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知先觉:如何避免再次落入公司欺诈陷阱(世界资本经典译丛)(The Forewarned Investor:Don't Get Fooled Again by Corporate Fraud)

分類: 图书,管理,企业经营与管理,现代公司制度,
品牌: 布雷特·S.梅辛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页码:173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7564202572/9787564202576
·条形码:9787564202576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世界资本经典译丛
·外文书名:The Forewarned Investor:Don't Get Fooled Again by Corporate Fraud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先知先觉:如何避免再次落入公司欺诈陷阱》一书,通过回顾20世纪早期的重大骗局,譬如最早的庞兹骗局,以及后来的林肯储贷协会丑闻和安然公司倒闭这样的惨痛事件,帮助人们了解欺诈的早期信号方面的珍贵教训。无论是20世纪20年代的回邮代金券、70年代的零售贷款,还是21世纪的能源交易骗局,大型公司欺诈通常都是以同样的方式曝光于世——首先出现一系列的危险信号,然后突然崩溃,让粗枝大叶的投资者失魂落魄、前途远大的公司溃于一旦! 在公司欺诈历史中,我们可以发现,多年来,公司欺诈的常见伎俩几乎没有变化。20世纪20年代查尔斯·庞兹的国际邮政票据骗局的警示信号与40年代斯坦利·戈德布卢姆的保险公司欺诈案的危险信号相差无几,ZZZZ Best公司、查尔斯·基廷的公司、Bre-X金矿丑闻与安然、泰科和世通公司出现的危险信号如出一辙。证券市场有如凶险阴鸷的原始丛林,陷阱密布、杀机重重。
编辑推荐《先知先觉:如何避免再次落入公司欺诈陷阱》是一本能让投资者学会如何判定下一个安然公司或下一个世通公司的著作。该书用平实的语言,通过分析著名的公司欺诈案例,帮助投资人学习市场丛林的生存法则。
“汇添富基金·世界资本经典译丛”的八本投资典籍,完整撷取了1857年以来,横亘三个世纪的华尔街各个时期的历史风貌,勾勒出近现代西方资本市场的百年风骨!
《先知先觉》,立意汲取前人的智慧,以最为鲜活的语言,再现真实的历史场景,必定有助于投资者循着各个时期世界资本的脉络,从中发现惠助当下的谋略与智慧。
价值恒久远,经典永流传!
目录
总序
致谢
序言
绪论
金融欺诈的八种危险信号
历史往往重演
欺诈种种
教训1:如果情况好得不像真的,那很可能就不是真的
教训2:小心亲友共同经营的公司
教训3:仔细审查公司掌门人
教训4:当心有收购瘾的公司
教训5:反复研究结构复杂的公司
教训6:注意公司的账目情况
教训7:聆听怀疑者的意见
教训8:警惕对股票价格的过分关注
第一章 如果情况好得不像真的
查尔斯·庞兹:“不满意就退钱”
证券交易公司
崩溃
教训1:如果情况好得不像真的,那很可能就不是真的
跟着钱走
第二章 亲友总动员
塞缪尔·英萨尔令人震惊的崛起和出入意料的陨落
教训2:小心亲友共同经营的公司
开创先例
第三章 谁人掌控公司命运
菲利普·穆西卡(又名F.唐纳德·科斯特,医学博士):酿私酒者还是总统?
科斯特博士的诞生
一大群造假人员
教训3:仔细审查公司掌门人
第四章 反复研究结构复杂的公司
斯坦利·戈德布卢姆无与伦比的统计数字
编织网络
蒙骗股东
造假团队的结局
教训4:反复研究结构复杂的公司
美国产权基金公司的其他教训
第五章 当心有收购瘾的公司
兴衰第一轮
基廷西行
加州新领域
最后的崩溃
教训5:当心有收购瘾的公司
林肯储贷协会丑闻的其他教训
第六章 注意公司的帐目情况
起步不端
做大业务
成为职业骗子
揭开ZZZZ Best公司的骗局
教训6:注意公司的账目情况
ZZZZ Best公司骗局的其他教训
第七章 聆听怀疑者的意见
出手寻金
“印度尼西亚储量最大的金矿”
闪光的那一切
风光表面的背后
教训7:聆听怀疑者的意见
Bre-X公司骗局的其他教训
第八章 警惕对股票价格的过分关注
开动电锯
穿条纹衫的兰博
夺目的新阳光
阳光公司日薄西山
教训8:警惕对股票价格的过分关注
阳光公司崩溃的其他教训
第九章 保障措施能带来多大保障
1.监管机构
2.审计师
3.分析师
4.公司治理
5.媒体
第十章 切勿再次上当受骗
安然公司的创新
世通公司的胃口
切勿再次上当受骗
……[看更多目录]
序言“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中国正在经历一个前所未有的投资大时代,无数投资人渴望着有机会感悟和学习顶尖投资大师的智慧。
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投资家,素有“股神”之称的巴菲特有句名言:成功的捷径是与成功者为伍。(It’s simple to be a’winner,work’with win-ners.)
向成功者学习是成功的捷径,向投资大师学习则是投资成功的捷径。
巴菲特原来做了十年股票,当初的他也曾经到处打听消息,进行技术分析,买进卖出做短线,可结果却业绩平平。后来他学习了格雷厄姆的价值投资策略之后,投资业绩很快有了明显改善,他由衷地感叹道:“在大师门下学习几个小时的效果,远远胜过我自己过去十年里自以为是的天真思考。”
巴菲特不但学习了格雷厄姆的投资策略,还进一步吸收了费雪的投资策略,将二者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他称自己是“85%的格雷厄姆和15%的费雪”。巴菲特认为这正是自己成功的原因——“如果我只学习格雷厄姆一个人的思想,就不会像今天这么富有。”
可见,要想投资成功很简单,那就是:向成功的投资人学投资,而且要向尽可能多的杰出投资专家学投资。
源于这个想法,汇添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携手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共同推出这套“汇添富基金·世界资本经典译丛”。
文摘第一章如果情况好得不像真的
常言道,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2004年,投资者们也认识到,世上根本没有免费的甜点。当年,野心勃勃的油炸圈饼生产商科里斯匹·克利米(Krispy Kreme)公司先后遭到股东诉讼、联邦证券交易委员会调查以及拼凑销售数字的传言困扰。第二年麻烦更多,该公司的加盟商纷纷指责总部在把他们逼往破产境地,公司的股票价格也暴跌至历史新低。
怎么啦?更重要的是,投资者怎样做才能防患于未然呢?2000年克利米公司的股票以每股5.25美元的价格上市后,到2003年飙升到每股50美元。从萝西?奥唐奈(Rosie O'Donnell)到电视系列剧《欲望都市》中的女孩儿们,人人都在吃这种浇了很多糖浆的甜甜圈,克利米公司的甜甜圈风靡全国。在克利米公司投资好像是个很甜蜜的生意。情况好得简直不像真的。
实际上,情况的确不是真的。2004年5月,公司公布了首次季度亏损。不到3个月,又传出了证券交易委员会已经开始调查公司会计行为的消息。2004年年底时,克利米公司的股票已经跌到10美元多一点儿。到2005年下半年晚些时候,由于新一轮诉讼即将开始,后互联网时代华尔街的昔日宠儿连每股5美元都卖不上了。投资者不该明智些吗?有没有办法预知这一切呢?
其实是有办法的。早在2002年,在公司遭遇公开困难前,各地的分析师就已经在研究其股票,而且发现该股票根本不那么诱人。首先,公司的股票价格太完美了。2002年下半年晚些时候,其市盈率比上市以来取得轰动性成功的星巴克公司高30%还多。可是,就多数流行食品连锁店(如波士顿炸鸡)都有特定的失效期限这一规律而言,星巴克是个极大的例外。一般而言,流行一段时间后,连锁店——以及股票——都会崩溃。而且克利米公司既没有经营团队,也没有资本来应对其不切实际、误入歧途的超高速增长计划。譬如,在没有多少常规的市场调查的情况下,公司的国际扩张计划就已经开始实施了。
克利米公司对投资者宣传的都是他们想听到的:公司业绩将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当然,考虑到技术行业不断崩溃的背景,在没有任何怀疑的投资者看来,克利米公司的低技术增长故事使得公司极为诱人。然而,如果研究得更仔细些,他们可能就会发现,克利米公司的情况不仅好得不像真的,而且该公司跟或许是20世纪最著名的金融欺诈案件有许多相同之处。
查尔斯·庞兹:“不满意就退钱”
“庞兹骗局”几乎家喻户晓,但是多数人都认为这类骗局是利用连锁信件发起、以老年人和容易受骗的人为对象的拙劣骗术,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