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人:汤姆·麦奇勒回忆录

分類: 图书,传记,学者,新闻传播出版,
品牌: 汤姆·麦奇勒
基本信息·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页码:251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702006552X/9787020065523
·条形码:9787020065523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出版人:汤姆·麦奇勒回忆录》内容简介:二000年末,英国《书商》杂志(The Bookseller)评选二十世纪最有影响的十大人物,该刊形容入选的汤姆·麦奇勒是“英国最重要的出版人;最有创意、是富冒险精神,也最有新闻价值”。在近二十年时间里,“他使出版业充满魅力,他为这一行业所创造的光环,至今未曾泯灭”。在四十多年的出版生涯中,汤姆·麦奇勒出版了加西亚·马尔克斯、多丽丝·莱辛、聂鲁达等十多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作品,也是菲利普·罗斯、库特·冯尼古特、托马斯·品钦、约瑟夫·海勒、约翰·福尔斯、萨尔曼·拉什迪、伊恩·麦克尤恩、马丁·艾米斯、朱利安·巴恩斯等大批英美当代重要作家的出版人,并一手创办了英语文坛重要奖项——布克奖。在这部回忆录中,汤姆·麦奇勒以生动、幽黙和坦诚的文字,带领读者领略诸多书业内幕、文坛轶事,并见证他所亲历和创造的英国出版黄金时代。书中收有五十多张照片和英国大插画家昆廷·布莱克(Quentin Blake)为老友汤姆这《出版人:汤姆·麦奇勒回忆录》所配的45幅插图。
编辑推荐经常有人问我,我如何决定是否应该出版某一《出版人:汤姆·麦奇勒回忆录》。要回答这个问题很难,因为做出这样的选择完全是一种个人行为,带有很强的主观性,没有什么规律可循。我只能说,于我而言,我很少出于商业原因来甑选书籍或者作者。要想做好出版,出版人就必须对书籍本身充满热情。对我来说,要想做到这一点,我就必须真正喜欢这《出版人:汤姆·麦奇勒回忆录》,而要喜欢这《出版人:汤姆·麦奇勒回忆录》,我就必须真正赞赏这《出版人:汤姆·麦奇勒回忆录》的品质。这就是我惟一的原则。一旦做出了决定,接下来就开始操作。首先在出版社内部传播这种信念,然后再传播到外界。——汤姆·麦奇勒
目录
前言:流动的盛宴 1
第一部
早年生活 3
罗马 18
巴黎 22
第二部
我在出版业的第一份工作 29
麦吉本与基出版社 32
企鹅出版社 35
探索美国 39
一个特别的地方 49
多丽丝·莱辛 54
阿诺德·韦斯克 58
三巨匠 62
布鲁斯·查特温 68
萨尔曼·拉什迪 72
回到美国 75
约翰·福尔斯 86
评论家 95
拉丁美洲作家 100
约翰·列侬 106
莱恩·戴顿 110
一些美国作家 115
戴思蒙德·莫里斯 122
布克奖 126
罗尔德·达尔 129
出版童书 134
三本大书 142
金斯利·艾米斯 149
关于一些小说家的只言片语 152
杰弗里·阿彻尔 160
野生动物 163
劳伦·芭考尔 168
史威夫蒂与阿图尔·鲁宾斯坦 172
一些自传的片断 176
吕贝隆的房子 182
交易 188
两位画家 193
摄影家 196
烹饪书 201
干钧一发 205
法兰克福书展 219
婚姻224
卡尼226
诗人 230
艾伦·金斯伯格 232
后记236
译名对照 239
……[看更多目录]
序言在我看来,出版业中最重要的环节是与作者的关系以及对他们作品的编辑。在合作过的众多作家和艺术家中,有几位令我特别兴奋:约瑟夫.海勒,他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是我加入乔纳森·凯普出版社后经手的第一本小说,这本书获得了惊人的成功;约翰·福尔斯,他在我入社不久便与我合作了《收藏家》,随后又是《巫术师》和《法国中尉的女人》;萨尔曼‘拉什迪,他的小说《午夜的孩子》令人过目难忘,是他的作品中我最喜欢的一部;多丽丝·莱辛和库特·冯尼古特都是我终生的朋友;在我看来,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是在世最伟大的作家,四十年前在古巴我第一次拜读了他的作品;罗尔德·达尔,是顶级的儿童文学作家;吕西安‘弗洛伊德,是当世最伟大的英国画家;戴思蒙德·莫里斯,动物学家,因《裸猿》一书享誉世界;约翰·列侬,他的诗歌、散文和绘画收录在《约翰·列侬自己的写作》和《一个工作中的西班牙人》里,自成一派;昆廷·布莱克,杰出的童书插画家;亨利·卡蒂埃一布列松,著名摄影家。
当然,这其中包括欧内斯特·海明威。从事出版业,运气很重要,而编辑这位伟大作家作品的经历恰恰证明了这一点。
文摘一九三三年,我出生于柏林。我父亲从事图书业,经常出差。直到我出生后的第三天,他才回到家里。那次旅行肯定相当成功。一九三八年,我们一家从柏林搬到了维也纳。这次搬家完全是个错误的决定,因为打那之后不久,希特勒的军队便入侵奥地利。那是一段不幸的时光,我却也找到了发泄自己不满的方式。例如,我总是全家第一个起床,然后把邮递员放在门口的爸爸的邮件统统藏到我的床垫下面。这一行为持续了好几周,我甚至小心翼翼地留下几封信,以免父亲起疑。当我的床垫被掀开,那些信件被发现的时候,父亲自然是勃然大怒。
德国吞并奥地利的第二天,父亲去了他在维也纳的办公室,那里仅有的五名员工跟他打招呼时,已经是一边行纳粹军礼一边高呼“嗨!希特勒!”了。不久,两名军官到家里来逮捕父亲。罪名有三条:他是犹太人,是社会党人,并且是出版商。幸运的是,他当时正出差在外。由于他不在,军队就查抄了整个屋子,没收所有东西,包括父亲珍藏的一些初版书籍。除了这些,父亲还有不少著名作家的手稿和书信,其中包括托马斯·曼和赫尔曼·黑塞。父亲对画家也特别痴迷,所以他还拥有几封梵高和塞尚的书信。我记得母亲丽塔往小箱子里塞了几件衣服,我则背着我的小旅行包,里面装着我心爱的东西。来查抄我家的军官允许我从父亲的书房里带走一样东西,于是我挑了一支又粗又长的红蓝双色铅笔。
我们辗转来到英国。几个月后,父亲也来了。母亲和我搭上最后一班从荷兰开往瑞典的船,但错过了去纽约的最后一班船,那才是我们原本计划去的地方。结果,我们到了英国。如果当初赶上了那班船,我就是个美国人了,也很可能成为美国出版人。我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留在了德国,其中三位死在集中营的毒气室里。
起初我们住在伦敦的阿尔冯斯舅舅那里,他是妈妈的哥哥,是个医生。战争还在继续,家长们都尽可能把孩子送出伦敦。母亲偶然看到一则招聘“女厨师”的广告,工作地点是泰晤士河畔亨利镇附近的一个大农庄,内容是伺候德塞利一家。德塞利夫人非常专横,患有急性关节炎。每天早上她来厨房的时候,都能听到她拄着拐杖走在地砖上的咯咯声。她似乎对折磨我那没有丝毫工作经验的母亲乐此不疲。我们居住的村子叫克雷齐山,而我们就住在马车房里。
六岁时,我就读于当地一所乡村学校——罗伯特·皮格特小学。德塞利夫人称之为“街头小孩的学校”,因此,当我得知被禁止和德塞利夫人的孙子们玩耍时,一点也不觉得奇怪。我时不时地从花房里偷一颗心爱的油
……[看更多书摘]
后记我想尽量向读者传达为这些作家出书的兴奋之情。这些作家常常是出于偶然,才进入我的生活。经常有人问我,我是如何决定是否应该出版某一本书。要回答这个问题很难,因为做出这样的选择完全是一种个人行为,带有很强的主观性,没有什么规律可循。我只能说,于我而言,我很少出于商业原因来甑选书籍或者作者。要想做好出版,出版人就必须对书籍本身充满热情。对我来说,要想做到这一点,我就必须真正喜欢这本书,而要喜欢这本书,我就必须真正赞赏这本书的品质。这就是我惟一的原则。一旦做出决定,接下来就开始操作。首先在出版社内部传播这种信念,然后再传播到外界。
在此,我想说明一下本书的出版经过。近些年来,有好几位出版商时不时地来找我,建议我写一本回忆录。当然,这样的建议总是令人感觉欣慰,特别是像韦登菲尔德勋爵这样的人物也这么对你说时,你更会感觉如比。每次在法兰克福书展他都会跟我见面。后来,有一年乔治特别热情洋益,他邀请我去他豪华的切尔西公寓共进午餐,从那儿可以俯瞰泰晤士河。眈叭法兰克福返回伦敦的次日,他的秘书就给我打来电话,定下见面的日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