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细胞生物学(第四版)(博学·基础医学)(附VCD光盘一张)

分類: 图书,医学,基础医学,人体形态学,
品牌: 左伋
基本信息·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页码:203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9787309059304
·条形码:9787309059304
·包装版本:4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博学·基础医学
·附带品描述:附VCD光盘一张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医学细胞生物学》(第四版,彩色版)是针对临床医学、基础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卫生事业管理、医学生物技术、药学等医学专业及医学类相关各专业的教学用书。全书的框架是在集中介绍了细胞结构的基础上,分章系统描述建立在结构基础上的细胞的整体性、物质进出细胞及其在细胞内的转运体系、细胞的能量转换体系、细胞的运动机制、细胞的信号转导通路、细胞的遗传决定,以及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死亡等功能体系,并使之与医学基础和医学实践紧密结合。
作者简介左伋 ,1961年7月14日出生。1987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研究生院,1992年12月一1995年10月赴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医学院作访问研究。现为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细胞与遗传医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教育部实验室建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细胞生物学会医学细胞生物学分会副会长、 《细胞生物学杂志》编委、 《解剖学报》编委、欧洲Journal of Cellular and Molecular Medicine编委等。
主讲的“细胞生物学”课程获复旦大学精品课程(2004年),获上海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2005年),获复旦大学校长奖(2005年)、复旦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2005年);另获复旦大学本科教学名师奖(2006年)、上海市教学名师奖(2007年)。担任首版卫生部临床医学8年制规划教材《细胞生物学》副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复旦大学百年校庆教材《医学分子细胞生物学》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医学细胞生物学)) (第四版)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等。
先后承担多项国家、省部级及国际合作项目,在“重要的信号转导通路在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愈合中的作用”、“线粒体分子伴侣对心脑缺血性疾病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先天性心脏病相关基因的筛选”、“相关基因功能的研究及其医学意义”及“染色体疾病的分子干预”等领域开展相关基础研究,研究方向处于本学科的主流、前沿。近5年,在国内外发表研究论文40余篇,其中SCI、EI收录的研究论文12篇,申请专利1项。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细胞生物学研究的内容
第二节 细胞生物学发展简史
第三节 细胞生物学与临床医学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特征
第一节 细胞的起源与进化
第二节 细胞的分子基础
第三节 细胞的基本特征
第四节 细胞的大小、形态和数目
第三章 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一节 细胞膜和细胞表面
第二节 内膜系统
第三节 线粒体
第四节 核糖体
第五节 细胞骨架
第六节 细胞核
第七节 细胞外基质
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运输
第一节 离子和小分子的跨膜运输
第二节 生物大分子和颗粒的跨膜转运
第三节 细胞内蛋白质的转运
第四节 细胞内蛋白质的加工和分泌
第五节 细胞物质运输与医学
第五章 细胞的信号转导
第一节 胞外信号
第二节 受体
第三节 G蛋白
第四节 第二信使及其介导的下游信号途径
第五节 信号转导途径的主要特点
第六节 细胞信号转导联盟
第七节 信号转导与医学
第六章 细胞的能量转换
第一节 细胞呼吸与能量分子
第二节 细胞的能量转换
第三节 细胞能量代谢与医学
第七章 细胞运动
第一节 细胞运动的形式
第二节 细胞运动的机制与实例
第三节 细胞运动的调节
第四节 细胞运动与医学
第八章 细胞内遗传信息的流动
第一节 基因的结构
第二节 DNA复制
第三节 转录
第四节 翻译
第五节 遗传信息流动与医学
第九章 细胞增殖
第一节 细胞增殖周期概述
第二节 细胞周期各期的主要特征
第三节 细胞增殖的调控因素
第四节 减数分裂和生殖细胞的发生
第五节 细胞周期与肿瘤
第十章 细胞分化
第一节 细胞分化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细胞的分化潜能
第三节 细胞分化的调控
第四节 影响细胞分化的因素
第五节 细胞分化与肿瘤
第十一章 干细胞与组织再生
第一节 人体细胞的再生
第二节 干细胞及其生物学特性
第三节 胚胎干细胞
第四节 成体干细胞
第五节 组织的再生与医学
第十二章 细胞衰老
第一节 细胞的衰老
第二节 细胞衰老机制
第十三章 细胞死亡
第一节 细胞死亡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
第二节 细胞凋亡的机制
第三节 细胞凋亡与疾病
参考书目和进一步阅读书目
……[看更多目录]
序言《医学细胞生物学》(第三版)于2004年出版至今已有4年了。4年来,细胞生物学在理论和技术上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对现代医学的影响也越来越深入。疾病发生的分子细胞生物学机制的研究、干细胞(工程)和再生医学的研究、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研究、肿瘤的系统研究(发生、转移、诊断与治疗)、细胞治疗等都已经成为细胞生物学和临床医学研究的热点,有些已在临床上得到了初步应用。另一方面,细胞生物学课程在我国的医学教育体系中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我国绝大多数医学院校已开设了医学细胞生物学课程,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教材建设也进入百花齐放的新局面,不少教材已形成了一定特色。在描述细胞基本结构的基础上,按细胞功能体系介绍细胞生物学的基本知识是我们这本教材的主线,也得到了一些院校的认可,并于2006年被列为教育部“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本次修订对上一版的基本框架没有做大的变动,在某些知识点做了更新,在研究型教学上做了一点尝试,并随书附送一张教学光盘,供教学参考。本次修订得到了各编写者所在单位的大力支持,特别是主编单位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复旦大学出版社等为教材的编写提供了不少便利,在此表示由衷的感谢。
由于细胞生物学是一个飞速发展的学科,医科教育和教学的模式也在发生着改变,新知识的取舍、编写的方式都是待研究的课题,因此,我们所呈现给大家的本版教材一定还存在不少缺点,欢迎读者给予批评指正,以便再版时修正。
文摘插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