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套装全4册)

分類: 图书,历史,中国史,奴隶社会(约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5),
品牌: 杨伯峻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华书局
·页码:1736 页
·出版日期:1990年
·ISBN:9787101002621
·条形码:9787101002621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套装数量:4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套装全4册)作者积数十年之力,对左氏《春秋》经、传作详细校勘、分段、注释,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及近代考古资料,融会贯通,时出己见,是为当代《春秋左传》集大成之全注本。
作者简介杨伯峻(1909~1992)中华书局编审,湖南长沙人。193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解放前曾任冯玉祥研究室成员、中山大学讲师。解放后历任湖南《民主报》社社长,湖南省政协秘书处处长,湖南省统战部办公室主任,北京大学、兰州大学副教授,中华书局编审。中国语言学会理事。著有《文言虚词》(中华书局1965年)、《文言语法》(中华书局1963年)、《列子集释》(中华书局1979年)、《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2年)、《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62年)、《春秋左传论》(中华书局1981年)、《春秋左传词典》(中华书局1985年)、《杨伯峻治学论稿》(岳麓书社1992年)、《杨伯峻学术论文集》(岳麓书社1984年)等。1984年为电大主讲《浅谈〈诗经〉》、《〈春秋左传〉浅讲》、《〈论语〉和〈孟子〉》,所讲内容作为教材收入《中国古代文化史讲座》(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4年)。
编辑推荐《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套装全4册)是《春秋左传》的修订本,《春秋左传》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起自鲁隐公元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是学习、研究先秦历史、文学、哲学和语言必读的典籍。
目录
修订小记
前言
凡例
引用书目
隐公
庄公
闵公
僖公
文公
宣公
成公
襄公
昭公
定公
哀公
……[看更多目录]
序言(一)春秋名义
春秋本是当时各国史书的通名,所以国语晋语七说:“羊舌胖习于春秋。”楚语上也说:“教之春秋。”墨子明鬼篇也曾记各国鬼怪之事,一财说:“着在周之春秋。”二则说:“着在燕之春秋。”三则说:“着在宋之春秋。”四则说:“着在齐之春秋。”隋书李德林传载其答魏收书也说:“墨子又云‘吾见百国春秋。’”(今本无此文,孙论让闲诂辑入陕文中。)
春秋之名,似乎其来已久。据唐刘知几史通六家篇说:
春秋家者,其先出于三代。按汲冢璨语,记太丁时事,目为夏殷春秋。由比,钊知以沦
文摘二十九年春,新作延廐,书,不时也。凡马,日中而出,日中而入。日中者春,秋分也。其日之长短舆夜中分,故日日中。日中而出者,春分百草始繁,牧于垌野也。日中而入者,秋分农事始藏,水寒草枯,则皆还廐也。据周礼夏官圉师及牧师,知马四季所居不同,春仲居牧,夏日居房(音讶,凉棚),秋仲居廐。圉师又云“春除蓐衅廐始牧”,则必于始牧之时而后衅廐,其时为夏正之二月,周正之夏矣。今实于殷正之春《丑、寅、卯三月》新廐,故云不时。公羊传谓“新”为“修旧”,非左传意。
夏,郑入侵许。凡师,有撞鼓曰伐,无日侵,轻曰袭。声罪致讨钟鼓堂堂日伐,钟鼓不备或不用日侵,以轻师掩其不备日袭。晋语五云“是故伐备钟鼓,袭、侵密声”,亦此意也。然有时侵伐亦可互言,定四年经云三月,公会刘子、晋侯、宋公、蔡侯、卫侯、陈子、郑伯、许男、曹伯‘子、邾子、顿子、胡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齐国夏于召陵侵楚”,计总十九国之师,岂可不备钟鼓?而书用「侵」字,故传云“三月,刘文公合诸侯于召陵,谋伐楚也”,则用「伐」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