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梦的雨果

分類: 图书,文学(旧类),儿童文学,小说,外国,
品牌: 布莱恩·塞兹尼克
基本信息·出版社:接力出版社
·页码:465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7544802795/9787544802796
·条形码:9787544802796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读者对象:少儿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造梦的雨果》讲述在巴黎火车站二十七座时钟后墙的暗窄通道里,十二岁的男孩雨果一直过着不为人知的凄惨生活,直到他发现了那个机器人,暗淡的生活才有了目标和希望。 雨果的父亲生前是个钟表匠,曾在工作的博物馆里发现一个非常精致但坏了的机器人,后来父亲在修理机器人时离奇地丧生于博物馆的大火中,雨果想修好这个可以写字的机器人,以便得知父亲遗留给自己的信息。 为了修理机器人,雨果去玩具店老人那里偷玩具零件,却被老人逮个正着,老人百般阻挠雨果修理机器人。雨果费尽周折,终于修好了机器人。但是,机器人并没有像他想象的那样,写出父亲留给自己的只言片语。失望之时,他却突然发现,机器人展示给他更为离奇和复杂的信息。机器人最终写了什么?为何有这样多的机缘巧合?而由此引出的更复杂、更惊人的秘密,让雨果的命运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作品将魔术、电影等人类的梦想贯穿其中,主人公雨果用自己的执著和创造,改变了自己,也改变了周围人的命运。生命因梦想而绚丽,因执著而辉煌。 作品融合了电影和绘画元素,连续的插图,电影镜头般移动的方式,让图像在翻页中如电影播放般有了故事的鲜活和紧凑,让图片和文字交相辉映,像是部小型的动画电影。作者采用底片般的黑色外框,框住文字页和图画页,一如默片的字幕卡。跨页的黑白图是一幅幅铅笔素描,炭笔素描层次丰富,恰当地制造着光影效果,勾勒出人物的细腻动态和微妙的内心变化。 作品将表现主义电影先驱乔治•梅里爱大师的真实生平故事和电影剧照耐人寻味地穿插于书中。将那个表演艺术与魔术融合入电影的年代,在悬疑推理的叙述中惊喜地呈现。灯光由暗转黑。银幕亮了。
作者简介布莱恩·塞兹尼克(Brian Selznick),著名画家,塞兹尼克曾以《霍金斯的恐龙》荣获2002年美国凯迪克银牌奖,并以《造梦的雨果》摘取2008年凯迪克金奖和有出版奥斯卡美誉的2007年美国鹅毛笔奖。 谈及本书的创作灵感来源时,塞兹尼克说:“数年前,我读了盖比?伍徳的《爱迪生的夏娃:探求机械生命的魔术史》,因此得知许多机械发条人偶收藏品的真实故事。原物主将这些机器人捐赠给巴黎的一座博物馆,它们被搁置在潮湿的阁楼里,最终难逃被丢弃的命运。我想象有个男孩发现了那些损毁、生锈的机器,就在那一刻,雨果和他的故事诞生了。”
塞兹尼克目前住在纽约的布鲁克林,以及加州的圣地亚哥。
编辑推荐《造梦的雨果》让绘本和小说两相逢的奇妙之书——荣获2008年凯迪克金奖;2007年美国鹅毛笔奖;2007年美国国家图书青少年文学奖提名;2007年美国最佳图书奖。奥斯卡大导演老马丁•西科塞斯即将搬上银幕的纸上悬疑小说。 这本书呈现方式的奇特更让人过目难忘。它结合了绘本和小说的双重特性,超过三百页的连续插图,运用电影镜头般的推进营造戏剧的张力效果,用书特有的翻页重现电影的剪接,让读者随其特有的图文拼接将自己置身于叙事之中,让整本书看起来像是部小型的动画电影。作者利用文与图分离的叙述手法,让两者竞相争艳而又彼此呼应,巧妙的设计让默片的电影印象游移其中,图象在翻页中如电影播放般有了故事的鲜活和紧凑。作者采用底片般的黑色外框,框住文字页和图画页,一如默片的字幕卡。跨页的黑白图是一幅幅铅笔素描,温暖的炭笔素描层次丰富,恰当地制造着光影效果,勾勒出人物的细腻动态和微妙的内心变化。文字和图画合在一起后,彷若默片时代的电影.故事一开始,作者就刻意把读者带进电影院,读者看到银幕上的影像由远至近、由小变大,然后聚焦在主角雨果身上。这种模拟电影的做法与小说的内容相互辉映。
目录
短小的开场白
第一部
1.贼
2.钟
3.飘雪
4.窗
5.雨果的父亲
6.灰烬
7.秘密
8.纸牌
9.钥匙
10.笔记本
11.赃物
12.信息
第二部
1.签名
2.衣橱
3.计划
4.造梦
5.乔治爷爷拍电影
6.目标
7.拜访
8.开门
9.车站幽灵
10.火车进站
11.魔术师
12.上发条
鸣谢
资料来源
……[看更多目录]
序言我要讲的这个故事,发生在1931年,就在巴黎的屋檐下。在这个故事里,你会认识一个叫雨果·卡布莱的男孩。很久以前,他发现了一幅图画。这幅图画永远地改变了他的人生。
不过,在翻开下一页之前,先想象一下,你坐在黑暗中,就像电影开演前那样。过一小会儿,银幕上就要升起太阳,城市中央火车站扑面而来。人流裹挟着你,穿过几道门,进入一个熙熙攘攘的大厅。你会在人群中看见一个男孩。他动起来了,在火车站里。跟上他,他正是雨果·卡布莱。他心里盛满了秘密,正等着故事开始呢。
——哈·阿克弗里斯巴教授
文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