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的悲剧(埃勒里·奎因侦探小说)(The Tragedy of Y)
分類: 图书,小说,外国,现当代小说,美洲,美国,
品牌: 埃勒里·奎因
基本信息·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页码:326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7802255988/9787802255982
·条形码:9787802255982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埃勒里·奎因侦探小说
·外文书名:The Tragedy of Y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Y的悲剧》和“哲瑞•雷恩悲剧系列”中的其他三部一样,最初是在“巴纳比•罗斯”这个笔名之下出版的。当时,一系列塑造年轻睿智的侦探人物埃勒里•奎因先生的作品,已经在繁荣的推理小说市场中稳占一席之地。由于侦探埃勒里•奎因先生的探案故事是以共同的笔名“埃勒里•奎因”为人所知的两位神秘作者创作的,又由于耨的作品系列推出了一位不同的侦探——哲瑞•雷恩先生,在“埃勒里•奎因”这一笔名之后隐而不露的两位年轻人觉得有必要取个新笔名。
作者简介埃勒里·奎因(Ellery Queen),推理小说史上一个非凡的名字,实指弗雷德里克·丹奈(Frederic Dannay,1905—1982)和曼弗里德·李(Manfred Lee,1905—1971)这对表兄弟作家。他们的创作时间长达半个世纪,作品多达数十部,全球销量约计两亿册;他们曾五获埃德加·爱伦·坡奖;他们的四部“悲剧系列”和九部“国民系列”作品被公认为推理小说史上难以逾越的佳作;他们于1941年创办的《埃勒里·奎因神秘杂志》(EQMM)成为劳伦斯·布洛克、迈克尔·康柰利等推理大家起飞的平台,迄今仍是最专业、最权威的推理文学杂志之一;他们出资设立“密室研讨小组”,定期与约翰·狄克森·卡尔、克雷顿·劳森等推理大师交流、切磋;他们成就的不仅仅是自己,更为成就推理小说的黄金时代书写了浓墨重彩。
编辑推荐我不认为有哪部作品的诡计可以和《Y的悲剧》媲美。
——斯蒂芬•金埃勒里•奎因的《Y的悲剧》,我认为是改变_r推理历史的作品。
——日本推理之神岛田庄司第一名《福尔摩斯探案集》,第二名《Y的悲剧》,第三名《无人生还》……第七名《漫长的告别》。
——日本推理小说作家、评论家和读者评选的
世界100部最受欢迎的推理小说排行榜
埃勒里•奎因的十二大丰功伟绩
埃勒里•奎因的所有作品都是线索明晰、公平至上的黄金时代推理作品,“挑战读者”的设置更是成为后世津津乐道的经典桥段。
埃勒里•奎因开创了合作撰写推理小说的成功先例。
埃勒里•奎因创作的“国名系列”是推理小说史上的一座丰碑。
埃勒里•奎因以“巴纳比•罗斯”之名出版的“悲剧系列”是世界上水平最高的系列推理小说。
埃勒里•奎因在一九四二年创作的《凶镇》标志着其创作风格成功转型。侦探奎因由毛头小子成长为成熟男人;作家奎因的作品也从单纯的解谜游戏升华为深刻的哲学探讨。
埃勒里•奎因于一九四一年创办了《埃勒里•奎因神秘杂志》,对普及推理文化、提高推理文学的地位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埃勒里•奎因利用杂志平台,大力培养新人。当今美国推理界所有的大师级人物几乎全部出自埃勒里•奎因门下。
埃勒里•奎因热衷于推理文学的理论研究。他编辑出版的小说集和评论集都成为了推理文学研究的重要资料。
埃勒里•奎因出资设立“密室研讨小组”,定期召集卡尔等推理大师交流创作心得,相互激发灵感。不计其数的经典推理小说都是从研讨小组的咖啡桌上讨论出来的。
埃勒里•奎因先后将推理小说搬上广播、电视、影院……建立了庞大的“奎因推理链条”,推理的火种被传播到世界每个角落。
埃勒里•奎因作品全球累计销量超过两亿册,三度荣获欧美推理领域最高荣誉埃德加•爱伦•坡奖。
无须一一列述,因为他的名字是“埃勒里•奎因”。
目录
致读者的公开信
案件中的重要人物
序幕
第一幕
第二幕
第三幕
收场白
幕后
……[看更多目录]
文摘第二场
路易莎的卧室
六月五日,星期日.上午十点整
从一开始,哈特案件就带着一种悠缓的步调。这不是那种如火如荼连跟接踵的犯罪,不是一系列叫人眼花缭乱的事件,更不是急鼓繁弦的那种类型。它十分、十分的缓慢,几乎是以一种懒散的速度踱着步,而由于它的迟缓,更令人感觉有一种残酷无情的意味,好似死神的游行。
就某方面来说,事件演变迟缓,这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意义,然而在当时,包括哲瑞·雷恩先生在内,没有一个人察觉甚至揣测到这一点。约克·哈特十二月失踪,二月发现他的尸体,四月有人企图毒死那个又聋又哑又瞎的女人,然后,将近两个月之后,在六月一个晴朗的星期日早晨……
雷恩舒舒服服地隐居在他哈德逊河上方的城堡里,早已把哈特案和萨姆巡官来访的事忘得一干二净;新闻界对下毒案的热衷先是逐渐消退,到最后报上对此只字不提;虽然萨姆巡官作了最大的努力,仍找不出进一步的线索对谁可能是下毒的人有略微提示。热潮平息,警方的调查也跟着平息。
直到六月五日那一天。
哲瑞·雷恩先生从电话里得到通报时,正伸展着四肢躺在古堡光秃秃的城垛上晒裸身日光浴。老奎西吃力地爬上角楼旋梯,鬼怪似的脸孔涨得发紫。
“萨姆巡官……”他气喘吁吁地说,“……来电话,雷恩先生!他……他……”
雷恩警觉地坐起来。“什么事,奎西?”
“他说,”老人喘着大气,“哈特家出事了!”
雷恩棕色的身体前倾,弯着细腰。“终于来了。”他缓缓地说,“什么时候?是谁?巡官怎么说?”
奎西擦擦汗湿的额头。“他没说,他很激动。巡官真是的,对我大叫大嚷,我这辈子从来没被人家这样——”
“奎西!”雷恩站起来,“赶快说。”
“是,雷恩先生。他说如果您要了解事况,马上到哈特家去。他说,在北华盛顿广场。他会替您保留现场的一切物证,但是要快,他说!”
雷恩已经奔下旋梯去了。
两小时后,在脸上老是挂着微笑、雷恩称其为德罗米欧——雷恩喜好用莎士比亚剧作中的人物的名字来称呼他的熟人——的年轻司机的操纵下,雷恩的黑色林肯大轿车已在南第五大道的拥挤车阵中穿梭。当他们穿过第八街,雷恩可以看见华盛顿广场那边人头攒动,警察忙着维持秩序,拱桥下的高速公路拥堵不堪。两个摩托车骑警挡住了德罗米欧的去路。
“不准从这边过!”其中一名警察嚷道,“转回去,走另一条!”
一个胖嘟嘟、红脸孔的警官跑上来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