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诺的意识(文景人文/文学)

分類: 图书,小说(旧类),外国小说,欧洲,意大利,
品牌: 伊塔洛·斯维沃
基本信息·出版社: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
·页码:494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7208079501/9787208079502
·条形码:9787208079502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文景人文/文学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泽诺的意识》是一部意识流小说。小说的结构颇为精巧,作家假托一位心理医生的口吻在序里公布他的病人泽诺的隐私。因为衰老的泽诺不再遵照医嘱继续写下回忆录,使得医生对此作出的心理分析被迫停止。为了施行报复,s.医生披露了泽诺的病历档案。在这部长篇自述中,主人公泽诺异常认真而细致地,同时又饱含痛苦和自嘲意味地进行了内省。
作者简介伊塔洛·斯维沃(Italo SvevO,1861—1928),意大利犹太商人兼小说家,被誉为二十世纪最出色小说家之一。大器晚成,六十岁后才写出成名作《泽诺的意识》,此书令詹姆斯·乔伊斯击节称叹。正当他享誉欧美文坛、正欲更上一层楼时,却在一次意外的车祸中遇难身亡。
斯维沃著有长篇小说《一生》、《暮年》、《泽诺的意识》,短篇小说集《高贵的酒》、《成功的玩笑》等。另有十余个剧本、十部中篇小说和一部书信集。
黄文捷(1929-),195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2006年获全国资深翻译家称号。主要译著有:但丁《神曲》、斯维沃《泽诺的意识》、普拉托利尼《苦难情侣》、皮兰德娄《格腊内拉的房子》、莫拉维亚《魔鬼不能拯救世界》、《偷看他人做爱者的漫游》、达里奥·福《不付钱!不付钱!》、克罗齐《美学或艺术和语言哲学》等。
媒体推荐二十世纪最出色小说家的经典之作。一部永不褪色的意识流小说,比肩《尤利西斯》、《追忆似水年华》。
描绘我们时代复杂精神失常症的诗篇。
——〔意大利〕蒙塔莱
斯维沃的作品和他的存在没有失掉爱和享受的能力,围绕空虚,围绕用斯芬克斯的微笑掩饰着的令人头晕目眩的缺乏,围绕日常的悲喜剧的违约,围绕生活的缺乏和空无,围绕智慧的徒劳无益转动着。
——〔意大利〕克劳迪奥·马格里斯
编辑推荐《泽诺的意识》作者斯维沃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人的幻想、错觉、印象、思维、意识和行为,展示了外表可靠性掩藏下的危机、骚扰人的生存的焦虑不安。小说中大量的内心独自,像扯开隐蔽内心的帷幕一样,把人物复杂、矛盾的心态赤裸裸地呈现出来,像一面明亮的镜子,映照出人物的喜怒哀乐。
目录
导读:描绘时代的精神失常症的诗章
一序
二前言
三吸烟
四父亲之死
五我结婚的经过
六妻子与情妇
七创办贸易公司的经过
八心理分析
作者生平和创作年表
……[看更多目录]
文摘三 吸烟
上面这些话,我是对大夫说的,这位大夫叫我要从对我的吸烟嗜好作出历史性的分析来开始我的工作:
“您就写吧!写吧!您会看到您是怎样能看透了自己的。”
相反,我却认为,要写吸烟的事,我尽可以在这里,在我的桌子上写,根本无须坐到小沙发上去做梦。我不知道怎样开始才好,我于是求助于香烟,而且要他们给我的香烟一概都跟我手中的香烟一模一样。
今天,我很快就发现一些我过去再也想不起来的事情。我过去吸过的最早的那些香烟,如今在市场上再也买不到了。一八七。年左右,奥地利曾有过这样一些香烟:这些香烟是放在小硬纸盒里销售的,盒上的招牌是一只双头鹰。于是,就在这类烟盒当中的一盒周围,立即聚拢起形形色色的人,他们各有各的一些面貌特征,光是这点特征,就足以使我想起他们叫什么名字,不过,这点特征却不足以使我因为这种不期而遇而激动不已。我试想得到更多的东西,我朝小沙发走去:这些人突然变得模糊不清了,取代他们位置的是一些小丑,这些小丑在戏弄我呢。我气急败坏地又回到桌边。
其中有一个人,声音有点嘶哑,他是朱塞佩,是一个跟我同年的小伙子。另有一个人,是我的兄弟,比我小一岁,很多年以前就去世了。看来,朱塞佩从他父亲那里得到了许多钱,这些香烟就是他送给我们的。但是,我敢肯定,他给我兄弟的香烟要比给我的多。这样一来,我就不得不自己想法给自己再弄点香烟来。于是,我就偷起来了。夏天,我父亲常常把他的背心丢在小客厅里的一把椅子上,背心口袋里也总是放些零钱:我常从里面拿出必不可少的十枚索尔多去买一盒宝贵的香烟,盒里那十支香烟我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为的是不致把行窃所得的会毁坏我名声的成果保存很久。
这一切都蕴藏在我的意识当中,是手到擒来的。它之所以这时才重又出现,是因为我以前并不知道它可能会有什么重要意义。于是,我就把这个龌龊的习惯的起源记录下来,而(谁又知道呢?)也许,我现在已经治好了这个习惯了。因此,为了证明起见,我点上最后一支香烟,说不定,我会马上厌恶地把它扔掉。
接着,我想起来:一天,我父亲当场抓住了我,我手里正拿着他那件背心呢。我厚着脸皮对他说,我是出于好奇,想数一数这件背心的纽扣,而现在,我是不会这么厚颜无耻的,如今一想起来,我还觉得恶心(谁又知道,这种恶心的感觉在我的治疗当中就不十分重要呢)。我父亲对我想这样来学习数学或学习缝纫,不由得笑了起来,他并没有发觉我的手指曾伸进他的背心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