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理违反治安管理案件最新认定追诉处罚标准

分類: 图书,法律,行政法,行政法令,公安管理法令,
品牌: 张泽安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页码:576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7811392879/9787811392876
·条形码:9787811392876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颁布实施以来,在实际工作中,对部分条款的操作执行有局限性,同时近年来又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为了帮助执法者公正、有效地执法,及时正确地处理治安案件,解决出现的问题,促进礼会秩序的稳定,本书系统整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实施后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司法法锯释,紧紧围绕基层执法部门的实际工作需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规定的53类违法行为,逐条闸述了对各类违法行为的认定、追诉、处罚标准。既帮助执法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实践,也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学习。
目录
第一章 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和处罚
第一节 扰乱社会秩序,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破坏选举秩序的行为
一、扰乱社会秩序,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破坏选举秩序行为的认定标准
二、扰乱社会秩序,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破坏选举秩序行为的处罚、追诉标准
三、办理扰乱社会秩序,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破坏选举秩序案件的法律依据
第二节 扰乱大型群众性活动秩序的行为
一、扰乱大型群众性活动秩序行为的认定标准
二、扰乱大型群众性活动秩序行为的处罚、追诉标准
三、办理扰乱大型群众性活动秩序案件的法律依据
第三节 传播虚假恐怖信息、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等行为
一、传播虚假恐怖信息、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等行为的认定标准
二、传播虚假恐怖信息、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等行为的处罚、追诉标准
三、办理传播虚假恐怖信息、投放虚假危险物质案件的法律依据
第四节 寻衅滋事的行为
一、寻衅滋事行为的认定标准
二、寻衅滋事行为的处罚、追诉标准
三、办理寻衅滋事案件的法律依据
第五节 组织、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利用迷信,冒用宗教、气功扰乱社会秩序、损害他人健康的行为
一、组织、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利用迷信,冒用宗教、气功扰乱社会秩序、损害他人健康行为的认定标:准
二、组织、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利用迷信,冒用宗教、气功扰乱社会秩序、损害他人健康行为的处罚、追诉标准
三、办理组织、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利用迷信,冒用宗教、气功扰乱社会秩序、损害他人健康案件的
法律依据
第六节 扰乱无线电通讯管理秩序的行为
一、扰乱无线电通讯管理秩序行为的认定标准
二、扰乱无线电通讯管理秩序行为的处罚、追诉标准
三、办理扰乱无线电通讯管理秩序案件的法律依据
第七节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行为
一、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行为的认定标准
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行为的处罚、追诉标准
三、办理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案件的法律依据
第二章 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和处罚
第一节 危险物品肇事行为
一、危险物品肇事行为的认定标准
二、危险物品肇事行为的处罚、追诉标准
三、办理危险物品肇事案件的法律依据
第二节 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危险物品危及公共安全的行为
一、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危险物品危及公共安全行为的认定标准
二、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危险物品危及公共安全行为的处罚、追诉标准
三、办理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危险物品危及公共安全案件的法律依据
第三节 破坏公共设施、界碑、界桩等的行为
一、破坏公共设施、界碑、界桩等行为的认定标准
二、破坏公共设施、界碑、界桩等行为的处罚、追诉标准
三、办理破坏公共设施、界碑、界桩案件的法律依据
第四节 危害航空器飞行安全的行为
一、危害航空器飞行安全行为的认定标准
二、危害航空器飞行安全行为的处罚、追诉标准
三、办理危害航空器飞行安全案件的法律依据
第五节 妨害铁路运行安全行为
一、妨害铁路运行安全行为的认定标准
二、妨害铁路运行安全行为的处罚、追诉标准
三、办理妨害铁路运行安全案件的法律依据
第六节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一、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行为的认定标准
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行为的处罚、追诉标准
三、办理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案件的法律依据
第七节 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事故危险的行为
一、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事故危险行为的认定标准
二、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事故危险行为的处罚、追诉标准
三、办理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事故危险案件的法律依据
第三章 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行为和处罚
第一节 侵犯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
一、侵犯他人人身自由行为的认定标准
二、侵犯他人人身自由行为的处罚、追诉标准
三、办理侵犯他人人身自由案件的法律依据
第二节 非法乞讨的行为
一、非法乞讨行为的认定标准
二、非法乞讨行为的处罚、追诉标准
三、办理非法乞讨案件的法律依据
第三节 侵犯他人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的行为
一、侵犯他人人身权利、民主权利行为的认定标准
二、侵犯他人人身权利、民主权利行为的处罚、追诉标准
三、办理侵犯他人人身权利、民主权利案件的法律依据
第四节 殴打他人、故意伤人的行为
一、殴打他人、故意伤人行为的认定标准
二、殴打他人、故意伤人行为的处罚、追诉标准
三、办理殴打他人、故意伤人案件的法律依据
第五节 虐待、遗弃的行为
一、虐待、遗弃行为的认定标准
……
第四章 妨害社会管理的行为和处罚
……[看更多目录]
序言作为与老百姓生活最密切的法律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颁布、实施以来,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治安管理处罚法》与《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相比有以下显著发展:第一,《治安管理处罚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更加广泛,它所规定的违法行为的种类由《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规定的73项上升到238项。第二,《治安管理处罚法》在尊重和保障人权、维护未成年人和老年人、残疾人合法权益方面有系统的规定。第三,《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的处罚种类增多。第四,《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的处罚幅度大大提高,同时又减少了警察执法时的自由裁量权,在执法程序上进一步得到完善。
然而,各地在实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如强行乞讨难取证、租房登记难落实、足球流氓难监管、宠物扰人标准缺失、罚款裁决后执行难等。同时,实际工作部门的同志也反映,《治安管理处罚法》的部分条款操作较难,没有规定交通违法行为的处罚规定,导致部分交通案件得不到查处等等。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我国有关主管机关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原则规定,从实际出发,先后制定了一些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与之相配套的司法解释。
文摘4.主观方面要件
过失不构成本行为。本行为的行为人,在主观方面不仅明知私自开拆、隐匿、毁弃他人邮件、电报的行为会给他人的利益和通信自由、通信秘密权利造成损害,甚至引起其他严重危害后果,但出于某种个人动机和欲望,却希望或者放任这种危害结果的发生。行为动机是多种多样的。有的为了窃取某种证件;有的为了窃取女人相片、画片;有的为了窃取金钱、贵重物品、证券等财物;有的企图窃看他人信中的隐私、秘密;有的是为泄私愤、图报复等,在一般的情况下,行为人的动机和目的并不影响本行为的成立。
(二)本行为与邮政工作人员私自开拆或者隐匿、毁弃邮件、电报行为的界限
它们在主观方面都是由故意构成,客观方面都实施了私拆、隐匿、毁弃信件的行为。其区别在于:
1.主体不同
本行为是一般主体,凡是达到责任年龄且具有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构成。邮政工作人员私自开拆或者隐匿、毁弃邮件、电报行为是特殊主体,必须由邮电工作人员构成。
2.客体不同
本行为侵犯的客体是公民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的权利。邮政工作人员私自开拆或者隐匿、毁弃邮件、电报行为侵犯的客体是国家邮电部门的正常活动。
此外,侵害的对象也不完全一样。本行为侵害的对象仅限于信件,范围较窄。邮政工作人员私自开拆或者隐匿、毁弃邮件、电报行为侵害的对象是邮件和电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