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口述史
分類: 图书,政治,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农民运动与组织,
品牌: 吕国光
基本信息·出版社:湖北长江出版集团湖北人民出版社
·页码:298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7216056949/9787216056946
·条形码:9787216056946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农民工口述史》一书,收录的是关于农民工的口述文章,共有27篇。在书中,口述者讲述了他们外出打工前后的思想状况和具体过程。在审读书稿的时候,编者一直被口述者的经历所深深地感动。书中收录的农民工口述者虽然只有三十多位,但他们可以从一个侧面代表以亿计的农民工群体。他们的身份普通而“卑微”,但他们的付出,所起到的作用,却不应当被轻视与低估。
目录
在深圳的两年⋯⋯⋯⋯⋯⋯⋯口述人:张孝兰
我想从头再来⋯⋯⋯⋯⋯⋯⋯口述人:吴海
好日子是过出来的⋯⋯⋯⋯⋯口述人:李丰庆
十七年的打工经历⋯⋯⋯⋯⋯口述人:老杜等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口述人:路露
我是个自由职业者⋯⋯⋯⋯⋯口述人:赵方栓
拒绝二奶⋯⋯⋯⋯⋯⋯⋯口述人:萧晓红
打工三十五年⋯⋯⋯⋯⋯⋯⋯口述人:傅运来
做出更好的霓虹灯⋯⋯⋯⋯⋯口述人:张铁牛
我被重男轻女的思想害了⋯⋯口述人;陈 桑
为了孩子读书⋯⋯⋯口述人:叶飞
我选择重新读书⋯⋯⋯
……[看更多目录]
序言在20世纪与21世纪之交,影响中国的最重要的社会现象之一,便是农民流动。
我们对农民流动的认识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限制,将农民牢牢地束缚在有限的土地上,农民因此不仅成为职业,而且成为身份性概念。这是“农民工”的制度基础;第二阶段是改革开放初期的有限放开。改革开放从根本上说是人的解放,农民可以走出土地进城务工,但体制性障碍使他们的流动仍然受到诸多限制,所谓“农民工”的词语便是这一特定历史的产物:第三阶段才是进入新世纪以后打开城门让农村人口进城工作,开始享有平等的国民待遇,“农民工”
文摘在深圳的两年
口述人:张孝兰,女,39岁,湖北京山县人
我出去打工
我叫张孝兰,家住在荆f J市京山县,是60年代出生的人,2006年一年都在外面打工,今年过年才回到家。丈夫在家里面种田,8亩地都是旱地,春季收小麦,秋天的时候收棉花。这几年小麦、棉花又不值钱了,卖不出好价钱。家里日子过得很艰难,一年到头,平均收入没有多少,过年都没有什么年味。女儿总说,还不如不过年,反正也吃不了几回肉。
家里条件不是很好,我与丈夫1986年结婚,直到女儿三岁都没有房子,全家三口都挤在他大伯家里。
那时候还没有自己
后记研究的问题提供最大信息量的样本。研究工具包括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两部分,前者意在了解农民工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选择经历丰富、表达与思考能力较强的农民工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并使用他们对其当初在校期间的生活及进城工作的细节等从多角度客观、全面、深入、细致地描述,以便对农民工获得一个比较广阔、整体性的认识。在访谈开始前,我们尽量争取被访者的同意,用MP3录音,如对方不同意录音,则尽可能记下全部访谈内容,随后即对录音或访谈内容进行逐字逐句的整理。此外,我们还收集了部分农民工过去的作业和奖惩记录、进城务工期间的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