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断代码
分類: 图书,计算机与互联网,软件工程及软件方法学,软件过程,
品牌: SCOTT ROSENBERG
基本信息·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页码:336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7121066793/9787121066795
·条形码:9787121066795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梦断代码》是讲一事,也是讲百千事;是写一软件,也是写百千软件;是写一群人,也是写百千万人。任何一个在软件领域稍有经验的技术人员看完本书,必掩卷长叹:做软件难。软件乃是人类自以为最有把握,实则最难掌控的技术。本书作者罗森伯格对OSAF主持的Chandler项目进行田野调查,跟踪经年,试图借由Chandler的开发过程揭示软件开发中的一些根本性大问题。
作者简介Scott Rosenberg:作家,编辑,1981年毕业于哈佛大学,1995年与他人共同创办了Salon网站,此后担任其首席技术编辑达数年之久,并负责技术工作。从1986到1995年,一直为San Francisco Examiner写作,最初写剧评,后来又写影评和“数字文化”专栏。所写的剧评曾于1989年获George Jean Nathan奖。在进入Examiner之前,一直为Boston Phoenix写剧评、影评和书评。个人博客地址为www.wordyard.com。
编辑推荐奇人•奇梦•奇书
——《梦断代码》即将震撼上市
当一本书与墓志铭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你可以想象得到《梦断代码》的奇异诡秘。当一本书从翻译到即将出版,期间就已备受无数人的关注和期待,你应该可以感受得到《梦断代码》的震撼与强劲。而当你有机会能够阅读这本书的部分章节时,你会在手不释卷之余长叹:的确是IT书丛中难得一遇的奇书妙谈?。
《梦断代码》之奇首先于它的原作者Scott Rosenberg,1981年从哈佛大学毕业,1995年和人共同创办了Salon网站,此后担任其首席技术编辑达数年之久,还负责技术工作。 2003年,开始写一本有关软件开发及其问题的书。为了写这本书,他2005年离开了Salon,对OSAF的Chandler项目进行田野调查,跟踪经年,试图借由Chandler的开发过程揭示软件开发中的一些根本性大问题。这一系列工作的成果就是这本《梦断代码(Dreaming in Code)》。书中极尽引经据典、推敲字句之能事,夹叙夹议,奇闻轶事和以精论妙谈,300来页一本书,触及软件开发中多个根本大题目,叫人看得心惊肉跳!
而它的译者韩磊先生同样也是一位中国网络媒体的奇人,“云南昭通人氏。广州呆十年,北京飘三载。学越南语,犯校对病,玩计算机,搞互联网,好长短句,嗜摄影术。年过卅载有多,体重百斤不足。”寥寥数语的自我勾勒,奇人气息扑面而来。据博文视点总经理郭立说:“韩磊希望把翻译费全部换成图书,赠送给国内的CTO层面的人物。”奇人做奇事似乎不足为奇了,作为IT媒体人,韩磊应该更多的是期待这本书能给中国IT界的人士带来些什么吧。
奇人著、译奇书,都是源于对开源奇梦的追求和热爱,“这里躺着一个野心勃勃的开源项目。它曾立志超越Outlook,最后却无疾而终。慷慨的Mitch Kapor带给它生命,又把命脉从它身上取走。许多程序员以心血养育它,惜乎全不见成效。它是温室中的花儿,有过绚烂的梦想,还未绽放即已枯萎。那软件的花园中,还有多少会渐次凋零呢?” 《Dreaming in Code》在“叙”的部分就是写这个项目的。本书的副标题很长,也很吸引人:Two dozen programmers, three years, 4,732 bugs, and one quest for transcendent software(两打程序员,三年,4,732个缺陷,只为打造卓越软件)。Mitch Kapor和他的程序员们曾经打造过最伟大的软件,现在他们有了近乎奢侈的资源,为了“用代码改变世界”的梦想,共襄盛举。可惜他们遇到了“软件时间”的黑洞,从2001年开始,泥足深陷、举步维艰。Scott Rosenberg从项目一开始就贴身跟踪,记录下Chandler项目开发过程中的点点滴滴。
如果本书仅及于此,就不过是一篇尚可一观的“报告文学”。幸好Scott Rosenberg的主要目标是揭示软件开发中的普遍问题:为什么做软件这么难。在描写Chandler项目进展的段落之间,温伯格、布鲁克斯等大师级研究者,Linus Torvalds和Joel等实践者纷纷“出来”现身说法,还有来自各机构、媒体、作者的大量资料,从“软件时间”入手,兼及各种方法论、积木式编程、软件设计、项目管理,所有这些都是最后一个大话题的铺垫。在《结语》部分,Scott Rosenberg提出了这个大话题:人工智能有没有可能超越人类?在这个问题上,Mitch Kapor打了个20,000美金的大赌。他打赌,到2029年为止,都不可能造出能通过图灵测试的机器。
博文视点正是感应到了这本奇书的奇特魅力,特将它作为“博文五年,以书为证”的特别献礼,隆重呈献于读者面前,呈献的更是一道绚丽多姿的风景线,期待读者将书中还未绽放即已枯萎的绚烂梦想或野心勃勃却无疾而终的开源项目与自己在中国IT领域多年打拼的经验很好的融合,得到一些经验和启迪。毕竟人人都是“我有一个梦”,程序员的梦想则更多绮丽和追求,虽历经磨难,但仍奋力创造,这正是本书的意义所在,也何尝不是人生的意义所在呢?
目录
第0章软件时间
第1章死定了[2003年7月]
第2章Agenda之魂[1968~2001年]
第3章原型与Python[2001~2002年11月]
第4章乐高王国[2002年11月~2003年8月]
第5章管束奇客和狗[2003年4月~8月]
第6章完成设计方案[2003年7月~11月]
第7章细节视图[2004年1月~5月]
第8章白板上的即时贴[2004年6月~10月]
第9章方法
第10章工程师和艺术家
第11章通往狗食版之路[2004年11月~2005年11月]
尾声长赌[2005~2029年及以后]
译后记
附录A专有名词对译表
……[看更多目录]
序言大多数技术书籍只是讲技术和理论,但我们不知道在真实的软件开发过程中,这些技术和理论究竟是被什么样的人如何去使用?
《梦断代码》向我们展示了硅谷一流软件开发者是如何进行产品开发的,把真实的人、事、技术以及产品的发展过程结合在一起,每个有志于开发畅销产品的程序员都值得耐心去品味这个故事。
CSDN总裁蒋涛
2008年6月
文摘第0章:软件时间
那是1975年的冬天。我在终端机房中俯身敲击一台电传打字机,每打完一行,那笨重的机头就会摇头晃脑猛然撞回最左边,开始新的一行。我从几个小时前开始输入一行行黑代码,忘记了时间流逝,全然不知已是午夜时分。看门人已经关闭廊灯。我并没有得到许可在纽约大学物理系大楼中流连忘返、使用向高中学生免费发放的计算机账号。不过,倒也无人责难。
那时我年方十五,正迷恋于一个叫做Sumer的游戏,在游戏中,我管理着新月沃土上一座古代城邦。今天的电脑游戏玩家也许会嘲笑其稚嫩:它在一卷纸上逐行打印出大写字母,报告游戏进程。玩家运筹帷幄,分配食用和留种的谷物,然后程序就会告知城邦每年的发展情况。“汉谟拉比陛下,”程序像一个诚惶诚恐的宰相般报告说,“微臣伏启圣鉴……”
没过几天,我就已经把游戏玩了个遍。但是,和现在令青少年着迷的大多数游戏不同,Sumer可以让玩家打补丁。谁都能够窥探其内部运行机制:该游戏只是向计算机发出的一系列简单指令,这些指令存储于一卷多行八孔纸带上。(电传打字机旁的塑料盘中堆积的纸带,几乎带来和游戏一样多的乐趣。)纸带像地下出版物一般在朋友间流传共享。只要花几个钟头学点简单的Basic语言,改游戏就会和玩游戏一样容易:将纸带上的指令装载到计算机,然后开始往程序里加代码。
Sumer是个空白画板——历史只是个轮廓,随时准备着让少年的梦想来浇筑。我和朋友们掌握了它简单的构造,开始往里加东西。让玩家可以选择不同的宗教信仰吧!偶尔来一次腺鼠疫,会发生什么事?蛮族入侵者应该很酷。嘿,搞几具弹石机如何?
那天晚上,我倾力于改造游戏中民众造反模式的设计。Sumer只提供粗糙的起义模式;如果你干得太差,人民就会起来推翻你。(Sumer的原作者是个乐天派。)我认为,游戏中的起义模式应该多种多样,所以就创建了一些子程序补丁——让Sumer陷入内战,或是引入一个想要争取合法地位的反对派政府。
我不在乎干到多晚。F线地铁整夜运行,可以把我带回位于皇后区的家。一定得重新设计游戏中的革命模式!
四分之一世纪后,2000年五月,我坐在旧金山的一间办公室里,眼睁睁紧盯着一台现代计算机屏幕(高解析度、数百万种颜色)。喝剩的咖啡纸杯胡乱摆在键盘边上。正是凌晨5点。
那时我四十岁,是在线杂志Salon的创始人和总编,此外还负责一个软件开发项目。我们花了几个月精心规划,希望给网站增加动态特性,使之彻底改观。然而,现在我却眼看着项目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