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人特征剖析
分類: 图书,法律,司法制度,刑事侦查学,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页码:185 页
·出版日期:2007年
·ISBN:9787501961078
·条形码:9787501961078
·包装版本:2007年10月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犯罪人特征剖析》中的连环凶杀案件,令人毛骨悚然:破案线索一无所获,凶手依然逍遥法外。
茫茫人海,谁是真凶?
现代的福尔摩斯们决不会束手无策,因为再狡猾的犯罪分子也抹不去自己的心理痕迹。
犯罪现场留下了蛛丝马迹,在看似毫不起眼的细节里,寻找犯罪人的心理痕迹,刻画出犯罪心理特征。
接着,犯罪嫌疑人的性别、年龄、种族、职业、学历、家庭、人际关系、生活环境、习惯行为等等一一浮出水面。
编辑推荐《犯罪人特征剖析》,这究竟是神话还是现实?
目录
导言
辨别犯罪行为模式
本书安排
第一章犯罪人特征剖析——区分神话和现实
对特征剖析由什么构成,意见一致吗?
特征剖析可以用于什么案件?
什么是“特征剖析”?
是否可以确定特征剖析的目的?
有不同类型的特征剖析吗?
特征剖析人员需要哪些知识?
小结
补充读物
第二章犯罪行为及其动机
犯罪行为的解释
遗传和个体因素
双生子研究
家庭影响
人格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
小结
补充读物
第三章环境的影响和犯罪的模式
第四章数据收集中的问题和缺陷
第五章犯罪地图绘制和地理学特征剖析
第六章特征剖析的早期探究
第七章侦查心理学以及David Canter的研究
第八章临床方法和其他特征剖析方法
第九章当前的发展和未来的前景
总结
……[看更多目录]
序言《沉默的羔羊》《解密高手》《犯罪心理》等电影电视作品的广为流行,使得犯罪人特征剖析(criminal profiling)这一术语在英美等国可谓家喻户晓。在普通大众的认知中,犯罪人特征剖析是和侦破系列杀手之类的案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美国联邦调查局(FBI)的一些高级侦探从事特征剖析工作,往往能够引起大众极大的兴趣和好奇。
关于什么是犯罪人特征剖析(criminal profiling,又译为犯罪心理画像,犯罪人特征描述),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人们对其都有很多误解。普通大众认识的犯罪人特征剖析,基本上来自于相关的影视作品以及书籍。事实上,当警察几乎没有什么助于破案的线索,并且甚至不能确定犯罪人是什么类型的个体时,采用特征剖析最为常见,在强奸和谋杀案件的侦查中,尤其是这些犯罪案件可能是系列案件时,经常会用到特征剖析。
某种程度上说,犯罪人特征剖析就是根据某种原理对犯罪人和被害人遗留在现场的物质痕迹进行分析进而刻画犯罪人最有可能具有的特征。
本书作者在全面分析有关特征剖析的研究与实践之后,写成了这本书,其主要意旨,正如书中的第一章中所指出的,是要“区分神话和现实” 。更具体地说,作者是针对特征剖析界乃至整个刑事侦查学界争论的一个中心话题,即它是一门艺术又是一门科学,进行充分而详细的论证,试图让读者们对特征剖析形成一种科学、客观的认识。
作者在本书中,从遗传、人格、社会和环境等角度,全面分析了与犯罪原因相关的各种理论。作者自始至终强调,任何犯罪行为的发生,“都是一些个体或内部的因素与环境之间发生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结果”。作者指出,对这一基本原理的明辨,是从事特征剖析工作人员所必需的。作者主要分析了现今较为流行了两种主要的特征剖析方法:即美国联邦调查局的“犯罪现场分析”,以及英国利物浦大学侦查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David Canter的“侦查心理学”方法,此外,作者还介绍了以临床方法为主要特征的几种特征剖析方法。作者对每一种方法都进行了较为客观的评价,并且自始至终都强调,只有奠基在科学的研究方法之上的特征剖析技术,才会有持久的生命力。
作者Peter B.Ainsworth长期从事法律心理学研究,不仅对犯罪人、犯罪行为有较深刻的认识,而且对侦查人员在破案中对特征剖析的需求也有很好的了解,基于此,作者给读者提供的不仅是一本学术性强的著作,而且也是一本有较强的实践应用价值的著作。人们往往认为,特征剖析最适合于系列案件,尤其是系列色情杀人案件。国内目前发生的系列案件越来越多,并且,警察在日常工作中经常要解决的系列案件并不是系列色情杀人案件,而是系列盗窃、抢劫案件。事实上,国外的相关研究已经扩大到对系列盗窃、抢劫案件的研究之上,这些研究,对国内目前的侦查实践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这是本人翻译这本书的初衷之一。此外,翻译的另一个初衷,是想让国内的读者正确认识“犯罪人特征剖析”,还其科学的本来面目。
本书行文流畅,逻辑严谨。在翻译的过程中,本人经常需要费力解析作者一些复杂的意义表达,我的同事安福元、庄东哲老师(作者另一本书的译者)给我提供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在此向他们表示感谢。此外,能有机会承担本书的翻译,还要感谢中国政法大学的杨波教授的推荐。翻译中有不妥之处,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赵挂芬 2007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