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收藏赚大钱:换个思路去理财

分類: 图书,艺术,鉴赏收藏,钱币,
品牌: 顾嘉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页码:281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7501784485/9787501784486
·条形码:9787501784486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为了让广大收藏爱好者在陶冶情操、增长知识的同时实现积累财富的目的,我们编写了这本《爱上收藏赚大钱》。由于收藏所涉及的种类繁、数量多,我们不可能一一论述所有藏品,因而只选择了邮票、钱币、书画、家具、书报刊、字画、标徽章、卡片、票证券、石头等具有代表性的藏品加以介绍。
作者简介顾嘉,满族,1958年出生于河北省,收藏家协会会员,邮币、家具收藏鉴定委员会委员。
媒体推荐艺术品投资不像买卖股票,重在享受乐趣。许多收藏品只能等有缘人来买,而且一等可能就要等5年、10年。收藏家汪伟总结去年投资心得说:艺术品理财要“放长线钓大鱼”。
——浙江日报
投资收藏者不要热衷于“捡漏”,尤其是初玩古董的人,应该先到博物馆、图书馆学习一下,有了知识才能拥有超前的投资意识,从而保证既能享受乐趣,又有经济回报。
——专家点评
不用买多,但要买好。
——世界著名文物艺术品经纪人埃斯肯纳兹
目录
第一章走进收藏世界
“收藏热”不断升温
走进收藏,其乐融融
收藏新手必备的基本功
收藏品市场的分类与特点
“淘宝”好去处
日常多留意,收藏靠积累
投资收藏品的策略
藏海淘珍“五要三戒”
收藏爱好者必懂的常用术语
第二章邮品类:方寸之间.财源广进
邮票溯源
初入邮市,打好根基是关键
使用专用工具
邮票辨伪有法宝
邮票收集的秘诀
保护邮票的技巧
邮票破损补救方法
如何降低邮票投资的风险
把握奥运商机
第三章钱币类:不可流通价更高
人民币——百姓收藏理财的首选品种
留意纪念币的收藏
其他钱币的鉴别方法
钱币保管小常识
投资钱币需要参考的要素
第四章书报刊字画类:最具特色的中国文化
“书”中自有黄金屋
连环画中隐藏大财富
收藏年画有“钱”景
收藏宣传画,升值空问大
书法绘画,艺术宝库中的明珠
收藏报刊杂志,积累身边的财富
第五章标徽章类:小投资,高回报
收藏烟标,乐趣无穷
像章,名人的“财富效应”
徽章,历史事件的见证人
书签虽小价值大
书标,图书身份的象征
小火花,大财富
酒标,酒的形象,收藏者的财富
第六章卡片类:引领信息时代的收藏主流
电话卡:通话之外的增值功能
手机卡:平民收藏前景乐观
交通卡:新兴的收藏门类
银行卡:“双重财富”的象征
门票卡:旅游收藏两不误
年历卡、日历卡:收藏逝去的岁月
贺卡:除了“祝福”还有“财富”
第七章票证券类:既是凭证,亦可收藏
粮票:我国独有的“专利”
布票:发行量仅次于粮票的老票证
门票:见证旅游事业的发展历程
车船票:使用之后价值犹存
股票:不随股市的起伏而增值
印花税票:税收证明,收藏新品
证书:五花八门,前景可观
入场券:方寸之地展现缤纷世界
第八章石头类:美丽的石头会“变钱”
“天下第一石”——灵璧石
“中国石后”——鸡血石
“石中之王”——寿山石
“后起新秀”——黄蜡石
观赏石中的奇葩——雨花石
稀世珍品——葡萄玛瑙石
第九章家具类:赏心悦目,日渐升温
家具收藏,前景广阔
黄梨木,寸木寸金
紫檀木,红木中的极品
红酸枝,普通收藏者的首选
收藏小件赚大钱
常见珍贵木材有哪些
家具鉴别,牢记“九看”
第十章其他藏品:各有特色,物超所值
竹木牙角雕,价值连城的工艺品
紫砂壶,一两紫砂一两金
文房四宝,件件是宝
曾经风靡全国的鼻烟壶
老唱片,传承历史的声音
古旧相机,留住过去的身影
钟表,具有中国元素的“洋玩意儿”
月份牌,极具升值潜力的“黑马”
后记
……[看更多目录]
序言国泰民安乐,盛世兴收藏。
在我国,收藏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至少可上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新石器时代早期。随着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和生产力的逐步提高,人们的生存需求得到满足或者暂时得到满足之后,便将目光转向色彩斑斓的大自然——撷一朵美丽的鲜花,摘一片新鲜的绿叶,捡一颗造型奇特的石头,拾一块晶莹闪光的贝壳……这就是收藏的萌芽阶段。
经过漫长的发展过程,收藏演变为一种融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文化活动。
随着时光的流逝,我们身边的一些东西会在不知不觉中悄然消失。儿时的小人书、黑白照片、踢毽子用的方孔铜钱、祖辈留下的坛坛罐罐、老式家具……几经搬迁,再也难觅其令人留恋的身影。热衷于收藏,则可记录过去的历史,并且永久地保存历史。
由于民间收藏多数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便于玩赏等特点,所以在紧张的工作、生活之余,玩赏精心收集的藏品,可以放松精神,颐神养性,陶冶情操。
收藏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收藏者互相学习、交流经验、共同欣赏,不仅收藏者本人增长了知识,也会对周围的亲朋好友起到传播知识的作用。
文摘第一章走进收藏世界
“收藏热”不断升温
如果有人问,到底有多少种收藏品呢?相信即使再资深的收藏家也无法回答。收藏品内容包罗万象,五花八门,陶瓷、奇石、玉器、铜器、书画、票据、家具、古今钱币、竹木牙角、古旧书籍、日用物品……总而言之,只要你觉得有意思收而藏之的,都可以叫做收藏品,没有一个特别的定义。
追溯历史,自有文字记载的商周以来,玩收藏一直是帝王、官宦、文人士大夫的文化传统。这种传统一直在中国延续了几千年,几乎任何一个有学问,有身份,有地位的文人、官员府第,墙上多多少少会挂上几幅名人字画,厅堂上多多少少会摆上一圈红木桌椅,案几上多多少少会供上一些陶瓷、玉雕、奇石作为摆设。
在当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有钱加之有闲,导致“收藏热”在神州大地上不断升温。
据统计,中国现有各类收藏协会、收藏品市场近万家,各类专题和系列的收藏500多项,上千万收藏爱好者热衷此道。收藏品市场交易额庞大,仅北京文物收藏品市场交易额一年就有十几亿元人民币,地下交易更是无法统计;全国每年文物艺术品拍卖成交额约有20多亿元人民币。
2002年10月28日,新的《文物保护法》允许文物收藏单位以外的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收藏的文物依法进入市场流通,使得民间收藏更加火暴。在全国各地,不仅各类介绍收藏的书籍、杂志、报纸订数一路上扬,网上的收藏类网站点击率也日见增多,就连中央电视台的《鉴宝》、《艺术品投资》、北京电视台的《天下收藏》、上海东方电视台的《我家有宝》、江苏电视台的《家有宝物》等专题栏目也成了收藏爱好者不可或缺的必修课。另外,小说《古街》的热卖,电视剧《古玩虫》、《五月槐花香》的热播,也对收藏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举办,从2005年起,我国就掀起奥运题材全民收藏热。奥运藏品除纪念邮票和纪念币外,还有奥运会奖牌、火炬、纪念牌、纪念章、宣传画、成绩册、指南手册、服装、器材、队旗、会标、吉祥物、门票等。截至2007年底,国内发行的奥运题材纪念品3000多种,奥运纪念品收藏爱好者已超过3亿人。
“以前一介绍收藏品,很多顾客掉头就走,现在不同了,大多数人都感兴趣,甚至主动要求了解藏品的收藏价值。”一名从事收藏品工作近10年的销售人员如是说。
奥运题材的收藏热,一方面带动了其他题材的上升,另一方面拓宽了收藏概念。奥运题材的全民化在收藏市场上起着枢纽的作用,连接了普通百姓
……[看更多书摘]
后记终于,《爱上收藏赚大钱》这本书如期和读者见面了。首先感谢您能在琳琅满目的书丛中找到它,同时,由于现代收藏的知识在不断地科学化和规范化,因此本书难免存在不足之处,希望中外学术界的同人和专业人士能够理解并提出宝贵的意见,以趋完善。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由于本人的才疏学浅,不敢妄自原创,部分内容借鉴了一些资料,希望读者给予支持和谅解。在此表示真挚的谢意!
并对参与本书编写的成员:张志军、王振伟、闫博、韩媛嫒、袁建财、贺子锦、李光亮、孙占领、李宁、张艾莉、石云、李忠良、李超新、赵静、李绍玲、秦光跃、王章文、杜延起、张萍、刘芳、司中广、刘俊义、翟龙顺、张志勇、张晓坤、彭丽华、许冬茹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