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心的旅程

分類: 图书,小说(旧类),中国当代小说,综合,
品牌: 陈瑞燕
基本信息·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页码:204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9787506295291
·条形码:9787506295291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但所说的道理却真实不虚。书中的道理真实不虚,所用的描述手法轻松活泼,这是《寻心的旅程》的特色。书中的主人翁,方以澄,被西方医学诊断为自闭症,但他的祖父,一位资深的灵修家,却认为他富有自性。以澄的遭遇带领读者感受科学和灵修不同角度对人生的看法。书中描述了他对自我内心宁静的向往,以及如何去了解人间的情义,又如何去努力创造自己的前程。
作者简介陈瑞燕,现任香港中文大学心理系教授、人脑功能促进中心总监。陈教授从事临床脑神经科学多年,曾服务于美国圣地亚哥合氏康复中心、退伍军人医院及雅氏痴呆症研究中心。她主要的服务及研究项目为大脑异常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改进,并经常于世界各地讲学及在国际学术杂志发表研究成果。
陈教授于脑神经科学界所做出的贡献已获得国际认同,她分别于1992年获国际脑功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研究奖,1994年获美国心理学会科研奖项,以及2004年荣获美国心理学会的早期杰出成就奖,并曾接受美国ABC及英国BBC电台访问。陈教授亦于2003年获选为香港十大杰出青年,以表扬她在学术及公益事务方面的成就。
媒体推荐现代人拥有很多物质、情感关系和自我空间,然而追求的却与满足感往往未能成正比,却又不明所以,冰封在无助、空虚和困惑中。《寻心的旅程》的故事,令我们领略到富足生活的基本元素,原来人生的姿彩源于“衡”。在提供心理辅导的过程中,我欣喜见到曾经沉沦罪恶漩涡的受助者被《寻心的旅程》的故事驱除了心魔,不再执著于情欲和享受。因此,健康和自信的心灵从笑脸散发出来。谢谢陈教授用感人的故事启发我们,谢谢她制造了平台,让迷失方向的人找到了明灯。
——临床心理学家杨燕恩
人生的奥妙与精彩,或许你也可以从主角以澄的经历中勾起属于自已的片段。“拒绝与眷顾”、“接受与施予”、“迷失与领悟”、“执著与放开”,八年前初读已感有趣,八年后再读更觉韵味!
——临床心理学家王润萍
这书除了是一个轻松的故事之外,还有深入浅出的人生哲理。从平凡中见不平凡的生活小节,确实耐人寻味,有待读者慢慢发掘。1998年初看《寻心的旅程》,当时是一个实习的心理学家,七年后的今日重看《寻心的旅程》,有不同的体会。相信如果日后有机会再看《寻心的旅程》的话,依然会有空间让我去反思及领会。
——临床心理学家刘美婷
编辑推荐一个虚构却又真实的故事,一个自闭症患者寻心的旅程。
目录
第一版自序
再版自序
第一版序(一)
第一版序(二)
再版序(一)
再版序(二)
第一章情、心、物
第二章心
第三章情
第四章物
第五章不执著情
第六章不执著心
第七章不执著物
第八章平衡情、心和物
……[看更多目录]
序言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但所说的道理却真实不虚。
书中的道理真实不虚,所用的描述手法轻松活泼,这是本书的特色。
书中的主人翁,方以澄,被西方医学诊断为自闭症,但他的祖父,一位资深的灵修家,却认为他富有自性。以澄的遭遇带领读者感受科学和灵修不同角度对人生的看法。书中描述了他对自我内心宁静的向往,以及如何去了解人间的情义,又如何去努力创造自己的前程。
有一个读者曾经问我为什么不写一本“正正经经”的书,而要用一本小说来讲道理,未免有点那个和不敬。其实,“正正经经”的书籍已有很多,大多数的宗教经典、哲学丛书,都是正正经经地说出人生道理,应该怎样做,又或是不应怎样做。
文摘第一章 情、心、物
以澄正在自己的房间。
奶妈安姨敲门说道:“少爷,晚饭准备好了。少爷、少爷呀……少爷,你已经一个星期没有吃过东西了!请你不要再把自己锁起来,开门好吗?”
以澄没有回应。他颓然倒在一张安乐椅上,面向墙壁,凝望半空。他的右手拿着一颗聪明豆,不停用拇指把它在掌心中翻动。他的眼睛像狱火一样彤红,他的脸如死人般苍白。
以澄的母亲走到房门前。
“以澄,我有重要的事跟你说,开门吧!”
依然是一片沉默。以澄一点也不为母亲口中的“重要事”而动心,世界上已经没有任何事再值得他用心,何谓什么重要或不重要呢?
“以澄,郭博士快要死了!”
现在的方以澄,脑海是一片空白的:这正是他数月来把自己困在房中的原因,他希望把以前所发生的一切都忘记,那些事实在使他十分苦恼、十分迷惘。他决意要让过往的一切随风而去,再次返回自我的世界,从此和世上的纠纷、恩情、名利都再没有丝毫纠葛。但是, “郭博士”这个名字是多么的熟识啊!在他的脑海中留着深深的烙印,想要擦去,又谈何容易呢!母亲这一句话,更使以澄忆起往事种种。几分钟后,以澄终于开了门。呆滞地说:“你说什么?”
“以澄,你最近多么沮丧。看!你的面青唇白,别人见到还以为我们没钱开饭。算了,先不谈这个了!我刚联络过郭博士,才知她快死了。唉!她还很年轻呀,又没有家庭、没有丈夫、没有儿女,只有她自己一个。好在我不是她,要不然,我真不知如何是好。她的看护告诉我博士患上了末期癌症哦。可怜的郭博士,她每天都疲乏地倒在家中!听说她身体痛楚非常,可是她仍然坚持在家里工作,你能相信吗?我就是不明白,为什么啊?又不会赚到大钱。”
以澄听了这个噩耗,本来冷漠的容貌,加添了几分愕然。他缓缓地走出房门,望也没有望他的母亲一眼,便步下楼去,他的母亲和安姨随后跟着,不停发问:“以澄,你想要什么吗?你想怎样呀?要不要吃什么或是喝什么呢?以澄,你……”
以澄头也没有回地直走着,看到在大厅的三叔,便对他说:“我要去郭博士家。”就此一句,随后,安姨立刻奔回房中替他拿外套,三叔连忙吩咐司机备车,他的母亲则催促佣人预备三文治,好让他在车上吃。以澄仍是没有理会他们,不发一语地上了那辆黑色的劳思菜斯。
在途中,往事在以澄的脑海中一幕幕地浮现。十年前,他第一次到郭博士诊所的情景,至今仍是历历在目,还有每天跟郭博士的聚会、小青蛙、小矮人……以澄想到这些,不禁会心微笑。回想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