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不生气的父母(全球华人年轻父母专业育儿第一站摇篮网推荐)(教养指南)

分類: 图书,教育,家庭教育,
品牌: 滕婧
基本信息·出版社:哈尔滨出版社
·页码:248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7807535059/9787807535058
·条形码:9787807535058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教养指南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做不生气的父母》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心底对孩子们的爱,也让我们成为更出色的养育者。生养孩子绝对不是人生的一个任务,丽是一种享受。如果有人只是把生孩子当成不得不完成的任务,或者根本没有打心底里作好陪孩子慢慢长大的准备,就很难想象会在爸爸或者妈妈的角色里,找到快乐。作者通过和父母、孩子的接触,感悟养育孩子的真谛:当爸爸妈妈,只有重视“内练修养,外练技术”,才能在和孩子这场漫长的“博弈”中,见招拆招。快乐38计,让爸爸妈妈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体味无限和美,享受无限乐趣!
作者简介滕婧,教育经营管理培训讲师、儿童文学畅销书作家、儿童阅读推广人,创作了校园儿童小说“淘气包欧皮皮”系列故事,得到了小读者、家长和老师的喜欢和认同。
作者曾任幼教培训中心首席培训策划及讲师;多次担任全国各地幼儿同管理者培训以及幼儿家长学校的重要课题讲师。在日常工作中长期与家长孩子接触,深切了解困扰父母和孩子的一系列问题,策划和推出“家庭教养指南”系列丛书。
滕老师愿意和更多的家长、孩子成为朋友。
媒体推荐如果说孕育宝宝是幸福奇妙的过程,那么养育宝宝的过程则是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了。宝贝一天天长大,操心生气的事自然免不了,如何做好父母是一门学问,当宝宝不“乖”的时候父母如何应对更是必修绝技。生动的语言、实用的案例,《做不生气的父母》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心底对孩子们的爱,也让我们成为更出色的养育者。
——全球华人年轻父母专业育儿第一站摇篮网
编辑推荐爸爸妈妈必备的亲子教育秘诀,满怀欣喜迎来的宝贝,为什么却把自己气得抓狂?做不生气的父母,有技巧,才有快乐一家亲。
快乐38计享受当爸爸妈妈的日子。
生动的语言、实用的案例,《做不生气的父母》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心底对孩子们的爱,也让我们成为更出色的养育者。
高尔基说:“爱孩子,母鸡也会。”教育孩子,则需要技巧。
怎样带孩子上街不生气?怎样带孩子做客不生气?怎样面对孩子的“谎言”不生气?怎样不为孩子看电视和上网生气?怎样不为孩子的“败家”生气?怎样不为孩子的任性生气?怎样不为孩子的学习成绩生气?怎样不为孩子的失败生气?怎样不为孩子的“懒惰”生气?
目录
序:享受当爸爸或妈妈的日子
PART 1
一爱孩子的本身,而非爱他的条件
二我们是在养孩子而不是养花
三分清错误的类型
四你在为什么生气
五父母发怒对孩子的影响
六别让担心和爱转化成生气
七绝对不当“压力锅
八永不失落的权威
九想想自己小时候吧
十不好奇、不多动,那就不是孩子了
十一成绩不代表全部
十二承认孩子的差别
十三玩儿就是学
十四孩子有权失败
十五等待孩子慢慢长大
十六幽默是最好的调味剂
十七该放手时要放手
十八可以生气,但别造成伤害
PART 2 怎样做才能不生气呢
一怎样带孩子上街不生气
二怎样带孩子旅游不生气
三怎样带孩子上饭店不生气
四怎样带孩子做客不生气
五怎样带孩子搭乘交通工具不生气
六怎样在孩子吃饭问题上不生气
七怎样给孩子喂药不生气
八怎样面对孩子的“谎言”不生气
九怎样不为孩子打人而生气
十怎样不为孩子看电视和上网生气
十一怎样不为孩子的“败家”行为生气
十二怎样早晨不生气
十三怎样晚上不生气
十四怎样在孩子不肯认错时不生气
十五怎样不为孩子的任性而生气
十六怎样不为孩子的学习成绩生气
十七怎样不为孩子的失败生气
十八怎样不为孩子的“懒惰”生气
十九怎样不为孩子胆小而生气
二十怎样不为孩子的生气而生气
后记
……[看更多目录]
序言你为什么要生养孩子?这个问题我问过很多朋友。梓萌说:我同学都生了,我也得跟上啊!天宇说:我是三代单传,当然要让我老婆快点生一个啊!书瑶说:不小心怀上了,如果做人流手术会很痛吧?晓彤说:再不生,等年龄大了,女人身体会吃不消的!璇子说:我想看看我老公和我究竟能生出一个什么模样的孩子来!
这都什么跟什么呀?难道我们都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才要生孩子啊?
还好还好,听完了上面几位让我闹心的说法,好友方洁的回答终于如一缕轻风熨熨帖帖地滑过我的耳膜:生孩子需要理由吗?如果一定要说一个理由的话,那……唯一的理由。
文摘PART 1
一爱孩子的本身,而非爱他的条件
如果有人问父母,你们爱孩子吗?相信所有的父母都会不假思索地说,爱呀!当然爱呀!如果再追问一句,你们都爱孩子的什么呢?不少的父母恐怕就会中“圈套”了:
他们会满脸幸福地告诉你,我儿子可聪明了!现在才三岁,已经能背好几百首诗歌了!
也有人会说,你不知道我女儿有多听话,月子里很少闹夜,我们大人可省心了!
甚至还有人会说,我儿子眼睛圆溜溜的,又大又亮,光看他那张小脸就让人爱不够呢!
父母们只顾一一细数为什么爱孩子的原因,却不知他们已经掉进了“问题的陷阱”。
这样的问题,很容易让父母在一刹那局限了自己的爱、收缩了自己的爱、贬损了自己的爱。我们来作个假设,看看这个“陷阱”到底有多深。
假设那个会背诗歌的孩子不那么聪明,甚至连说话都比别的小孩晚了半年;
假设那个月子里不闹夜的乖乖女儿不那么“听话”,一晚上哭八次;
假设那个长相可爱的孩子不那么美貌,而是小眼睛塌鼻子:
那么,做父母的难道就不爱他们了吗?
当然不会!父母对孩子的爱,完全是一种天性;是没有理由、没有条件的爱。
但是,我们还是常常会听见这样的话:
“宝贝你要乖、要听话,这样妈妈才爱你,才给你买糖糖;你要是不乖、不听话,妈妈就不爱你了,也不给你买糖糖了。”
妈妈在说这些话的时候,可能没有想到“自己给孩子的是怎样的爱”这个层面,可是孩子那边会接收到一个错误的信息,孩子会以为:
我要乖,妈妈才爱我;我不乖,妈妈就不爱我了!
“乖”变成了孩子脑海里一个可以换取妈妈的爱的条件,这岂不是很可悲的事情?就像有部电影里讲述的两个热恋中的年轻人,女孩儿一直对男孩儿隐瞒了自己是富家女的身份,所以她也就坚信男孩儿对自己的爱是不讲条件的真爱。但是有一天,女孩儿无意间听到男孩儿给他的朋友打电话说,我要不是因为知道她将会继承五千万的家产,我才不会和她恋爱呢!伤心欲绝的女孩儿最终和男孩儿分了手,因为他们之间所谓的“真爱”,因有了“条件”而变得浅薄,失去了意义。
如果说这个发生在恋人之间的爱的插曲和我们探讨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还有些许差别的话,那下面这个故事可真的要让人深思了。
小雅是个孤儿,在孤儿院里过三岁生日那天,她被养父养母带回家了,小雅在这个新家里愉快地度过了五年的时间。有一天她提前放学回家,正好听见妈妈在客厅里和一个阿姨聊天,阿姨说,你们收养了小雅还真是幸运呢
……[看更多书摘]
后记还记得在这本书的开头,我们说过的“生养孩子唯一的一个理由”是什么吗?对,就是享受当爸爸妈妈的日子。既然是“日子”,就总有苦有甜,孩子能带给你快乐和欣喜,必然也少不了让你操心生气。
把这本书奉献给父母们的最大心愿,就是希望你们能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葆有这个小生命诞生之初时,带给你的那种溢于言表的喜悦和感动!想想看,孩子在你的教养下健康快乐地长大,这个过程其实比他的降生更加会让你感到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