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化哲学

分類: 图书,哲学,综合,
品牌: 刘小枫
基本信息·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码:366 页
·出版日期:2007年
·ISBN:9787561753507
·条形码:9787561753507
·包装版本:2007年11月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诗化哲学》所讨论的主题是德国浪漫主义的思想传统。这一传统并非古老的哲学与诗之争的简单重复:浪漫哲学反驳启蒙理性哲学、捍卫所谓“真正的”哲学,哲学变成了诗。作者通过对浪漫哲学思想源流的考察,分析西方传统中,特别是德国浪漫哲学的产生、发展及演进,并细腻构勒了浪漫哲学在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哲学史上的特殊意义。在书中作者首次提出:中国哲学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诗化哲学。他从汉语思想的传统及其现代性问题出发进入这一问题,认为中国审美思想的内在亲和性不仅与德国浪漫哲学思想,而且与整个欧洲的审美思想是完全不同的。
编辑推荐《诗化哲学》以思想叙事论述的手法,用睿智的言说,简约的笔触,详实讨论了关涉浪漫哲学的人和事、诗和哲学、精神和生存等一系列独特的视域,表现出作者扎实的学理功底和鲜明的问题意识,时隔20年,读来依旧深刻敏锐。
目录
再版记
绪论 德国浪漫哲学的气质、禀赋和缘起
1.浪漫主义思潮的兴起
2.德国浪漫哲学的气质和禀赋
3.德国浪漫哲学的源起
一、诗的本体论
1.诗意化的世界
2.浪漫本体论
3.诗化的感觉
4.语言的“祝咒”
5.神话的意义
6.荷尔德林的预感
7.诗与时间
二、走向本体论的诗
1.从知性认识到审美直观
2.诗意地自我沉醉的本体
3.诗的祝福
4.诗与沉醉
三、人生之谜的诗化解答
1.诗人与哲学家交换位置
2.诗的解谜功能
3.想象与本体的诗化
4.诗与体验
四、新浪漫诗群的崛起、冥想和呼唤
1.知者无知
2.诗人何为
3.冥想死亡
4.呼唤灵性
五、从诗化的思到诗意的栖居
1.世界之夜将达夜半
2.恬然澄明
3.回忆与诗化的思
4.倾听与诗意的栖居
六、人和现实社会的审美解放
1.社会批判的本体论
2.感性的审美生成
3.现实社会的艺术形式化
4.诗与自律
结语
……[看更多目录]
文摘再版记——选节
早期浪漫哲学侈谈有限与无限及其综合,审美就是这种综合的绝对中介。在基尔克果的主要论著(《恐惧与战栗》、《致死的疾病》、《哲学片断》、《不安的概念》,均已有中译本)中,主题恰恰是这个审美精神无法应付的绝望精神。基尔克果显然是会对早期浪漫派、而非黑格尔。然面,对于审美精神来说,既然绝望根本不是一个问题,也就没必要反驳它,除了这样一点:审美精神自以为比绝望精神高超。
基尔克果用什么来反驳审美主义?
基尔克果的思想有两个来源和组成部分,分别由西方精神史上的两类灵魂的典型形象来代表:犹太先知亚伯拉罕和雅典哲人苏格拉底。来伯拉罕的“恐惧与战栗”与苏格拉底的理性怀疑在绝望中相遇(参见《哲学片断》,翁绍军译,北京三联版1996)。基尔克果对审美主义的反驳,主要继承的是苏格拉底对戏剧诗人的反驳——柏拉图《王制》中记叙的哲学与诗的争纷,变成了活生生的思想争纷。
不过浪漫主义哲学并非古老的哲学与诗之争的简单重复:浪漫哲学反驳启蒙理性哲学、捍卫所谓“真正的”哲学,主张哲学应成为诗——诗与哲学的同一,使得现代语境中的哲学与诗的争纷更为错综复杂。
浪漫主义思潮的兴起——节选
历史上任何一种思潮的产生,都具有社会历史的和思想史的根源。浪漫思潮的产生,简单说来,就是欧洲近代资本主义进程的产物。德意志浪漫哲学不过是整个欧洲浪漫思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考察整个欧洲浪漫思潮的背景,也就是考察德意志浪漫哲学的形成背景。
与我国漫长且生活方式稳定的历史不同,自文艺复兴以后,西方世界就进入了以现代主义文明为标志的资本主义历史。自然科学的旨趣随着资本主义的扩展愿望不断增强,尽管现代自然科学精神的诞生与前资本主义精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这个时候,历史上出现了一类新型知识分子,他们有一种强烈的内在冲动,这就是征服自然、支配自然。要达到这一目的,首先得去发现自然界的种种规律。于是,物理学得到长足发展,伽利略、牛顿成为新时代的先驱,一种产在主义、经验主义开始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
语言的“祝咒”
诗的王国本身所具有的超验性是凭借什么建立起来的呢?诗化的意识和感觉具有一种魔化的力量,甚至石头也能变得有神性,这种魔化力量又要凭借什么为媒介呢?凭借语言,诗的语言使诗的王国有别于现实的国度,从而具有超验的完美。诗这一理想国度中的法律和目的,除了语言还是语言。凭借语言,诗才呼唤出那原本不可见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