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政策分析
分類: 图书,科学与自然,环境科学,环境科学理论,
品牌: 宋国君
基本信息·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页码:249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7122033023/9787122033024
·条形码:9787122033024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环境政策分析》将环境经济学外部性理论应用于环境政策分析,提出了环境政策分析的框架和目标;分析了中国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分析了环境政策手段;结合公共政策的理论和方法,提出了环境政策分析的一般模式,分析了中国的环境管理体制和主要环境管理制度;以一般模式为框架,分析了大气环境保护政策、水环境保护政策、固体废物和有毒物质管理政策、噪声防治政策、自然保护区政策和国际环境政策。主要环境保护政策分析都按照理论基础、政策目标、手段、实施机制、效果和建议等给出了作者的观点、结论和建议。
《环境政策分析》可以作为环境经济学和环境管理学专业本科生及研究生的教学参考,对中国环境政策研究者和环境政策制定、执行者也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目录
第一章 环境政策分析导论
第一节 政策分析的传统和规范
第二节 政策分析的对象和方法
一、政策系统的有机结构
二、政策方案的选择
三、政策分析的方法
第三节 环境政策分析概论
一、环境政策的特点
二、环境政策分析的目标
三、环境政策分析的特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外部性与环境政策分析
第一节 外部性的一般理论
一、外部性理论的述评
二、外部性的定义
三、外部性的生命周期模型
四、外部性的合理规模
第二节 环境外部性理论
一、环境外部性的三要素
二、环境外部性的分类矩阵
三、环境外部性的测量方法
第三节 外部性内部化与环境政策分析
一、政府与市场的分工:小政府与大市场
二、环境政策的对象体系:完备性与差别性
三、环境管理体制: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分工
四、环境政策的民主化进程:效率与公平的统一
第四节 环境政策研究面临的一些问题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环境政策手段分析
第一节 环境政策手段概论
一、环境政策手段的分类
二、环境政策手段的评价标准
三、环境政策手段分析的一般模式
第二节 命令控制手段分析
一、定义
二、命令控制手段的特点
三、命令控制手段的适用领域
四、中国已实施的命令控制政策分析
第三节 经济刺激手段分析
一、定义与分类
二、经济刺激手段的原理
三、经济刺激手段评判的特点
四、经济刺激手段的适用领域
五、中国已实施经济刺激政策分析
第四节 劝说鼓励手段分析
一、定义
二、劝说鼓励手段的原理
三、劝说鼓励手段的特点
四、劝说鼓励手段的适用领域
五、中国已实施劝说鼓励政策分析
第五节 环境政策手段的选择与组合
一、选择和组合的原则
二、环境政策手段的组合方法
三、中国环境政策手段选择的建议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环境政策分析的一般模式
第一节 干系人责任机制分析
第二节 问题的识别和确认
第三节 环境政策目标分析
第四节 环境政策框架分析
第五节 环境政策手段分析
第六节 决策机制分析
第七节 管理机制分析
一、信息机制分析
二、资金机制分析
三、实施机制分析
四、监督机制分析
第八节 环境政策评估
一、政策目标评估
二、政策实施评估
三、政策的效果和效率分析
四、政策的公平性评估
第九节 政策建议
第十节 总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分析
第一节 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一、环境保护法律的效力层级
二、环境保护法律的部类划分
三、环境立法回顾
第二节 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分析
一、环境保护法
二、环境保护专项法律分析
第三节 自然资源保护法律体系分析
一、自然资源和自然资源保护法体系的概念
二、自然资源保护法体系
三、自然资源保护专项法简介
第四节 其他相关法律分析
一、《宪法》中有关环境保护的条款
二、《刑法》中有关环境保护的条款
三、《民法通则》中有关环境保护的条款
四、《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中有关环境保护的条款
五、《治安管理处罚法》中有关环境保护的条款
六、《行政处罚法》中有关环境保护的条款
七、《国家赔偿法》中有关环境保护的条款
第五节 环境保护法律体系评述
一、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建设成就
二、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完善方向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环境管理体制分析
第一节 环境管理体制概述
一、环境管理的三种思路
二、理想的环境管理体制
第二节 中国环境管理体制分析
一、中国环境管理体制现状
二、中国环境管理体制问题分析
第三节 环境管理决策机制分析
一、环境管理的决策者
二、环境管理的决策程序
三、环境管理的决策议题的提出
四、科学的环境管理决策机制的构建
第四节 环境管理体制完善建议
参考文献.
第七章 环境管理制度分析
第一节 环境规划制度分析
一、政策目标
二、政策框架和实施状况
三、环境规划制度的完善
第二节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与“三同时”制度分析
一、环评制度与“三同时”制度政策框架
二、政策目标
三、环评和“三同时”制度的管理机制分析
四、主要干系人的责任机制分析
五、环评制度与“三同时”制度评估
第三节 排污申报制度与排污许可证制度分析
一、政策框架
二、排污申报制度政策分析
三、排污许可证制度分析
四、排污申报制度和排污许可证制度的完善
第四节 排污收费与环境税制度分析
一、排污收费制度分析
二、环境税政策分析
第五节 限期治理制度分析
一、限期治理制度的政策目标及管理对象
二、限期治理制度的实施
三、限期治理制度的政策评估
第六节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分析
一、政策框架及实施状况
二、总量控制制度的界定
三、改革建议
第七节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分析
一、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政策目标及框架
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的管理对象
三、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的实施
四、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的核查机制
五、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的奖惩措施
六、环保模范城市
七、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的效果及评价
第八节 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度分析
一、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度的政策目标及框架
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度的管理对象
三、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度的实施
四、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度的政策评估
第九节 环境信息管理制度分析
一、环境监测制度分析
二、环境统计制度分析
三、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分析
第十节 环境保护技术政策分析
一、环境保护技术政策的目标及政策框架
二、环境质量标准分析
三、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体系分析
四、其他标准
五、环境保护技术指南分析
六、环境保护科技研究政策
七、中国环境保护技术政策完善建议
第十一节 环境管理制度改革建议
一、环境政策管理主要集中于命令控制手段
二、环境管理制度总体上重审批
三、我国环境管理制度需要重新调整体系
参考文献
第八章 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分析
第一节 大气污染政策总论
一、大气污染防治政策体系分析
二、大气环境管理
第二节 城市空气污染防治政策分析
一、城市空气污染主要污染物和污染源分析
二、中国城市空气污染现状分析
三、城市空气污染政策目标分析
四、城市空气污染防治政策的实施机制分析
五、城市空气污染防治政策实施效果
六、城市空气污染防治政策的完善
第三节 酸雨控制政策分析
一、酸雨污染现状
二、中国酸雨污染特点
三、酸雨控制政策体系分析
四、酸雨控制政策目标分析
五、酸雨控制政策的干系人责任分析
六、中国酸雨控制政策的效果
七、中国酸雨控制主要政策制度分析
八、中国酸雨控制政策建议
第四节 总结
参考文献
第九章 水环境保护政策分析
第一节 水污染防治政策分析
一、水污染防治政策的目标分析
二、水污染防治政策框架
三、水污染防治政策体系
四、干系人的责任机制
五、水污染防治政策实施机制分析
六、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营和监管分析
七、中国水污染防治政策的实施效果分析
第二节 水资源保护政策分析
一、水资源保护政策的范围和目标
二、水资源保护政策框架
三、水资源保护政策体系
四、森林保护
五、水土保持
六、饮用水源保护
七、取水管理
八、河道管理
九、湿地与生物保护
十、水资源保护政策评价
第三节 中国水环境保护政策评价与建议
一、中国水环境保护政策评价
二、完善水资源保护法规
三、建立中央政府城市污水处理专项资金
四、优化流域水环境保护管理职能
参考文献
第十章 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管理政策分析
第一节 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污染
防治政策总论
一、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管理概述
二、政策体系分析
三、政策目标分析
四、干系人及责任机制
五、实施机制分析
六、信息机制分析
七、监督机制分析
第二节 一般工业固废管理政策分析
一、实施机制分析
二、实施效果评估
三、政策完善建议
第三节 生活垃圾管理政策分析
一、实施机制分析
二、实施效果评估
三、政策建议
第四节 电子电器废物管理政策分析
一、政策体系分析
二、实施机制分析
三、政策效果评估
第五节 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政策分析
一、政策目标分析
二、实施机制分析
三、资金机制分析
四、监督检查机制分析
五、信息机制分析
六、政策效果评估
第六节 医疗废物管理政策分析
一、管理机制
二、处置效果
第七节 政策完善建议
参考文献
第十一章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政策分析
第一节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政策分析
一、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政策框架
二、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政策目标分析
三、干系人的责任机制
四、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政策实施机制
五、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政策的实施效果分析
第二节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政策改革建议
一、更多采用劝说类政策手段
二、加快相关领域技术标准制定进度
参考文献
第十二章 自然保护区政策分析
第一节 自然保护区管理政策分析
一、自然保护区概述
二、自然保护区政策体系及框架分析
三、自然保护区政策分析
第二节 管理机制分析
一、信息机制
二、资金机制
三、实施机制
四、监督机制
五、政策评估
第三节 自然保护区的发展趋势和管理政策建议
一、自然保护区的发展趋势
二、中国自然保护区管理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第十三章 国际环境政策分析
第一节 国际环境政策概述
第二节 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政策分析
一、科学研究与IPCC
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缔约方大会
三、京都议定书及后京都谈判
四、国际气候合作的主要障碍
五、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组织机构建设
六、中国节能政策分析
七、可再生能源政策分析
第三节 臭氧层保护的国际合作政策分析
一、臭氧层消耗的科学研究
二、国际保护臭氧层的主要行动
三、中国保护臭氧层的政策法规体系
四、中国保护臭氧层政策效果评估
参考文献
China'sEnvironmentalPolicyAnalysis
……[看更多目录]
序言在环境保护领域,环境政策分析还是一个年轻的学科。环境政策分析进入中国是在1993年,当时翻译出版的美国未来资源研究所(RFF)环境经济学丛书中,就有一部专著《环境保护的公共政策》。中国人民大学最早在国内大学开设环境政策的专业课程,课程名称包括环境政策专题、环境政策和环境政策分析等。从2000年开始,宋国君教授一直在环境学院为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环境政策分析课程。由于没有规范的教材,教学和讨论基本上是在学术文献、研究课题、案例研究等基础上开展的。
环境政策分析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涉及环境经济学、公共政策学、公共管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也涉及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等学科,是典型的交叉新兴学科,编写环境政策分析专业著作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本书的结构设计符合环境政策分析的逻辑框架和内在关系,分析方法具有创新性。中国环境政策的总体特征是“横向”的政策多,即一项政策(本书称为制度)的适用范围覆盖多种污染物,但是污染防治法律都是按照环境介质制定的,法律的实施还是要基于这些政策。本书较好地处理了这些问题,为分析中国的环境政策提供了基本框架。本书关于环境政策手段分析、环境政策分析的一般模式等内容奠定了中国环境政策分析的理论框架,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本书的出版将使中国的环境政策分析大大提高一步。
本书是作者长期从事环境政策和管理教学研究的结晶,书中许多章节和内容是在作者已经发表的文章的基础上修改和完善的。本书对于从事环境管理和环境政策研究的专业人员、政府官员以及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为同事,我很高兴为本书作序,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参与环境政策的研究,为中国环境政策的不断完善贡献力量。
文摘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