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心游记(凡尔纳科幻经典系列)

分類: 图书,小说,外国,世界名著,欧洲,法国,
品牌: 儒勒·凡尔纳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百家出版社
·页码:269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7807038950/9787807038955
·条形码:9787807038955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凡尔纳科幻经典系列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地心游记》凭借合乎科学的非凡想象力、丰富逼真的景物描写,让读者体验了神秘的地底世界,彰显了对科学永无止境的探索精神,令人沉醉于凡尔纳的美妙幻想之中。19世纪中期,德国科学家里登布洛克教授偶然得到了一张古老的羊皮纸,上面记述从一个神秘的火山口进入就可以到达地球中心}教授对此深信不疑,不顾侄子阿克塞尔的极力反对,毅然偕同阿克塞尔与向导汉斯,进行了一次穿越地心。的冒险旅行。旅行中炙热、眩晕、饥渴、黑暗、迷路一路随行,不过探险三人组也饱览了地下海的雄伟风光,经历了一场海怪大战,见识了异常珍贵的古生物化石,还遇到了一个放牧大象的远古巨人。经历千难万险后,就在他们马上就要到达地球中心的时候,火山爆发了!在炙热岩浆的翻滚下,他们是会被送下地狱,还是被送回人间?
作者简介儒勒·凡尔纳(1828—1905),十九世纪法国著名的科幻小说和冒险小说作家,世界科幻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科幻小说之父”。
凡尔纳出生于法国南特市,从小就喜欢旅行,爱读冒险故事,最吸引他的是浩瀚的大海和关于海洋的梦想。南特市是临河的城镇,码头上停泊
着各地的船只与各种货物,小凡尔纳听着游客们关于海上生活的描述,他的头脑里便幻想出一幅幅奇特的图画,他希望自己也能有那么一天能
远渡重洋,到神秘的异域国度探险。凡尔纳的父亲是位颇为成功的律师,一心希望子承父业。十一岁时,小凡尔纳背着家人,偷偷地溜上一艘
开往印度的大船当见习水手,准备开始他梦寐以求的冒险生涯。不过由于发现及时,父亲在下一个港口赶上了他,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惩罚,并
让他躺在床上流着泪保证:“以后保证只躺在床上在幻想中旅行。”这使他彻底丧失了成为冒险家的可能。但是,蔚蓝色大海的形象在凡尔纳
心中是永远也无法磨灭的。
凡尔纳十八岁的时候,遵从父亲之命前往巴黎学习法律,在这里他结识了法国作家大仲马,并且放弃法律,向大仲马学习戏剧创作。为此他不
仅受到了父亲的严厉训斥,还失去了家里的经济资一助。他不得不在贫困中奋斗,以读书为乐。
编辑推荐《地心游记》中里登布洛克是一位德国矿物学教授,他在一本古老的书里偶然得到了一张羊皮纸。在破解了纸上文字的密码之后,发现前人曾到地心旅行,教授遂下定决心作同样的旅行。他不顾侄子阿克塞尔对地球内部温度的担忧,毅然做出决定,并要求侄子一同前往。
目录
第一章 古怪的教授/1
第二章 神秘的羊皮纸/6
第三章 卢尼文密码/11
第四章 我找到了钥匙/19
第五章 饥饿,胜利,然后是沮丧/24
第六章 通往地心的大讨论/29
第七章 地心之旅开始/36
第八章 冒险前的训练/43
第九章 冰岛见闻/51
第十章 一场有趣的谈话/58
第十一章 走向地心/64
第十二章 潜入荒芜之地/71
第十三章 热情的北极圈/77
第十四章 最后的休整/82
第十五章 攀爬斯奈费尔火山/88
第十六章 勇敢地走下火山/95
第十七章 垂直下降/101
第十八章 地壳深处的奇迹/106
第十九章 地质研究/112
第二十章 第一次危难来临/117
第二十一章 坚持到底/122
第二十二章 渴!绝望蔓延/127
第二十三章 救命水源/131
第二十四章 向地球更深处前进/137
第二十五章 深不可测/141
第二十六章 只身迷路/146
第二十七章 困在地下迷宫/150
第二十八章 回音壁求救/154
第二十九章 获救/160
第三十章 地中海/164
第三十一章 准备渡海木筏/173
第三十二章 奇幻海底世界/178
第三十三章 海怪大战/188
第三十四章 壮观的喷泉/199
第三十五章 带电的暴风雨/204
第三十六章 回到原点/210
第三十七章 发现人头/216
第三十八章 远古人类尸体/223
第三十九章 遇到巨人/231
第四十章 炸出通往地心的路/239
第四十一章 又一次垂直降落/244
第四十二章 在黑暗中飞速上升/248
第四十三章 火山爆发/253
第四十四章 回到地面/259
第四十五章 完美的结局/266
……[看更多目录]
文摘“你也要这样,阿克塞尔。”他补充道。
“真倒霉!”我在心里对自己说,“幸亏我今天吃了双份午餐!”
“首先,我们得找出这个密码源自哪种语言。”
听到这句话,我迅速抬起头来,但是我叔叔继续自言自语着:“没有比这更容易的事了。这份文献共有132个字母,其中有77个辅音字母,55个元音字母。这几乎是南部欧洲语言的构词比例,同时期的北欧语言在辅音上就要丰富得多了。所以,这应该是一种南欧语言。”
我想这是一个非常合理的结论。
“可那是什么语言呢?”
我向学识高深的教授寻求的是回答,但是我等到的却是他那深刻的分析。
“这个萨克努塞姆,”他继续说道,“是一个见多识广的人,所以当他不用母语写作的时候,他一定会选择16世纪的文化人通用的语言,我的意思是指拉丁文。如果我搞错了,我只能再试试西班牙文、法文、意大利文、希腊文或者希伯来文。但是16世纪的学者一般都用拉丁文写作,所以我有理由首先认定,这些文字是拉丁文。”
我从椅子上猛地站起身来。对拉丁文的美好记忆,使我反感这种假设:这些粗俗的字怎么可能是诗人维吉尔①所使用的美妙语言呢?”
“是的,是拉丁文,”我的叔叔又说,“但它是混乱的拉丁文。”
“很好,”我暗想,“如果你能把这些混乱的拉丁文排列整齐,我亲爱的叔叔,那你就是绝顶聪明的人!”
“让我们来认真研究一番,”他重复道,拿起那页我写上字的纸,“这里共有132个字母,从表面来看它们是混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