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传

分類: 图书,传记,历代帝王,中国,三国至唐宋,
品牌: 林语堂
基本信息·出版社:群言出版社
·页码:234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7800809870/9787800809873
·条形码:9787800809873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武则天用她的一生书写出一段传奇瑰丽的历史。有人评价她是“鬼神之所不容,臣民之所共怨”,但又不能否认她对社会的贡献:奖励农桑、减免赋敛、止息干戈、知人善任、发展科举等。
林语堂先生并没有给予我们一个明确的结论,而是以邠王守礼(高宗与武则天之子章怀太子贤的儿子)的口吻回忆其祖母——中国历史上的唯一的女皇武则天的过往诸事。经历了生活磨难的她决心要做一个有史以来最有威权最伟大的女人。她有着可与太宗比肩的才略机智,让人震撼的冷酷残忍,以及超乎常人的冷静理智。从“武才人”、“武昭仪”、“武宸妃”到权倾一时的“武皇后”,直到成为君临天下的“圣神皇帝”。在这条通往权力顶峰的道路上,充满了血腥和屠杀,她步履维艰却没有放弃。她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的能力,但是在生命即将走向终点的时候,她却疑惑了……
作者简介林语堂(1895—1976)福建龙溪(现福建漳州)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笔名毛驴、宰予、岂青等,中国现当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语言学家。1924年后担任《语丝》的主要撰稿人。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凋”的小品文。自20世纪20年代起,林语堂和中国新文学运动旗手鲁迅一起,运用幽默手法开展反帝反封建的政治、思想和文化斗争,并创造了基调高亢、语言诙谐、讽喻犀利的“语丝体”散文,而林语堂本人也被称为“幽默大师”。其著作颇丰,出版了多部散文和杂文集,并翻译了多部外国著作,主要作品有:《吾国与吾民》、《生活的艺术》、《孔子的智慧》、《京华烟云》、《风声鹤唳》、《苏东坡传》等。
编辑推荐武则天从小性格强直,不习女红,唯喜读书;
童年时代,曾随父母遍游名山大川,阅历深厚;
十四岁入宫,被太宗封为五品才人;
二十六岁在感业寺出家为尼;
三十二岁,被高宗立为皇后,母仪天下,并开始参预朝政,与高宗并称“二圣”;
六十岁,儿子李显继位为中宗,被尊为皇太后,并临朝称制;
六十七岁,自立为则天皇帝,改国号为周,尊号“圣神皇帝”;
八十二岁,被逼退位,于同年冬去世,遗诏“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
而今,树立在陕西乾陵的无字碑上镌满字。
对于这位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后人已经给予了太多的评说,褒贬不一。有人不齿于此,有人将“贞观遗风”的美誉赐予她。那么,“幽默大师”林语堂先生眼中的武则天是怎么样的呢?
目录
初唐系统略图
第 一 章亲历者说/1
第 二 章太宗皇帝/5
第 三 章良善青年/9
第 四 章锋芒初露/13
第 五 章脱出樊笼/19
第 六 章大展拳脚/23
第 七 章抢夺后位/26
第 八 章封后受阻/31
第 九 章毁灭之始/35
第 十 章成功加冕/38
第十一章书写命运/42
第十二章泰然自若/46
第十三章清除夙怨/51
第十四章元老遇难/56
第 十五 章落寞皇帝/60
第 十六 章二圣临朝/69
第 十七 章泰山封禅/75
第 十八 章前无古人/78
第 十九 章冷静坚忍/83
第 二十 章有所作为/88
第二十一章皇储之争/93
第二十二章章怀太子/100
第二十三章大唐危矣/104
第二十四章独揽大权/109
第二十五章临朝称制/115
第二十六章揭竿而起/120
第二十七章逆我者亡/125
第二十八章专制独裁/129
第二十九章严刑酷法/135
第 三十 章清流之风/139
第三十一章万象神宫/143
第三十二章风雨欲来/149
第三十三章血影泪痕/154
第三十四章女主天下/158
第三十五章智者旁观/163
第三十六章晨光乍现/167
第三十七章棋逢对手/172
第三十八章星星之火/180
第三十九章一出闹剧/185
第 四十 章亢龙有悔/193
第四十一章悬而未决/198
第四十二章满城风雨/206
第四十三章刚正之臣/212
第四十四章众矢之的/218
第四十五章夕阳西下/224
武后谋杀表一 /230
武后谋杀表二 /231
武后谋杀表三 /233
……[看更多目录]
文摘武后现年七十三岁,仍然头脑清清楚楚,身体健康。她现在想起以前私心敬佩的那些大臣,现在都贬谪在外省各地。如正直无私的御史徐有功,忠诚坦率的魏元忠,精明干练的狄仁杰,都是六十多岁的人了。武后一向深知这些人的忠诚正直,只是在她自己一味淫乐放荡的那些年,将这些人都贬谪出京去了。现在和当初贬谪他们时一样果断坚决,她就要把他们重新召回朝廷来。
诚然,武后若不是野心太大,她本来可以成为一个伟大的皇后。由于任用酷吏如索元礼和来俊臣等小人,她显得凶暴残忍,显得不学无术,可是她心里清楚,她是利用他们作工具。她自己的所作所为,她明白得很。如果魔王能帮助她达成她的野心,她也会跟魔王联宗结盟的。她与和尚冯小宝闹粉红色事件,她以为她有帝王之尊,这算是她帝王的特权。她并不想改善朝政,只是一心想为非作恶。她身为女王,淫荡邪恶,她的粉红色事件还会更多,要比疯和尚冯小宝的更多呢。她偏偏老而不死,为非作歹,日夜饮酒开宴,享帝王之尊荣,与武家之侄辈,与情夫,终日寻欢取乐——她之所望,正不过如此。至于朝廷,至于国家,她一向懒得费心,她已经这样统治了很多年。她只愿把老实恭顺的百姓交给正直贤良的臣子手中去治理,那就行了。还有什么别的呢?
徐有功业已召回,官居御史大夫。他为官清正,敢与武后力争,决不肯把王子哲之妻窦妃判罪,后来窦妃终被武后暗中谋害。魏元忠像一株经过飓风而不摧折的大树,一共经过了三次,现在也回来了,官居御史中丞。
武后问魏元忠:“你为什么老是遇见麻烦呢?”
魏元忠说:“臣犹如一只鹿,来俊臣和周兴都想杀臣去做鹿羹。”
狄仁杰现在做幽州刺史,善抚百姓,民心归附,契丹入寇,闻之引去。在武后圣历元年,武后将狄仁杰召回朝中,官拜鸾台侍郎,参与枢要,为武后左右手。武后任用贤能,朝廷之中,仿佛漫漫黑夜已然过去,天色行将破晓。武后虽然知人善任,却没有看出来重用了狄仁杰正是她自己走向没落之始。大概她忘记狄仁杰受审时曾说过:“仁杰为唐室忠臣,情愿受死。”
狄仁杰之出现,犹如一个巨大的彗星,后面带着一股灿烂的云彩,许多小的光亮都受他吸引而来。武后对狄仁杰是言听计从。狄仁杰髯须下垂,声音悦耳,天赋雄辩之才,遇事能洞烛机要,言词犀利明断。遇有他向武后举荐贤才,武后都欣然接受。由他举荐在朝居官者已有二三十人。姚崇是由他提升的,宋璟则已然在朝。政风为之一变。狄仁杰自己擢用贤能刚正之士。有人见狄仁杰亲手擢用那么多大臣,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