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记忆王

分類: 图书,心理学,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学习与记忆,
品牌: 肯尼斯·希格比
基本信息·出版社:天津教育出版社
·页码:300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7530955381/9787530955383
·条形码:9787530955383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聪明记忆王》是美国最权威的记忆力培训教程,畅销30年!作为一本实用指南,《聪明记忆王》解释了各种记忆原则,详尽说明了如何运用每一种记忆术,教你轻松地运用记忆技巧。
《聪明记忆王》教你将简单的记忆技巧融入日常生活,助你快速掌握一门外语,记住容易疏忽的细节,并克服心不在焉的毛病。想提高记忆力的你不容错过!
作者简介肯尼斯·希格比,美国杨百翰大学心理学教授,专门教授关于记忆的课程。 《聪明记忆王》原是希格比教授为自己讲授的记忆课程撰写的教材,出版后引起媒体和读者的广泛好评和强烈反响,权威心理学杂志《现代心理学》评价它是“市面上最好的记忆书”,权威评论《牛津评论》则预言它“必定会成为记忆领域的经典之作”。 之后,希格比教授根据心理学实验研究的最新成果,结合读者的反馈意见,对本书进行了多次精心修订,使本书内容更全面、更实用。 本书已在美国畅销30年,至今仍常居美国亚马逊网上书店销售排行榜记忆类图书前3名。
媒体推荐美国最权威的记忆力培训教程!畅销30年!
很可能是市面上最好的记忆书……书中内容是作者已经用过和教授过的技巧,是多年研究的成果。
——《现代心理学》
提高记忆力的书和课程不计其数,有一些有点作用,但大多数都是在浪费我们的时间。这本书无疑是我看过的最棒的记忆书。书中提高记忆力的建议相当实用,更重要的是,本书打破了一些记忆误区……毫无疑问,在这个主题上,没有其他书比这本书更棒,它必定会成为记忆领域的经典之作。
——兰迪·西德诺(《牛津评论》主持人)
目录
序
绪言 你期望从本书学到什么
第一章 你对自己的记忆力有什么期望——10种记忆误区
第二章 了解你的记忆力:记忆力是什么
第三章 进一步了解记忆力:记忆过程怎样运作
第四章 如何记住几乎任何内容:记忆的基本原则(一)
第五章 如何记住几乎任何内容:记忆的基本原则(二)
第六章 有效的学习策略:读书技巧
第七章 记忆术创造的奇迹:记忆术简介
第八章 记忆术的局限和伪局限
第九章 心智档案体系:连接体系和故事体系
第十章 心智档案体系:地点体系
第十一章 心智档案体系:栓联体系
第十二章 心智档案体系:语音体系
第十三章 运用记忆术:记忆人的名字和面孔
第十四章 运用记忆术:心不在焉和功课
附录 语音体系中的关键词
……[看更多目录]
序言我写这篇序主要是为纪念本书出版25周年。本书于1977年第一次出版发行,到2001年,已经走过了1/4个世纪。1988年本书再版,就是大家看到的这一本。再版主要是基于最新的研究成果和读者的反馈。对于读者来说,本书的内容(包括记忆的误区、原则、方法、技巧、体系等)和编排方式仍旧和以前一样会让他们受益匪浅。本书不仅会引起记忆研究人员的学术兴趣,而且会引发想要提高记忆力的大多数读者的阅读兴趣。
自本书第一版发行之后,我不断收到各行各业读者的反馈意见。其中包括我教过的30多个记忆培训课程的数百位学生、教记忆培训课程的老师、几百位记忆函授课程的学生,以及一些想改善记忆力的读者。本书绪言中列举了6位学生听完记忆课程或读完本书后的切身感受,这里我再举一些例子:
“我简直太震惊了,我从来不知道自己记忆力这么好!”
“学完这门课程,我发现自己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我一直认为自己的记忆力很差,但是使用这些记忆技巧之后,我的记忆力算是拨云见日了。”
“这是我上过的最好的课。”
“我既惊奇又兴奋,使用这些体系竟然这么容易和有趣!”
“我已经教会了我的孩子们一些记忆方法,我那个有轻微阅读障碍的女儿受益最多。”
文摘第一章 你对自己的记忆力有什么期望——10种记忆误区
误区一:记忆力是一种东西
人们经常谈起自己的记忆力如何如何。仿佛记忆力就是他们拥有的一件东西。他们说自己拥有好的记忆力或者差的记忆力,就像谈论拥有健康的牙齿或者不健康的心脏一样:或者把好的和差的记忆力比做强壮和瘦弱的肌肉(见误区七);或者把记忆力减退看作如同视力下降一样。其实,记忆力并不是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称得出重量或者能够透视的物质。我们不可能打开一个人的头颅说:“这个人的记忆力很好,看起来很健康。”或者说:“那个人的记忆力看起来很差,必须把它取出来。”又或者说:“这个人需要进行记忆力移植。”
“记忆”是一个抽象概念,它表示过程而非结构。一位资深的记忆研究人员曾经说过:“在过去10多年里,我对记忆的看法已经从记忆是一种固定结构(头脑中固有的东西)转向记忆是一种活动过程。”记忆不仅不是一种可以被认知的固定结构。记忆的过程也不能被定位在某个可以识别的大脑部位。大脑中没有任何一个具体部位能够产生记忆。 (研究人员连记忆时大脑中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都没完全明白,更不用说知道记忆发生在哪个部位了。)
因此,把记忆看作抽象的过程而非具体的物质更为合适。实际上,记忆并不是单一的过程,而是许多不同过程的组合(包括活动、技巧、性质等)。近来改善记忆的方法集中于记忆的不同次系统——记忆至少分为3个次系统:感官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许多心理学家相信,长时记忆由几种不同类型的记忆组成(见第二章)。
即便是针对某个具体对象的记忆,也可能涉及该对象的许多特点。假如你了解某把椅子所属的类别(家具)、特点(大)、功能(坐)、位置(客厅),你就可以记住它。你也可以根据你各个感官的感受来记忆。比如,某物体看起来像什么、听起来如何、感觉怎么样、尝起来或闻起来有什么味道等,因为这些信息属于不同的类型。记忆时的效果就会存在较大的差别。例如,一个人能复述出某次谈话的内容,却不能弹奏出一支曾经听过的美妙乐曲。也有一些运动神经记忆不是人们有意识进行的,比如,让你详细描述怎样系鞋带,或者让你说出打字机上的某个键的具体位置。
当心理学家试图对记忆力水平的高低作出判断时,他们必须先确定合适的测量标准。鉴于记忆力本身的复杂性,这种做法非常必要。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记忆力测量标准是韦氏记忆量表,它由7种不同的小测试组成,把每次小测试的分数加在一起就得出了记忆力的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