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2(典藏本)(历史本来很精彩,历史可以写得很好看)
分類: 图书,历史,中国史,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公元1840年),明清(1840年以前),
品牌: 当年明月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海关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9787801655745
·条形码:9787801655745
·包装版本:1
·装帧:平装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明朝那些事儿(典藏本) 第二部 朱棣:逆子还是明君
二十一岁的建文帝登基之后,对于分封在各地的九个叔叔心怀忌惮,便以种种罪名,开始清除藩王。身为朱元璋第四子的燕王朱棣,对建文继位本就不满,在这种情况下,遂以“靖难”为名,发动了直指京城应天的战争。《明朝那些事儿-贰》的故事便从朱棣夺位的“靖难之役”开始。从朱棣、建文叔侄的斗争,到永乐大帝挥军五征蒙古,派郑和七下西洋,直至南下讨平安南,使得中华大地重现了百邦附归、万国来朝的千古盛世。本书以永乐大帝北伐归来途中的病逝收尾,梳理了他一生的重大功业,也讲述了他一生的重重杀劫。这其中,建文帝在京城被攻破之后,究竟是生是死,不仅折磨了朱棣二十余年,也一直是历史上的谜团。当年明月通过对史料的分析和研究,通过具体的史实,将会告诉你建文帝的归属。在朱棣还是燕王的时候,一个拜道士为师的和尚就千方百计地要进入他的麾下,并声称要送他一顶白帽子,这个人是谁?他在朱棣夺位的过程中起到过什么作用?而名传千古的郑和究竟是背负了怎样的任务七下西洋?他自己又有着怎样的目的?这些都将在作者的解读中,让你兴味盎然,欲罢不能!
作者简介当年明月
副研究员,明史学会会员,青年历史学者,心灵历史开创者,担任国内多家电视台文史类节目主讲人,畅销书作家,所著作品《明朝那些事儿》销量过五百万册,为三十年来最畅销之史学读本,多次获得“新浪图书风云榜”最佳图书、当当网“终身五星级最佳图书”、“卓越亚马逊畅销书大奖”等荣誉,位列全国十大畅销书之一,2007—2008年度系列畅销书第一名,该系列作品已被译为日、韩、英等多国文字出版发行。
编辑推荐《明朝那些事儿》是迄今为止唯一全本白话正说明朝大历史,历史本身很精彩,历史可以写得很好看。
荣获“新浪图书风云榜”最佳图书,多次斩获“卓越亚马逊畅销书大奖”。
畅销500万册的最有阅读价值读物。
目录
第一章建文帝:建文的忧虑
第二章等待中的朱棣痛苦
第三章准备行动
第四章不得不反了!
第五章你死我活的战争
第六章朱棣的对手
第七章离胜利只差一步!
第八章殉国、疑团、残暴、软弱
第九章帝王的烦恼
第十章帝王的荣耀
第十一章帝王的抉择
第十二章郑和之后,再无郑和
第十三章纵横天下
第十四章 天子守国门!
第十五章逆命者必剪除之!
第十六章帝王的财产
第十七章生死相搏
第十八章最后的秘密
……[看更多目录]
文摘第一章建文帝:建文的忧虑
朱元璋病逝前,指定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朱元璋逝世时很是安心,因为他认为朱允炆一定能够继承他的意愿,将大明王朝治理得更好,一个安心的人走了,却留下了一个忧虑的人。
朱元璋巨大的身影从朱允炆身上消失了,朱允炆终于可以独自处理政事了,但这个年仅二十一岁的少年惊奇的发现,他仍然看不到太阳,因为有九个人的身影又笼罩到了他的头上。
这九个人就是朱元璋的九个儿子,从东北到西北分别是辽王、宁王、燕王、谷王、代王、晋王、秦王、庆王和肃王。
如果说皇帝是最大的地主,那么这九个人就是保卫大地主的地主武装。
朱元璋在全国各地封了二十四个儿子和一个孙子为王,这些特殊的人被称为藩王,他们有自己的王府和军队,每个王都有三个护卫,但请注意,这三个护卫不是指三个人。
所谓护卫是一个总称,护卫的人数从三千人到一万九千人不等,这样算一下就可以了解藩王们的军事实力。
上面那句话的关键所在就是不等,按照这个规定,藩王所能拥有的军力是九千人到伍万七千人,而在实践中,藩王们都倾向于选择后一个数字,枪杆子里出政权,就算不要政权,多养点打手保镖看家护院也是好的。
按说这个数字其实也不多,区区五万多人,自然干不过中央。可见朱元璋在安排军队建制时是有所考虑的,但事情往往坏就坏在例外这个词上。
可以例外的就是我们上面提到的这九个人的某几个。他们之所以可以例外,是因为他们负担着更为繁重的任务——守护边界。
他们的防区我们已经介绍过了,这九个武装地主就如同九大军区,分别负担着不同的任务,其中燕王和晋王势力最大,他们各自带有十余万军队,可谓兵势强大,但这二位还不是九王中最生猛的,公认的打仗第一强人是宁王,此人“带甲八万,革车六千”,看似兵力没有燕王和晋王多,但他手下却有一支当年最为强大的武装——朵颜三卫。
这是一支特殊的部队,可以说是明军中的国际纵队,全部由蒙古人组成,战斗力极强。可能有人要问,为何这些蒙古人甘心给明朝打工。
其实这个答案也很简单,因为明朝按时发放工资,这些外援们吃饱饭还能去娱乐场所休闲一下,而北元却是经常打白条,打仗前许愿抢到的战利品归个人所有,结果往往抢回来就要先交集体,剩下的才是自己的。
这就是明显的赔本买卖了,拼死抢了点东西回来,还要交公,万一死掉了估计还没有人管埋。确实不如给明朝当公务员,按月拿钱还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