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幸福观的哲学意蕴
分類: 图书,政治,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
品牌: 于晓权
基本信息·出版社:吉林大学出版社
·页码:166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7560139795/9787560139791
·条形码:9787560139791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任何一种严肃的哲学都内在地包含着对人生的理解。关注人生苦难,追求人类幸福是哲学的唯一终极关怀。马克思通过对宗教、异化及资产阶级片面人性的批判,从人的现实生活处境出发,通过人的创造性实践活动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幸福观。因此,开启马克思的幸福思想不仅驳斥了传统哲学幸福观的直观性、抽象性和片面性,同时也对当代人生活的终极指向和幸福观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作者简介于晓权,1970年生,吉林省梨树县人,1997年、2008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获哲学硕士学位和哲学博士学位。现工作于东北师范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主要从事社会哲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学和基础理论研究。
目录
前言
导论 幸福——人类永恒的主题
一、人类生活的目的:追求幸福
二、幸福与人生的终极意义
第一章 幸福的概念及性质
一、幸福概念的历史考察
二、马克思的幸福概念确证
三、幸福的特征
第二章 西方哲学幸福观回溯
一、西方理性主义幸福观
二、西方感性主义幸福观
三、西方基督教幸福观
四、现代悲观主义幸福观
第三章 马克思幸福理论的形成过程
一、青年时期——幸福思想的萌芽
二、《博士论文》——马克思幸福学说的宣言
三、《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四、《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
五、《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幸福思想
第四章 马克思幸福思想的真蕴
一、人类幸福的真实根基:现实生活世界
二、幸福理论的确证:人的本质
三、幸福获得的保障:人的自由和解放
四、人类幸福社会的理想状态:共产主义社会
第五章 现当代西方哲学对马克思幸福思想的诘难与挑战
一、存在主义对个体幸福的关注
二、法兰克福学派对当代资本主义异化的深刻揭示
三、后现代主义——从思想之我到感觉
第六章 马克思幸福思想的当代价值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Abstract
后记
……[看更多目录]
序言人是一种有限性的存在,人类对“幸福”的追寻起始于人的有限的现存境域中。人类生存的第一意象就是打破“枷锁”,瓦解使人沦于被奴役或罪恶状态的束缚性生活境域,从而使人真正过有意义的生活,如果人失去了对生活意义的理性追求,人生就会陷入虚无的生活状态。这也是人类向往幸福、追求幸福的终极意义指向。也正因如此,千百年来幸福问题一直是被哲学伦理学研讨的重要课题,但幸福是什么至今依然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古希腊的苏格拉底认为“德性就是幸福”,而柏拉图说“德性和智慧是人生的真幸福”,亚里士多德则说“幸福是至善”、“幸福就是符合德性的现实活动”、“幸福就是快乐的生活”。可见,各人因对人生的体验不同而有着不同的幸福观。
我国哲学家冯友兰则认为幸福是一种精神境界、是理智活动的结果,不同境界的人对幸福有不同的体验,而只有处于最高精神境界过着独立自足的生活,才是合理的幸福。按照他的理解,人的精神境界分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四个层次。人只有到了天地境界时(不仅克服了在前三个境界中对物的依赖性,而且对人性的认识又突破了道德境界中的社会层面)才是站在宇宙的高度来觉解人生。此时的人已完全融人宇宙自然,精神上获得了极大的自由,人性也得到了完全的释放。这种境界的人就是超越了事物的差别而时常处于忘我的境界的人,也就是精神不再受限于自我的世界,他所享受到的幸福也就不再仅限于实际的世界,这也就是人所向往的幸福的最高意义的追求。
文摘生活总是有一定指向的,总是有目的性的。这种目的性不是宗教神学目的论中的目的性,而是指:一方面,人的生活自成目的性,即人的生活总是反指向人自身,总是“为我”,为了人自身的;另一方面,人的生活总是有理想的,这种理想是对人生现实不完满存在状态的批判与扬弃,是人类生活的可能完满状态,或换言之,人的现实生活总是欠缺的,但人又总是不满足这种欠缺性的存在,总是要追求完满,这是一种有限存在超越其自身有限性而趋于无限的过程。人是不断活动着、创造着的存在物,人的这种活动与创造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显现,人的活动中的自主性、主动性、目的性,才使人的活动与创造富有意义与价值。如果说,实践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那么,实践中内在地包含着理想的因素。所以,人的存在意义与价值的反思是不能悬隔关于人及其世界的理想的。人类的价值确实是自足无待的,即人无须借助人以外的任何事物与力量来规定自己的价值,但这种自足无待的价值却内在地关联两个前提:人是什么,人能够做些什么。这里就内含着理想是人生特定价值尺度的意蕴。幸福正是人类生活的这样一种至上无待的最终目的与想。
后记本书是东北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的研究成果。霍尔巴赫曾说:“我们的一切教育、思考和知识,都不过以怎样能获得我们的本性所不断努力追求的幸福为对象。”的确,每个人的生活实践都以对幸福的追求作为最终目的。可以说,幸福是人的终极意义的追求。马克思所确立的人的自由和解放的思想就是人类对幸福生活的期盼的理论表述。由此,对幸福问题的追问和反思来表达自己对人生存在意义的真切理解是我选择研究幸福问题的初衷。
但是,随着写作的深入,我深切地感悟到,选择这样的题目作为研究对象存在着过多的年轻人的浪漫、激情的因素,幸福概念和哲学一样是很难赢得终极的解答和解决。难怪有人说,“把幸福作为研究课题是一件冒险的事情”。但幸福问题缠绕在我心中,是我挥之不去的情结。而且我相信,马克思为全人类的解放所进行的工作就是为人类过幸福生活所要寻求的道路。在这个意义上,幸福绝不仅是个人的生活琐事,也不仅是人类一切行为的结果,它同样是我们必须面对和严肃思考的问题,是人类实践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