富兰克林称马汉为“美国生活中最伟大、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
马汉出生于美国西点军校一位教授的家庭,1859年毕业于美国安纳波利斯海军学校后即在海军任职。曾参加过南北战争,担任过舰长,后在美国海军学院和安纳波利斯海军学校任教,主要教授海权理论和海军史,曾两度担任美国海军学院院长。
编辑推荐为什么今天的中国人必须要读《海权论》?
100年前,海权理论就为美国的繁荣强大指明了方向。
美国、德国、日本与前苏联都将其奉为制定国策的指导,对于正在走向崛起的中国,《海权论》能提供怎样的深刻启示?
两年来全球各大网站超高点击率话题海内外媒体追踪报道的热炒新闻“中国是否需要航母?”中国崛起面临的最大危机是什么?中国将怎样作出决策?
目录
编者序
前言
绪论
第1章海权组成要素的探讨
第2章1660年的欧洲形势1665——1667年第二次英荷战争洛斯托夫特海战和四天海战
第3章1672-1674年英法联合反对北部七省的战争1674-1678年法国反对欧洲各国联盟的战争索莱湾海战泰瑟尔岛海战和斯特龙博利岛海战
第4章英国革命1688-1697年奥格斯堡联盟战争比奇角海战和拉乌格海战
第5章1702-1713年西班牙一位继承战争马拉加海战
第6章法国摄政时期西班牙大臣阿尔韦罗尼英国沃波尔和法国弗勒里的政策波兰王们继承战争英国在拉丁美洲的非法贸易1715-1739年大不列颠与西班牙的战争
第7章1739年大不列颠和西班牙之间的战争1740年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1744年法国与西班牙联合反对大不列颠马休斯、安森和霍克进行的海战1748年的《亚琛和约》
第8章1756年-1763年的七年战争英国势不可挡的力量和它在各海域、北美洲、欧洲、印度和西印度群岛上的征服地宾在梅诺卡岛外海的海战霍克和康弗朗斯的海战波科克和德·阿赫在印度进行的海战
第9章从巴黎和约至1778年的事态发展美国独立战争引起的海战阿申特岛外海之海战
第10章1778-1781年北美洲和西印度群岛之海战海战对美国独立战争进程的影响英法两国舰队在格林纳达、多米尼加和切萨皮克湾外海的军事行动
第11章1779-1782年在欧洲海域进行的海战
第12章1778-1781年发生在印度的若干事件1781年絮弗昂从布雷斯特港起航1782年和1783年絮弗里昂在印度海域进行的辉煌战役
第13章约克敦陷落之后西印度群岛上发生的若干事件德格拉斯与胡德的遭遇战1781年和1782年的圣徒海战
第14章对1778年海战的评述
……[看更多目录]
序言撰写这本书的目的是为了研究欧洲和美洲的通史,研究有关海权对欧洲和美洲历史发展的影响。
一般而言,历史学家对海上情况知之甚少,他们有时对海洋既没有特殊的兴趣,又缺乏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因此,往往忽略了海上力量对重大事件的深远影响,他们可能对海权发展的总趋势还比较了解,但是对特定场合下海权的作用却不甚了解。一般地,我们说使用海洋和控制海洋,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已经成为世界历史发展的一种重要因素是比较容易的。但是,能够找出并且说明海权在一种特定场合下的确切意义,却是相对困难的。除非如此,否则只笼统地承认海权的重要性,那将仍然是模糊不清的,也是不实际的,因为这种承认,不是像本来应做的那样,即,不是依赖于搜集一些特殊的事例,通过对这些特殊事例所处特定时期的环境分析,来明确地说明海权的确切作用。
我们可以举两位英国作家轻视海上力量对重大事件的影响作为例证。
这两个例子看起来让人很难理解,因为与其他国家相比,英国的强大应更多地归功于海洋。英国作家阿诺德在他所著的《罗马史》中写道:“历史上已经出现过两次,独特的天才人物与一个大国的各种资源及组织机构进行斗争并最终获得胜利。一次是汉尼拔与罗马斗争了17年;另一次是拿破仑与英国斗争了16年。汉尼拔的斗争是在扎马结束的;拿破仑的斗争是在滑铁卢告终的。”而另一位英国作家爱德华·克里西爵士在引用《罗马史》这本著作时,补充说道:“但是对两次斗争中的相似点,几乎都没有进行足够且详尽的研究。这就是最后打败强大迦太基的罗马将军西庇阿,和最后彻底推翻法国皇帝的英国将军威灵顿是异常相似的人物。他们都担任高级重要指挥官多年,但是他们都远离战争的主战场。他们最重要的戎马生涯都是在同一个国家——西班牙度过的。正是在西班牙,西庇阿同威灵顿一样,在反对主要的斗士和征服者本人之前,连续不断地遭遇和击败了几乎所有的敌军中处于次要地位的将军。西庇阿和威灵顿都在使他们的同胞在遭受一系列败北之后,重新对战争恢复了信心,他们每个人都是在彻底地打败了所选中的敌军指挥官和所选中的有战斗经验的敌军之后,才结束了一场长期的和危险的战争。” 上述这两位英国作家都没有提到还有一个更惊人的巧合,即在这两次战争中,胜利者都掌握了制海权。罗马人控制了水路,迫使汉尼拔不得不经过高卢进行长途的危险行军。行军途中,过半的老战士变得很虚弱,从而使当时从罗讷河向西班牙派兵的西庇阿,既能够截击汉尼拔的交通线,又能够返回本土,在特雷比亚对付入侵者。整个战争期间,古罗马军团不受干扰,精神抖擞地经水路来往于汉尼拔的基地西班牙和意大利之间。在梅陶鲁斯河的决定性战役中,相对于对手而言,罗马人的部队处于内线位置,按理说这种态势原本应是决定战役胜负的关键。但是由于汉尼拔的弟弟哈司德鲁巴尔只能经高卢从陆路运送援兵,最终让罗马军团取得了这次战役的胜利。此后,在决定战争胜负的决定性时刻,迦太基的两支大军在狭长的意大利被分开了,其中一支被两位罗马将军的联合行动摧毁了。
另一方面,海军历史学家们很少考虑通史与海军史这个特定的题目之间的联系,通常只把他们自己局限于单纯编撰海军事件的编年史上。与英国人相比,法国人不是这棉天才的有教养的法国人能够比较认真地调查取得异常结果的原因,调查各种事件之间的相互联系。
但是,据我所知,还不曾有一部著作曾经论述过我们这里所探讨的这个特定的题目,即评价海权对历史发展的影响和对国家繁荣兴旺的影响。
至于其他一些论述各国的战争、政治、社会和经济状况的历史,也只是偶尔、一般冷漠地提到过一些海上事件。本书的目的,在于把海上利益放在最突出的位置上,但是,又不使它们与总的历史中的具有因果关系的周围环境相脱离,并且试图说明周围环境与海上利益的相互影响。
本书所涉及的历史时期,是从有独到之处的帆船时代开始的。从1660 年到美国独立战争结束的1783年。虽然本书里以一系列海上事件为基础的通史,其连贯性不是很强,但本书已经尽力提供了一个准确而清晰的提纲。作为一名热爱本职工作的海军军官,我在撰写本书时大胆地离题论述了海军政策、海军战略及海军战术问题;我尽量避免使用海军技术术语,希望在本书里所提出的这些简单问题,将会引起非专业读者的兴趣。
A.T.马汉1889年12月
文摘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