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古惑仔李白实录

分類: 图书,文学,名家作品及研究,中国古代,李白,
品牌: 檀作文
基本信息·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
·页码:213 页
·出版日期:2007年
·ISBN:9787801706126
·条形码:9787801706126
·包装版本:2007年7月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北大中文系精英檀作文持才傲世之作
★一袭长袍、开堂论讲;古今通贯、诗词解析,
★为你呈现大唐盛世下真实而特立独行的李白!
《大唐第一古惑仔李白实录》——
他来自何处、一生有何等抱负?他快意江湖,又如何“以布衣入九重”?
他的“天生我才”如何致用?他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炒作手段和仕途之路?
“古惑仔”是一个属于年轻人群的词汇。不了解“古惑仔”精神的人,或许以为“古惑仔”是只知砍砍杀杀的小混混。但我以为,“古惑仔”是一种精神气象,是源自生命的激情,是一曲青春的赞歌。青春自然会有骚动,也难免会犯错误,但却如此动人,如此美丽。“古惑仔精神”在李白身上的具体体现,是 “诞而无畏”和“风华绝代”。李白的座右铭是:“我是天才我怕谁!”李白敢想人所不敢想,敢言人所不敢言,敢做人所不敢做。李白生猛,而有想象力。
“狂人”的抗争,“阿Q”的精神胜利法,二者健康地复合到一起,就是李白的“古惑仔精神”。
——檀作文
[本书特点]
1. 诗仙李白是中国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他的经历不凡,身世传奇,个性独特,是文学爱好者和广大读者特别关注的历史人物之一。
2. 对于李白的研究观点一直以来都是比较正统,李白的形象在许多人脑海里也有一个基本的定位,但是本书作者打破了惯常的观点,通过对相关史料和李白作品详细研究,为广大读者重新塑造了一个不一样的李白,分析有力,观点明确,是近期市场上难得一见的,将学术研究与通俗讲义融为一体的大众通俗读物。
3. 本书作者檀作文是李白研究专家之一,曾师从著名李白研究专家林庚,有深厚的研究功底,并已在读书人VIP俱乐部作过相关讲座,受到极大好评。现正在腾讯网上做关于李白研究的系列讲座,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热烈响应。
[内容介绍(官方版)]
李白是四川五百年一出的天才,他的诗歌惊天地,泣鬼神,他的处世风格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样一个独一无二的人物从来都被后世学人奉若神明,于是,人们也就往往忽略了诗人本身。
事实上,除去了“诗仙”的身份,李白也是一个平常的尘世中人,他有自己的爱好、自己的生活、自己的追求;他有洒脱狂放的个性,也有为人诟病的喜好;他有光辉的一面,也有阴暗的一面……李白是人而非仙。本书即从“布衣”的角度详细剖析了李白这个人,以他的一生的经历为线索,从相关史料和他的作品中寻找最有说服力的证据,还原了一个最真实的李白。
[内容介绍(个性版)]
公元701年,在今吉尔吉斯共和国的托克马克市,一个华侨女人梦见太白金星飞入怀中,并产下一个男孩。这个男孩5岁的时候,跟随父亲来到四川江油安家落户。父亲指着路边的李树对他说:你姓李,你的名字叫李白。20年之后,李白腰挎宝剑,从四川出来闯世界。李白在扬州结识了一群古惑仔,夜夜笙歌,不到一年花销30万。不得已,李白在湖北安陆做了上门女婿。李白的第一个妻子是前宰相许圉师的孙女。李白先后结婚4次,最后一任夫人是前宰相宗楚客的孙女。中间两任太太家境一般,李白对她们很不友好。李白有子女数人,儿子名叫伯禽,伯禽的两个女儿嫁给了农民,李白绝了后。
李白不参加科举考试,幻想像纵横家那样一步登天。李白的师傅是大唐第一剑客,李白还有个做杀手的徒弟,杜甫也曾经跟在李白后面做古惑仔。李白做了一辈子的职业驴友,寻仙的同时到处寻找从政机会。李白两度从政,曾经给唐玄宗做过秘书,后来追随永王璘,并因此沦为政治犯,流放夜郎。李白自恃其才,诞而无畏,善于用非常规手段自我炒作,是一个典型的文化古惑仔。《大唐第一古惑仔李白实录》一书,娓娓叙述并细致剖析了李白大起大落的传奇人生。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官方版):
檀作文,男,安徽东至人,1973年3月生。1994年7月毕业于南京大学社会学系,获法学学士学位。1994年9月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师从孙静教授,研读魏晋南北朝隋唐文学,1997年7月获文学硕士学位。1997年9月起,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攻读古代文学博士学位,师从费振刚教授,专攻先秦两汉文学,2000年7月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诗歌教育与传播工作部部长,兼任中国诗歌网站长、北京诗词学会常务理事。北大求学期间,曾在林庚先生指导下研读李白,并追随吴小如先生研读儒家经典与中国诗学。治学方向以儒家经典与中国诗歌为主,出版过《论语解读》《朱熹诗经学研究》《中国古代诗歌研究论辩》《网络诗词年选》《李煜》等专著数种。
作者简介(个性版):
子檀子者,花前月下人也。家在寻阳秋浦之间,颇得渊明太白性情。性风雅,好游历,服膺孔孟程朱,心仪庄周李白。为人貌似儒雅,实则倔强张扬。逞才使气,无所不用其极。亦庄亦谐,粉丝众多。爱之者欲其生,恨之者欲其死。风流自赏,诚一狂生耳。
媒体推荐自序
该说的,都在书的正文里说了。这本书是在讲学录音的基础上整理的,用“说”字再贴切不过。《自序》交代两个问题:一、什么是李白的“古惑仔精神”?二、我为什么要写这本书?
我太老师林庚先生曾用“布衣感”来概括李白的精神。所谓“布衣感”,是指以百姓身份平交王侯。“布衣感”和“盛唐气象”、“少年精神”,三者共同构成林先生对盛唐文学的理解。林先生是在《诗人李白》一书里正式提出“李白的布衣感”这一命题的。该书1954年11月首次出版。据我猜测,林先生在那个年代拈出“李白的布衣感”,实际上是强调知识分子的人格独立。“李白的布衣感”这一论断,是20世纪李白研究最重要的成果。
但我个人更倾向用“古惑仔精神”来概括李白。“古惑仔”是一个属于年轻人群的词汇。不了解“古惑仔精神”的人,或许以为“古惑仔”是只知砍砍杀杀的小混混。但我以为,“古惑仔”是一种精神气象,是源自生命的激情,是一曲青春的赞歌。青春自然会有骚动,也难免会犯错误,但却如此动人,如此美丽。“古惑仔精神”在李白身上的具体体现,是“诞而无畏”和“风华绝代”。李白的座右铭是:“我是天才我怕谁!”李白敢想人所不敢想,敢言人所不敢言,敢做人所不敢做。李白生猛而有想象力。
“狂人”的抗争,“阿Q”的精神胜利法,二者健康地复合到一起,就是李白的“古惑仔精神”。中国文化里太缺少这样的精神。幸亏有李白。
我写这本书,是源于生命自身的需要。我常常问自己:我为什么不是李白?这是我此生最大的遗憾。李白于我而言,昭示了生命的某种可能性,使我不至在铁屋中窒息。只要我还能想起李白,我就不至于彻底绝望。
现代生活,有太多的压力要我们妥协和屈服。社会上的习惯,往往扼杀不拘一格的天才。我们这个时代正在丧失激情和想象力。古往今来,再没有比这个时代更需要“古惑仔精神”了。
我们已经卑微得不能再卑微。我们姿态太低,低到了尘埃里。尘埃里几时能开出青色的莲花来?
如果我可以选择,我宁愿做一个“古惑仔”,而不是书生。
2007年的春天,我终于有了一个“意淫”李白的机会。北京读书人俱乐部的汤小明、邓景异两位先生怂恿我讲李白,并且支持讲义出版。讲的时候,我忘却了我不是李白,我如此激动,我无比幸福。
感谢李白。
感谢你们。
感谢喜欢《大唐第一古惑仔李白实录》的所有人。
编辑推荐北大中文系精英檀作文持才傲世之作
一袭长袍、开堂论讲;古今通贯、诗词解析,
为你呈现大唐盛世下真实而特立独行的李白!
《大唐第一古惑仔李白实录》
他来自何处、一生有何等抱负?他快意江湖,又如何“以布衣入九重”?
他的“天生我才”如何致用?他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炒作手段和仕途之路?
1.诗仙李白是中国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他的经历不凡,身世传奇,个性独特,是文学爱好者和广大读者特别关注的历史人物之一。
2.对于李白的研究观点一直以来都是比较正统,李白的形象在许多人脑海里也有一个基本的定位,但是本书作者打破了惯常的观点,通过对相关史料和李白作品详细研究,为广大读者重新塑造了一个不一样的李白,分析有力,观点明确,是近期市场上难得一见的,将学术研究与通俗讲义融为一体的大众通俗读物。
3.本书作者檀作文是李白研究专家之一,曾师从著名李白研究专家林庚,有深厚的研究功底,并已在读书人VIP俱乐部作过相关讲座,受到极大好评。现正在腾讯网上做关于李白研究的系列讲座,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热烈响应。
目录
自序
第一讲 “四川人”李白
李白和他的粉丝
四川五百年出一个天才
《蜀道难》意味着什么?
李白的偶像司马相如是怎样吃软饭和发家的?
……[看更多目录]
文摘插图

书摘
第四讲 古惑仔李白
李白不但是个职业驴友,还是个不折不扣的“古惑仔”。李白的理想是做侠客,换成现在的词语,就是“古惑仔”。
从《侠客行》讲起
李白有一篇著名的作品——《侠客行》,可以说是家喻户晓。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这首诗写于天宝三载(公元744年)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之后。李白离开长安,就直奔大梁城而去。大梁城,即现在的开封,是古代出侠士的地方。“燕赵悲歌”、“燕赵之士”的“赵”,就是指这个地方。
李白到了大梁城,发怀古之幽思,一个“赵客”形象出现在他的脑海里。这首诗可以分为两段:
从开头到“深藏身与名”是第一段。写一个穿戴粗犷的大侠,腰间的宝刀闪着寒光,银鞍白马,千里驰驱,如流星一般。他武艺高强,孤身杀入敌阵,砍瓜切菜一般,十步之内,挡者必死,横行千里,所向无敌。报仇之后,他掸掸衣服上的尘土,扬长而去,从此隐姓埋名。李白就崇拜这种闹市杀人之后又躲起来的逃窜犯。
从“闲过信陵饮”到结尾是第二段。写赵国大侠跑到魏国去,和魏国的两位大侠朱亥、侯嬴喝酒。朱亥是个杀猪的,力气大,切一个猪蹄给他啃,一定错不了。侯嬴是看门的,老成一点,要劝他喝喝酒。接下来讲了朱亥、侯嬴的故事。朱亥是侯嬴举荐给信陵君的。秦赵长平之战,赵国40万大军被秦军坑杀。秦军进逼赵国都城邯郸,平原君向信陵君求救。侯嬴献计帮助信陵君盗取了魏王的兵符,但魏将晋鄙产生怀疑,说:虽然虎符在这儿,但是我没有收到任何命令,我是不是应该派人去请示一下大王?眼看事情就要败露,这时候屠夫朱亥起了关键作用,他抡起大铁锤,一锤过去,就把晋鄙的脑袋砸得稀巴烂。信陵君拿到兵权,解了邯郸之围。好一个屠夫朱亥,一锤就把一代名将的脑袋给砸扁了。李白就是崇拜这样的人,崇拜十步杀一人的武林高手,崇拜一锤砸了人家脑袋的人。
侯嬴和朱亥虽然身份低微,但都是历史上著名的侠客,他们是李白的偶像。《侠客行》透露了李白的人生价值观,他的梦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