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与现实—香港的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中山大学港澳研究文丛)
分類: 图书,政治,中国政治,地方政治,
品牌: 黎熙元
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页码:236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7301143044/9787301143049
·条形码:9787301143049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中山大学港澳研究文丛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梦想与现实—香港的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是一项关于近二十年香港社会分层状况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成果,也是内地学者第一部以第一手实证资料为基础比较全面地讨论香港社会分层及其相关问题的著作。
《梦想与现实—香港的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指出,20世纪下半期香港经济的持续增长导致的社会富裕并未消除由贫富差距产生的社会不平等,贫富差距变得越来越严重。香港社会流动的总体状况是短距离、小跨度的垂直社会流动显著频繁地、普遍地发生,而大跨度、长距离的垂直社会流动并未显著发生。这种社会流动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模糊了从下层到中上层当中各个层级的利益分界和阶级认同的差别。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变,中产阶级出现两极分化,“M型社会”的变化在香港社会中已露端倪。依靠自己的努力能够实现上向社会流动,这是香港第一代移民的理想,其后成为香港人的整体社会意识。但是香港社会环境自20世纪下半期以来已经发生巨大变化,上向社会阶层流动只能有限度实现,香港人社会流动的梦想与现实之间正出现越来越大的差距。
作者简介黎熙元,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副教授。从事经济社会学研究、社区研究和区域社会文化研究。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和广东省研究项目十余项。主要著作有《社区建设:理念、实践与模式比较》等,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现代社区概论》,主要论文有《社区论辩:转型期中国城市社区的形态转变》、《全球性、民族性与本土性——香港学术界的后殖民批评与香港人文化认同的再建构》、《香港的城市空间与社会分层浅析》、《难以表述的身份:后殖民语境中澳门人的文化认同》等二十余篇。
编辑推荐“中山大学港澳研究文丛”是中山大学港澳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985工程”二期研究系列成果。丛书从经济、政治、法律、社会几个方面研究了港澳问题,探讨了港澳社会经济发展、粤港澳存在的法域冲突、区域行政协作的机制、区域经济深度整合、社会的有效治理等问题,表达了对港澳,特别是对香港问题的见解。分析和总结了“一国两制”以来港澳建设与发展取得的宝贵经验。对保持香港和澳门的长期繁荣稳定,对进一步推动港澳与内地以及粤港澳区域合作进行了建设性的研究。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社会分配、职业地位与社会分层
一、西方学者的社会分层理论
二、香港学者的社会分层研究
第二章 近五十年香港社会的结构转变
一、近五十年香港的经济结构变化
二、收入分配结构和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
三、公共教育结构的变化
四、香港其他公共福利体系的发展
五、小结
第三章 香港的收入分配、再分配与社会不平等
一、香港的收入分配
二、香港社会再分配
三、收入分配与再分配的空间效应
四、小结
第四章 社会分层
一、不同尺度的社会分层
二、本书的社会分层
三、小结
第五章 社会流动
一、以收入变动衡量的社会流动
二、以职业变动衡量的社会流动
三、影响社会流动的因素分析
四、二元劳动市场与垂直社会流动的障碍
五、跨地区流动策略
六、小结
第六章 阶级认同与社会流动意识
一、阶级位置与阶级身份
二、阶级身份与社会流动意识
三、社会流动的方式与因素
四、“M型社会”是否已经浮现?
五、小结
第七章 阶级特性与阶级政治
一、香港的资产阶级
二、香港中产阶级
三、香港的劳工阶级
四、社会阶层与政治投票倾向:区议员选举投票分析
五、结论
结语“香港梦”——理想与现实
参考书目
附录香港社会流动电话访谈问卷
……[看更多目录]
序言香港和澳门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港澳回归祖国使“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从理论变为现实,在实践中日益丰富。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以来,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生改善。香港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的地位进一步提升,作为内地对外开放的中介和桥梁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总结“一国两制”在港澳的实践及其经验,探讨实现香港和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的良策,研究港澳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祖国和平统一中的作用,思考港澳与内地以及粤港澳区域合作的前景,是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由于地缘关系和岭南文化的共同背景,广东与港澳、中山大学与港澳的高等学校之间,在历史上一直具有紧密的联系。中山大学历来十分重视对港澳问题的研究,发展到今天,港澳研究已经成为中山大学的优势研究领域和特色学科之一,在境内外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2000年,“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成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之一。2004年,经教育部审批立项,“中山大学港澳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成为中山大学“985工程”二期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之一。港澳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整合了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地区研究中心、法学院、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的研究力量。吸纳了香港城市大学、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广州市社会科学院、深圳大学的相关学者,设立了“港澳经济研究”、“港澳政治研究”、“港澳法律研究”、“港澳社会研究”四个研究方向,开展系统的港澳研究。
文摘第五章社会流动
社会阶级阶层结构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框架中,有可能发生变化、向上或向下流动的阶级只有小资产阶级,在资本主义大生产条件下,作为传统中间阶级的小资产阶级终将分裂消失,其中小部分上升为资产阶级,而大部分将下降为无产阶级。而作为社会阶级主体的两大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总体上是稳定的,互相之间阶级差别巨大,阶级边界森严。正是由于阶级差别巨大而且无产阶级几乎没有可能向上流动,马克思才据此做出了革命的预言——无产阶级只能通过暴力革命的方式推翻资产阶级才能彻底改变自己的阶级地位。
无论社会学者是否同意马克思的革命预言,他们都同意维持社会稳定和正常运作的因素不仅是阶层结构的形态,更重要的影响因素是阶层之间的流动性。假如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性低,中下阶层受到压制,容易存有更多不满与反抗的情绪;相反,当不同阶层的成员具有实现社会流动、尤其是上向社会流动的可能性,社会就能够形成一种有努力就会有收获的价值观。李普塞特(Seymour M.Lipest)认为,20世纪的西方社会现代服务业迅速发展,许多工人、农民的子女进入白领阶层,代际职业流动非常显著。大规模的职业流动对社会意识形态有深刻影响,它使出身卑微的人相信向上的社会流动对他自己或他的孩子来说是可以达到的。如果他在经济上获得了成功,将进一步促使他相信社会是平等的。有些社会学家认为美国的职业流动状况比欧洲更显著,因此美国人比欧洲人更相信社会的平等性,从而在历史上更少发生阶级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