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个故事

分類: 图书,小说(旧类),外国小说,欧洲,英国,
品牌: 戴安娜·赛特菲尔德
基本信息·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页码:370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9787020066605
·条形码:9787020066605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第十三个故事》讲述从小在父亲的古旧书店帮忙的姑娘玛格丽特,爱好读经典小说和传记。一天,她突然收到著名女作家维达•温特的来信。温特性格古怪而低调,常常编造自己的各种离奇故事糊弄记者,但谁也不知道她的真正来历。可她居然写信邀请默默无闻的玛格丽特来为她写传。出于好奇,同样深居简出的玛格丽特来到偏僻的温特家。如温特所述,她的母亲美丽任性,哥哥完全听命于她,剩下的一对双胞胎女儿却行为怪异。玛格丽特对女作家的故事既着迷,又困惑。半信半疑中,她开始调查这个家族,依照自己的调查结果将温特讲述的家族故事拼接起来。然而,寻找真相的过程令人胆战心惊,也彻底改变了玛格丽特自己的命运。
作者简介对话戴安娜•赛特菲尔德
金逸明 译
1. 安吉菲尔德家族令人震惊的秘密让此书够格进入最受推崇的哥特式小说的行列。您是从哪里获取灵感写出这个黑暗、悲惨的家族故事的?
老实说,我不知道。写这本书用了三年,而它真正的起源则可追溯到更久以前:从来没有哪一刻我会这样想:啊哈!多么绝妙的主意!确切地说,它是一个无数小念头逐渐缓慢积聚起来的过程。
温特小姐的声音是第一个进入我脑海的书中元素,它缘于我对帕特里西亚•海史密斯笔下的人物雷普利 的思考。我一直在想,当一个人知道自己是哪种人,但在公众面前却始终表现为另一种迥异的人时,会是什么样子。这样的一个人可能感觉到的孤独让我很受触动,在某个振奋人心的灵感之下(我倒是希望可以有更多的灵感),我迅速写出一段文字,它后来成了温特小姐写给玛格丽特的信。在那个阶段,我甚至不知道在信中说话的人是男还是女。
后来,我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正走近一栋大黑房子的窗户。照亮窗户的是一种活动的奇怪光线。我意识到那是火光,急忙走上前,发现两个人在火焰中搏斗……一个很平常的梦,但它却异常持久地萦绕在我的心头,变成了《第十三个故事》里的那场大火。
一旦我有了一个声音和一个事件,我便开始以一种试探、实验的方式写一些场景。我通过追随我的人物,逐渐设计出了整个故事。
故事是关于一对双胞胎,这是我很早就牢牢确定的一点,但我不知道这是为什么。 就当纯粹是为了记录而说明的吧,我不是双胞胎。
之后,隔离、身份、抛弃等主题逐渐一一浮现出来。
一次我从超市走路回家时,这个推理故事的主要秘密闪进了我的脑海。我必须承认,它让我很吃惊,最初我想要忽略它——肯定不是这样的?我记得自己这样想——但它决意在我脑子里扎下了根。
2. 您在成为作家之前是一位大学老师,是什么促使您改变了自己的职业?
英国的大学现在不是一个让他们的员工感觉很愉快的地方,正是因为这点,我像很多这么做或想要这么做的人一样,放弃了大学老师的生活。大学教职最让我不开心的地方是它倾占了我的私人阅读时间——如果我每天无法抽出一两个小时为乐趣而阅读的时间,那么一些小问题似乎会变大,我会开始感觉负担极重。在大学教了五年书之后,我深受这样一种感觉的折磨,即由于某个愚蠢的错误,我在指引别人的生活,而我却极度渴望找回自己的生活。我一直想要成为一个作家,却受到一个想法的阻碍:我曾确信要成为作家,一个人必须非同寻常,而我明白自己不是这样的。当我准备好放弃大学老师的生活时,我意识到作家写出的书是非同寻常的,而作家本人则与其他任何人差不多。
3. 您专门研究法国文学,尤其是安德列•纪德 的作品。您的专业背景对您的写作有何影响?您本人和纪德之间存在什么相似之处吗?
我对法国的研究,不仅是文学,它肯定在很多方面影响了我的写作。对加深一个人对自己的母语的理解所起的作用,没什么东西可以与翻译实践相媲美。我怀疑专家可能会发现,在我的英语文体之下,偶尔会有法语结构的影子。(经常若我不确定如何措辞,我会在脑子里试着想想法语如何表达,然后再回到英语;像这样在两种语言中切换,常常能产出我所寻找的语句。)
至于我所接触的文学,它们怎么可能不影响我的写作呢?因为阅读毫无疑问是影响我工作的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写博士论文的时候(我博士读得很慢,总共花了大约七年),我将纪德的几部作品反复读了一遍又一遍。这种阅读——集中,着迷,持续——在你的脑子里定下了难以轻易磨灭的节奏,我在写作时经常会被一些在我看来有着明显的纪德式韵律的词语打动。比如,在《第十三个故事》靠近结局的地方,有一段文字在我的耳朵里听起来就很像纪德作品的译文。它写道:
“当我站起来时,我听到了一个声音。是奥里利乌斯,他站在教堂墓地前有顶盖的门那里。雪花落在他的肩膀上,他手里捧着一束花。
‘奥里利乌斯!’他怎么会变得如此悲伤?如此苍白?‘你变了。’我说。
‘抓野鹅让我累坏了。’”
我写这段文字的时候,以及后来我每一次读它时,它似乎都在与纪德一本名叫《锁不住的普罗米修斯》的新奇小书相呼应。然而,当我为了回答第3个问题浏览这段文字时,我却无法找到一处文本上的相似。(在看故事时,我确实回想起了许多被我遗忘的人。)那么我为什么在脑子里一直听到两者的共鸣呢?最能让我信服的解释是,书本之间通过隐藏的地下网络互相传递秘密的信息,作为读者和作者,我们只能部分了解这种网络。
纪德和我自己有何相似之处?我希望答案是否定的。我不认为自己会在真实生活中很喜欢他。他对他的妻子很残暴,而她则在狂怒中烧掉了他写给她的信。我不怪她。然而,我和他有许多共同专注的东西。这完全是很自然的:我读博士时选择研究纪德,因为他写的事物本来就是我所感兴趣的。比如:身份问题;家庭——尽管他表达的态度有所不同:“家庭,我恨你!”这是他写的很著名的一句话;讲故事的重要性,我也借用了他最中意的设计:用一个作家当小说的主角。我用温特小姐的第十三个故事作为小说的标题和书中反复出现的主题,这很大程度上也是借鉴了纪德。最后一点,纪德经常谈及一种他称之为“两分”的现象,意思是自我分裂成两个:一个自我在世上行动、说话,走动,获得经历,另一个自我则观察着所发生的一切。当我第一次读到这点时,我记得自己感觉到了一种兴奋,当你在一篇文章中发现了与自身的某些共鸣时,你会有这样的兴奋感。不过,我想以这种方式感受到自己是相当普遍的事情。
4. 几本19世纪的小说在您的小说里屡次被提到,尤其是《简•爱》。您从这些小说里获得了什么灵感?它们在您的生活中意义重大吗?
我第一次看《简•爱》时,我还是一个孩子。这本书迷住了我,直到简的朋友海伦•彭斯死去。我哭得伤心不已。但是接着,就像奥里利乌斯一样,我无法理解该书的剩余部分。我显然是年纪太小了。成年后几次再读(次数不像玛格丽特那么多)都没能消除初次阅读时留下的印象。“我的”简依然是那个不被需要的孩子,她找到了友谊,却又失去了它。
(警告:接下来的这段文字只有那些已经读完了《第十三个故事》的人才适合看)
我本没有将《简•爱》和其他小说引入《第十三个故事》的整体计划。现在我也觉得奇怪它们是如何爬进书里的。因为它们是悄悄地、在我不知道的情况下爬进书里的。事后不可能重建写作的过程,但我尽力回忆,情况可能是这样的:《简•爱》是故事中提到的第一本实际存在的书。它出现得很早,当时我正以一种实验的方式将那些进入我脑海的奇怪场景写下来,我想通过这种手段悟出自己该如何安排笔下的人物。在那一刻,身处薄雾中的女孩的秘密是八字还没有一撇。我写了一个女孩在安吉菲尔德宅子里的藏书室攀爬书架子:她最后脚下一滑,摔下来时带倒了窗帘、移动了一本书的位置。那本书是《简•爱》。这一段文字从未出现在《第十三个故事》里,但《简•爱》一旦进入故事,就再也没有离开。直到很久以后,当那个身处薄雾中的女孩现身时,我才意识到温特小姐的故事和简的故事之间的联系:家里的外人。如此看来,写作是走在了作者的意识之前,这就是一个例子,它说明写作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是发现而非创造。
另外的一些书——唔,正如你可能预料到的,它们是我最喜欢的一些书。我的妹妹首先发现了威尔基•科林斯 ,之后我们一起读他的书。《奥德利夫人的秘密》是我先发现的,然后我和妹妹分享了它。和克利夫顿医生一样,我爱看夏洛克•福尔摩斯的故事。我笔下的赫丝特对亨利•詹姆斯的《螺丝在拧紧》缺乏理解。《奥特朗托城堡》是一本我尚未读过的书——我要把它留到以后再读。
我说了,原本没有整体计划,也确实没有,可一旦这些书名开始进入故事里,我就没有费神去把它们去掉。它们在那儿,因为它们是玛格丽特和温特小姐内心世界的一部分,也因为我爱它们。
5. 这部小说里有几对兄弟姐妹,它们全都是不同类型的关系的实例:伊莎贝拉和查理;玛格丽特和她的妹妹;艾德林和埃米琳;汤姆和艾玛。您有兄弟姐妹吗?如果有,您和他们的关系是否给您写这些人物的行为带来了灵感?
我是三姐妹中的老大。我的母亲来自一个大家庭,所以我也有很多表兄弟姐妹。但假如有人认为书中的(大部分)兄弟姐妹之间的不正常的关系某种程度上是基于我自己的姐妹关系,我会恨他的!(另一方面,我的妹妹读完本书后,她确实觉得必须要为曾经拿录音机敲我的脑袋而道歉,当时她六岁,我八岁。)
6. 玛格丽特在小说的开头说,阅读可能是危险的。您认为除了沉迷书中时从石墙上摔下来,从哪方面而言,这句话是真的?
《包法利夫人》一个研究“阅读的危险性”的经典文学案例。包法利夫人试图以某些书里的方式生活,玛格丽特,就像我们在小说开始时所看的,她正在从生活中完全撤退到另一个世界,在那儿她唯一的朋友是她所读书的已故作者。她从书本里获取的安慰是绝对真实的。但这不危险吗?
我渴望生活在一个无限量供应的食物和书籍的图书馆兼厨房里,除了看书、吃饭,什么都不干。我似乎从来都没有足够的时间阅读,老实说,我不知道自己需要阅读多少才能感到心满意足。阅读量是现在的两倍?三倍?阅读量达到什么程度会产生危险?在约克郡的读书小组里,我有一个与无家可归的人打交道的医生朋友;她花许多工作时间处理药物和酒精成瘾的问题。当我们读詹姆斯•弗雷的《百万碎片》 时,我们发现自己偏离轨道,开始讨论阅读是否能被视作一种让人上瘾的习惯。毕竟,它会改变人的想法。(我很有兴趣知道,当一个人阅读时,大脑里究竟在发生什么化学和结构变化。这或许有助于解释阅读成瘾的问题。)我知道有的人根本不看小说,我很难理解他们怎么能够忍受始终保持同样的思维(除了看菜谱,奥里利乌斯不是一个很爱看书的人,不是吗?)。翻开一本书,我便可以跳进另一个脑子里,这让我太感安慰了。事实上,如果我没有带足可供阅读的书,却不得不坐上火车,我会感觉相当恐慌。那么我是不是看书成瘾?这危险吗?
读博士的时候,我在一家图书馆兼职以赚钱付学费。图书馆在市内的一个衰败区域。一个女人让我难以忘怀。她每天都来图书馆借三、四本陈词滥调的短篇浪漫作品。第二天,她会把看完的书还回来,然后再借三、四本新的。她经常身带淤伤;她的孩子们看上去苍白、肮脏和不幸。我常常担心他们。我想要知道她如何看待她在书里读到的完美关系,以及它们与我所能想象的她自己的家庭生活形成的对比。阅读是她逃避现实的方式吗?如果她停止阅读,在现实中逃脱,是否会对她更有好处?阅读本身是一种危险吗?肯定不像打她的男人那么危险。
如果玛格丽特不从阅读中获取间接的人际接触,她从现世中撤退会让她感觉到一种不可承受的孤独。但如果是阅读让她可能像这样独善其身,那么也是阅读带她从与世隔绝的状态下走出来:《关于改变和绝望的十三个故事》首先把她带到温特小姐面前,然后带她认识奥里利乌斯,渐渐地,她开始觉得能够与自己的父亲建立起一种更坦率的关系,当我们离开她时,她正在考虑一种更大的改变。
阅读危险吗?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有一件事情始终是危险的,那就是放弃生活。所以我在抵御厨房兼图书馆的诱惑。至少目前如此。
7. 温特小姐最初告诉玛格丽特的那些事中,有一件是所有的孩子都会神化他们的出生。关于您自己的童年,您有什么有趣的的故事可以与大家分享吗?
我妈花了很长时间才生下我。那是夏天在乡下,医生和助产士在花园里呆了很长时间:那些走近篱笆寻食的鹿让他们看得入迷。与此同时,我妈妈和我则继续竭尽所能努力着。
8. 您对文学及书本的普遍热爱,在您的小说中显而易见。跟我们说说您和书本的关系吧。在成长的过程中,您是否拥有藏书?您有没有在一个类似玛格丽特和她的父亲所经营的书店里工作过?
我与书本的关系,我能够写一整本书!我想,从某种程度而言,我已经就此写了一本书。你知道我的故乡就叫Reading 吗?我的丈夫说如果我要写自传,我应该玩文字游戏,把它叫做“一个Reading女孩”。
浏览我对其他问题的答案(第8个问题的答案,我是最后才写的),似乎它们已经或直白或含蓄地说明了我和书本的关系。我想在这里再补充几点,但愿这样不会太罗嗦。
A) 我很早便开始阅读。让我失望的是我不记得自己是如何学会阅读的。我希望自己能知道不会阅读时生活是什么样子。
B) 我是一个胆小的孩子,很容易紧张。像许多孩子一样,我觉得这个世界复杂混乱,从很小的时候开始,我就觉得书本提供了一种理解生活的方式。对我而言,这依然是阅读的本质意义。乔治•佩莱克 写过一本名叫《生活•使用指南》的小说,它不仅是一部绝妙的小说,而且在我看来它的名字是现有的每一部小说的副标题。
C) 我从来没有在古旧稀有书书店或二手书书店工作过,但我确实曾经在一个图书馆工作过一年,还在一家普通的书店干过两个星期。然而,书店——所有类型的书店——都是我最喜欢去的地方。
D) 我是家里的长女,所以我降生后,家里并没有现成的儿童藏书。我看的全部书都是一本一本出现在家里的,生日礼物,圣诞礼物,看牙医后的奖赏。从来都没有足够的书!我始终渴望得到更多的书。之后我开始去社区图书馆和学校图书馆。奇怪的是,连这都没让我感觉有足够的书。再后来,我工作时,我可以借到一切我想要的书,但我却没有时间读它们……所以总是感觉需要更多。(请参看第6题和“成瘾”问题。)
9. 您在“重聚”那章中描写了玛格丽特做的一个梦,梦里“每个人都长着其他人的脸”。您也反复写道大家都有“故事”。您认为我们所有人都有故事吗?在什么层面上,你认为故事都是一样的,只是面目不同而已?
每个人都有一个故事吗?是的,是的,一千遍是的。但它并不总是我们认为自己所有的那个故事。
所有的故事都一样吗?不。
关于究竟存在多少个基本的故事,有各种各样的理论,数目从2(探索或封闭)开始增大。我想,有人说是7个。有人认为是19个(或14个?)。当然,你可以选择这样对故事进行分类;有时这么做很有用处。但在真正的小说世界里,故事的数目是无限的。这是因为人类的独特性。无论有多少人存在,永远也不会有两个一样的人(连双胞胎都不是一样的),这点是如此令人惊讶,以至于我每次想到它,它就能让我思维短路。正是它让可能有限的故事类型增生出了无限个故事。在某种意义上,《第十三个故事》中没有任何新的东西。它里面的情节和主题元素,没有哪个是无法在现有的另一本书里找到痕迹的,我视这点为当然。然而,与此同时,它也是一个全新的故事,因为它是玛格丽特、奥里利乌斯和温特小姐的故事。这不仅是同一个故事以一个不同的面目呈现。一个不同的面目意味着一种不同的景象,一组不同的反应,不同的恐惧,不同的梦想,不同的渴望。如果你用两组不同的人物去介绍同一组事件,你最后获得的不会是以两种不同面目呈现的同一个故事。你会得到两个故事。或许我是在用一种不必要的复杂方式说明这点。简而言之是这样的:故事即是人物。人物是无限的。因此故事也是无限的。
10. 奥里利乌斯想要知道关于他过去的真相,但玛格丽特告诉他说,有时还是不知道真相比较好。您认为始终知道真相是最好的吗?
这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我记得在学校研读契科夫的《三姐妹》,三个姑娘极度怀念她们在莫斯科的日子,没完没了地做梦有一天她们会回去。故事的发展清楚地显示她们永远也回不去了。然而,她们固执于这种幻想。我记得与我们的俄语老师就真相以及是否知道真相比较好,进行了长时间的热烈争辩。我和我的同学都喜欢真相,但你还能指望其他什么呢?我们才十六岁。我们的老师比我们年纪大,比我们英明,也很擅长调动我们思考。现在我比较接近他当时的年纪了,也不像当年那么确定知道真相的价值。一切均取决于我们谈论的是什么真相……以及谁将知道(或不知道)这个真相。
对我自己而言,毫无疑问,我相信自己始终希望知道真相,但我也希望自己永远无须面对我无法承受的真相。能够直面真相或许是一种勇敢,但它也可能仅仅是意味着你幸运地碰到了你能应付的真相。
当然,在玛格丽特的父母和温特小姐的例子中,他们所隐藏的真相并不只属于他们。在一个人是否可以选择知道真相的问题上,存在一组道德的考虑;当问题是说出真相时,考虑的因素就完全不同了。
11.温特小姐告诉玛格丽特,相信所有的写作都是自传性的读者都是傻瓜。唔,写作确实是如此——但不是他们想的那样。即使是在最奇怪最悬疑的故事里,也一定会有一些是你自己的映射。如果这部小说中存在自传的因素,它们是什么?
最明显的是我对书本和阅读的热情。那些有关阅读的段落一般都是相当直接地表现我自己的经历。像玛格丽特的父亲一样,我是现代文学的爱好者,她所钟情的十九世纪小说,我也很喜欢。我发现那些关于阅读的段落很容易写起来很容易,而且和其余的文本相比,它们所需的修改也很少。在我艰难地写作这本书的过程里,我从这些段落中寻求信心。“是的。”我会想,“我是在正轨上。”所以,就创作这本书的实际过程而言,这个自传性的方面是最重要的。
在其他任何方面,我认为自传性的因素对本书的创作影响甚少。玛格丽特是最后一个到位的人物,我记得在某一个刻想到,如果我将她当成自画像,刻画她或许会容易一些。但我感觉这是逃避的做法,而且这本书会因此变差。于是我坚持不懈,她逐渐揭示了自己的形象。我很高兴我等待了。
我的丈夫倒是指出“艾德琳”(Adeline)这个名字包含了我的名字“戴安娜”(Diane)的全部字母。这是一个巧合吗?如果不是,那么它意味着什么?我不知道。
编辑推荐《第十三个故事》中讲我不讨厌热爱真相的人,但我讨厌真相本身。和一个故事相比,真相里包含着多少援助和安慰作用?在漆黑的午夜,当大风像一只狗熊那样在烟囱里咆哮,真相有什么好处?当闪电袭向臣室墙壁上的阴影,当绵延的雨水拍打窗户时,真相有什么用?没有用。当恐惧和寒冷让床上的你变成一具雕像时,不要指望没有血肉的生硬真相会给予你帮助。在那样的时刻,人需要的是一个故事所能带来的充分慰藉。一个诺言所营造的那种抚慰人心的安全感。--维达•温特
◎风靡全球四十一个国家和地区,三十八种文字版本的超级畅销书
◎台湾地区半年销量突破十万册,雄踞排行榜数月
◎荣登全球各国排行榜,包括美国、西班牙、意大利、丹麦、芬兰、波兰等
◎荣登美国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出版人周刊等畅销排行榜冠军
◎获颁2007美国青少年图书馆服务协会Alex奖(同《追风筝的人》、《失物之书》、《大象的眼泪》等,主要推荐适合给青少年看的成人书)
◎2006年美国独立书商协会Book Sense10月选书
◎2006年美国最大连锁书店巴诺书店“发现新人奖”
◎2006年亚马逊网上书店年度好书
◎2006年巴诺书店“作家推广计划”首部重点书
◎入围2007年英国最大连锁书店Waterstone年度新人奖
◎入围法国《ELLE》杂志读者票选大奖名单
◎2007年台湾诚品书店1月好书
◎自1996年以来,首度登上美国畅销排行榜宝座的英国小说
◎原著正由哈利波特制片人、名编剧Christopher Hampton操刀改编中,克里斯多夫‧汉普顿以《危险关系》获得第61届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奖,伊恩•麦克尤恩的小说《赎罪》之剧本改编亦由其操刀。
专业书评《第十三个故事》引领读者进入一个由秘密、身份重迭、虚假谎言建构的世界。在故事结尾,两位女主角反被“真相”带来的强大力量而彻底改变。
──亚马逊网上书店
主角玛格丽特是位敏感神经质的古书店店员,她的遭遇诡谲迷人,故事一定会让爱书人感到满意。
──《今日美国报》
情节繁复,丝丝入扣,结局感人肺腑。
──《费城问询者报》
故事用它阴森森、湿淋淋的手指头紧紧抓着读者不放,直到最后一个骇人的秘密终于揭露,才肯松手。
──美国《图书馆杂志》
作者优雅流畅的说故事技巧自成一格,本身就能给读者带来淋漓尽致的畅快。
──美国《出版人周刊》
这个故事本身,就是对书的魔力所发出的礼赞。
──法国《图书馆之选》
多年来第一次,我被一位作者的小说深深吸引,不能自拔。我认为《第十三个故事》高明杰出。
──[英]凯特‧摩斯/国际畅销书《谜宫》作者
目录
《第十三个故事》
开局
信
玛格丽特的故事
十三个故事
抵达
与温特小姐见面
我们就此开始了
花园
玛瑞丽和婴儿车事件
莫斯雷医生和他的夫人
狄更斯的书房
年鉴
《班伯里先驱报》的档案室
废墟
友好的巨人
墓地
中局
赫丝特来了
承载生命的盒子
紫杉树后的眼睛
五个音符
试验
你相信鬼吗?
赫丝特之后
消失!
查理失踪之后
再访安吉菲尔德
拉乌夫人编织袜跟儿
遗产
《简·爱》与熔炉
崩溃
银色花园
音标字母
梯子
永恒的暮色
变成化石的眼泪
水中的解密术
头发
雨水与蛋糕
重聚
每个人都有一个故事
十二月的时光
姐妹
一本日记与一列火车
推翻过去
赫丝特的日记(二)
结局
故事里的鬼魂
遗骨
婴儿
火灾
开局
大雪
生日快乐
第十三个故事
附言
……[看更多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