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

分類: 图书,艺术,摄影,摄影作品与评论,纪实摄影,
品牌: 冯克力
基本信息·出版社:山东画报出版社
·页码:174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7807137118/9787807137115
·条形码:9787807137115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老照片》试图在这方面有所改变,把照片置于观照的中心,让照片自己来诉说。有时候,照片蕴含的话语、传播的意味,远不是几条简单的历史结论所能涵盖的,而历史却只有正视和倾听照片的话语,才能鲜活生动起来。照片能更多地留住历史的真实,全赖于它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不容篡改的独立话语。令人遗憾的是,在叙述历史的时候,照片的独立话语常常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即使在一些大量使用照片的书籍里,它也不过是某种历史结论的旁证,或某个历史的概念的图解。
编辑推荐《老照片》典藏版包括《人生况味》《故时风物》《逝鸿片羽》《名人一瞬》四种图书,由已经出版的1-50辑《老照片》精选编辑而成,精彩纷呈,典雅厚重。
目录
邢文举 为“中央文革”做记者的日子(下)
赵絪 在苦难中磨砺——写在父亲赵俪生先生的祭日里
时玉珍 我的姥姥
祝伟坡 先父的两张老照片
李亦园 与母亲的合影
徐小五 老照片引起的回忆
李伟 走进历史的卜少夫
沈建中 再读司徒雷登
陈志超 我与孙瑜的忘年交
蔡登山 郎静山镜头里的名人往事(二)
黄岩 出国筑路亲历记
徐化扬 我的大学生涯
蒋世承 1934年五世同堂的合影
谭金土 老照片上的题识
夏伟 1930年代的莱阳乡师
程以正 在建中的慈禧陵隆恩殿
张远航 1930年版的《南京影集》
冯克力 “真相”种种
……[看更多目录]
文摘为“中央文革”做记者的日子(下)
邢文举口述杨民青整理
周总理在上海听取我的汇报
我如实汇报了江苏的夺权情况,于是,“好派”对我表示强烈不满,“屁派”则认为我是他们的支持者。一时间,南京街头出现截然不同的大标语和大字报——“好派”说:“《解放军报》记者邢文举是不受欢迎的人!”“屁派”说:“《解放军报》记者邢文举是坚定的革命左派!”
1967年2月底,我从北京回到南京。4月底,徐学增来电话:“王力同志决定你去上海,加强那里的力量。”就这样,我离开呆了五个多月的南京来到上海。
当时的“中央文革”上海记者组,有郑晓峰、蒋宝琪、孙朴芳、许志成等四个人,加上我共五人。作为“文革”重灾区,“四人帮”在上海的追随者众多,是非自然也多。我们住在上海延安饭店,这是一栋五层楼,我们住在第四层,这一层是延安饭店的高档房间。
1967年夏天,周总理陪同赞比亚总统卡翁达及夫人访问上海。“中央文革”上海记者组派我到机场采访。那天到机场迎接的,除了上海市革委会的主要领导徐景贤、王秀珍等人,还组织了一些欢迎群众,场面挺壮观。这是上海夺权以后的首次外事活动,有关部门担心缺少经验,生怕考虑不周出洋相,而结果偏偏如此。
专机在停机坪停稳后,卡翁达总统首先走出机舱,接着是周总理,然后是卡翁达总统夫人及其他随行人员。
开始,欢迎人群还能保持一定队形,但等卡翁达和周总理走下飞机,前面的领导就先乱了套,在场的人,个个急着抢先目睹周总理,顾不上什么外事纪律了,人们把周总理团团围住,将卡翁达总统和夫人抛在了一边。
周总理拨开围着他的人群,对工作人员人喊道:“总统呢?夫人呢?”说着,总理将卡翁达和夫人推到前边,把前来欢迎的上海市的领导一一介绍给总统和夫人。徐景贤当时是上海的第三把手,人称“徐老三”。徐景贤握着总理的手,不好意思地说:“总理,我们组织得太不好了,请总理一定原谅,一定原谅。”这时,混乱的欢迎人群才稍稍平静下来。
当时我站在一边,听周总理回答徐景贤说:“非常时期,非常时期,出一些事在所难免,可以理解,不怨你们嘛,以后就有经验了。”
第二天晚上,周总理召我去他下榻的宾馆汇报工作。事前,听徐景贤说周总理已让上海同志汇报了一次。
那时我对马天水的印象不错,我向总理汇报说,马老是多年分管工业的老干部,对上海的工业生产很熟悉,上海电力紧张,每次开会分配用电指标,马天水不用拿本子,哪个企业该给多少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