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部人文:文化资源与素质教育-点燃西部的阳光(中国公民人文素质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丛书)
分類: 图书,政治,中国政治,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
品牌: 何向东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页码:280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7300097375/9787300097374
·条形码:9787300097374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中国公民人文素质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丛书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对西部文化的研究应当是多视角多层面的,探讨高原、山城、河流、草原、沙漠所孕育的文化,以及西部民族艺术、民俗文化所熔铸的人文精神,是我们对西部文化、西部精神研究的新的理解,愿这种尝试能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引发更多人的思考,激发更多人对西部的深切关照和研究热情,从而给西部更多的支持。
目录
第一章 人文素质教育的共性和地方特色
第一节 人文素质教育概述
第二节 人文素质教育的共性
第三节 人文素质教育的地方特色
第二章 西部文化资源与人文教育
第一节 西部文化资源及其人文教育功能
第二节 基于人文加教育的西部文化资源开发
第三章 西部高原文化:培养登高望远的人文气质
第一节 高原的人文地理有利于培养登高望远的人文气质
第二节 高原的人文历史有利于滋养高瞻远瞩的人文素质
第三节 高原民族文化的多元性有助于养成人的全球意识
第四节 全方位充分开发西部高原的人文资源势在必行
第四章 西部山城文化:培养适应环境的创造品质
第一节 西部山城文化综述
第二节 山城文化对适应环境的主要贡献
第三节 进一步创新发展山城文化,培养适应环境的创造品质
第五章 西部河流文化:培养开放的人文关怀
第一节 西部河流文化的历史演进
第二节 西部河流形成的文化及其文化特色
第三节 西部河流文化与西部公民人文素质的培养
第六章 西部草原文化:培养包容宽广的人格情操
第一节 草原文化的构成及其特征
第二节 草原文化与人格情操的培养
第三节 草原文化背景下的内在人格
第七章 西部沙漠文化:培养坚韧不拔的人文意志
第一节 古代西域地理及文化特征
第二节 清代建省前后的西部文化特征
第三节 现代兵团制度的建立对西部人文素质所产生的影响
第四节 西部沙漠文化的现代思考
第八章 西部民族艺术:培养和谐圆融的创生态度
第一节 和谐生活需要艺术
第二节 意义生活需要创造
第三节 中华复兴需要西部民族艺术文化
第九章 西部民俗文化与人文精神
第一节 西部民俗及民俗文化
第二节 西部民俗文化与西部人文素质构成的关系
……[看更多目录]
序言“中国公民人文素质现状调查-9对策研究”是教育部在2003年首次设立的哲9社会科-9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之一,教育部推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计划的这一措施,将被证明是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的重要贡献,承担这一课题的研究,对于我们来说,是一次历史性和创新性的挑战。
当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性和显示性阶段时,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中国-教育界掀起了向其他领域迅速拓展的人文素质教育热潮,潮势所致,从大学的教9计划到育人过程,从政府的执政理念到治理改革,从媒体的关注层面到报道热点,从小康社会的规划到北京奥运的战略,到处都在传播着人文素质教育的魅力。这种经济和社会越是跨越式发展就越是呼唤高扬人文精神和提升人文素质的现象,给予我们的是一种警示性联想的启发,把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过的在改革中谨防失去不该失去的告诫,强调到更加引人瞩目的视阈。今天的中国,创造了世界上经济繁荣的奇迹和社会稳定的奇景,检视这些成果和思考可持续发展时,容易被漠视的是以优良人文素质为核心的民族文化内涵及精神底蕴。外国人看我们并不都是看热闹,许多人是透过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从中国人文文化中感觉到了深层和长远的压力,这从一种角度提示我们应该怎样珍惜自己的优长。中国人看自己也并不都是看门道,重功利轻人文、重经济轻文化,·对履行传承人文传统和培育人文素质的使命缺乏意识和责任的现象比较普遍,现实中公民的人文素质状况和社会的人文精神底蕴存在许多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应的应的问题,使总体上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传承人文传统和提升人文素质的任务依然艰巨。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当然要实现经济的现代化、政治的现代化、科技的现代化、文化的现代化、教育的现代化、军事的现代化、社会的现代化等等,然而,更为根本和更为重要的是实现人的现代化。
文摘源渊于古老游牧文化的西部草原文化,经过漫长的历史变迁和发展,迄今为止,虽然游牧生活生产的范围已逐渐在萎缩,但现有文化特征和文化模式的构成状况仍是以过去的游牧文化为基础,是以几千年来逐步创造的游牧文化定式为动力形成与发展的。就是说,当一种传统的生产生活形式受到现实社会和生态环境变化的冲击而发生某些变化时,其传统的文化模式不可能即刻随之出现剧变,相反,这种文化的“残余”与“惯例”仍以其较为顽固和稳定的状态发挥着应有的作用,成为新的文化形成和发展不可分离的沃土。从这个意义上讲,草原文化是以游牧文化为基础和核心内容的传统文化。尽管今天“逐水草而牧”的场景已不再是草原人普遍的生活方式,但在他们的现实生活中仍保留游牧文化的基因,其脉搏里依然流淌着游牧文化的血液。因此,我们在研究西部草原文化、研究草原文化背景下人的人格、个性、气质、精神等的形成时,不仅不能脱离游牧文化,而且要从源头的初始文化形态及其由此而形成的诸多文化现象中探索和寻觅构成这些特质的诸多因素,进而从传统文化中提炼出培养现代人人格情操的精神养分,以达到服务于社会的目的。本章分三节探讨“西部草原文化:培养包容宽广的人格情操”,第一节主要探讨草原文化的构成及其特征,第二节探讨草原文化与人格情操的培养,第三节探讨草原文化背景下的内在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