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经济学(新世纪高等学校教材)
分類: 图书,教材教辅与参考书,大学,经管专业,
品牌: 唐任伍
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码:224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7303098305/9787303098309
·条形码:9787303098309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其他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新世纪高等学校教材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迅速扩展到全世界,演变成了一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面对恶浪汹涌的经济危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打击,一向标榜为“自由市场经济”、政府“不干预市场”的美国政府,也不得不出手干预,提出了七千多亿美元的干预方案,并对一些濒临破产、倒闭的大企业、大银行施以援手。与此同时,中国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采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提出了四万亿人民币的刺激内需方案。欧盟、日本、澳大利亚乃至非洲国家的政府,也纷纷出台应对经济危机的方案。
目录
第1章 绪论
【结构图】
【学习目标】
1.1 公共经济学的内涵
1.1.1 公共经济学的定义
1.1.2 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2 公共经济学的发展
1.2.1 公共经济学的起点
1.2.2 公共经济学的兴起
1.3 公共经济学与相关经济学科之间的关系
1.3.1 公共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
1.3.2 公共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1.3.3 公共经济学与福利经济学
1.3.4 公共经济学与政治学、伦理学
【关键术语】
【复习思考题】
【讨论题】
第2章 市场效率与“看不见的手”
【结构图】
【学习目标】
2.1 资源的配置
2.1.1 人的欲望和资源的稀缺性
【资料2-1】马斯洛的欲望五层次说
【资料2-2】中国资源的短缺
2.1.2 资源的种类及其特点
2.1.3 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配置的科学
【资料2-3】经济学的产生
2.2 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的一种有效方式
2.2.1 市场经济通过价格机制配置资源
2.2.2 价格机制像一只“看不见的手”
【资料2-4】亚当·斯密与“看不见的手”
2.2.3 价格机制调节经济的限制条件
2.3 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效率
2.3.1 资源最优配置的含义
2.3.2 效率原则——帕累托最优
【资料2-5】帕累托最优
2.3.3 公平原则——洛伦兹曲线
2.3.4 市场机制的运行特点及效率的实现
【关键术语】
【复习思考题】
【讨论题】
第3章 市场失灵与“看得见的手”
【结构图】
【学习目标】
3.1 市场失灵及其表现
3.1.1 世界经济大危机
【资料3-1】世界经济危机
3.1.2 市场失灵的含义
3.1.3 市场失灵的原因
3.2 政府参与经济与“看得见的手”
3.2.1 凯恩斯与“看得见的手”的提出
【资料3-2】凯恩斯和凯恩斯革命
【资料3-3】美国治理经济危机的措施
3.2.2 政府为什么要干预经济
【案例】黄河断流
3.2.3 政府干预经济的主要职能
【关键术语】
【复习思考题】
【讨论题】
第4章 市场势力理论
【结构图】
【学习目标】
4.1 市场及其资源配置效率
4.1.1 市场的概念及市场结构
4.1.2 完全竞争的市场是最有效率的市场
4.1.3 市场势力引起市场失灵
4.2 市场势力的极端情况——垄断
4.2.1 垄断及其形成
【案例4-1】从微软案看反垄断的“全球化”
4.2.2 垄断势力的测量
4.2.3 垄断造成的损失及其低效率
【案例4-2】某市“馒头办”上演“馒头大战
4.3 制约市场势力的政策
4.3.1 对垄断的市场势力进行公共管制
【案例4-3】德国政府是如何保障竞争公平的
4.3.2 反垄断法
【资料】反垄断法的诞生与发展
【关键术语】
【复习思考题】
【讨论题】
第5章 信息不对称理论
【结构图】
【学习目标】
5.1 信息不对称概述
5.1.1 信息不对称的含义
5.1.2 信息不对称的原因
5.2 逆向选择
5.2.1 逆向选择的含义
5.2.2 逆向选择的典型市场
【资料5-1】旧车市场模型
5.2.3 逆向选择的避免
5.3 道德风险
5.3.1 委托一代理问题
5.3.2 道德风险的内涵和类型
5.3.3 保险市场的道德风险
【资料5-2】保险市场的败德行为
【关键术语】
【复习思考题】
【讨论题】
第6章 外部效应理论
【结构图】
【学习目标】
6.1 外部性及其分类
6.1.1 外部性的含义
6.1.2 外部性的分类
6.1.3 正外部性
6.1.4 负外部性
6.2 外部效应与市场效率
6.2.1 外部效应的普遍性
6.2.2 正的外部效应与市场效率
6.2.3 负的外部效应与市场效率
【案例6-1】北京夜晚扭秧歌引发的争论
6.3 政府解决外部性的措施
6.3.1 政府管制和计划
……
第7章 公共物品理论
第8章 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理论
第9章 公共财政支出理论
第10章 公共财政收入理论
第11章 公共选择理论
第12章 财政政策理论与实践
……[看更多目录]
序言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迅速扩展到全世界,演变成了一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面对恶浪汹涌的经济危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打击,一向标榜为“自由市场经济”、政府“不干预市场”的美国政府,也不得不出手干预,提出了七千多亿美元的干预方案,并对一些濒临破产、倒闭的大企业、大银行施以援手。与此同时,中国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采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提出了四万亿人民币的刺激内需方案。欧盟、日本、澳大利亚乃至非洲国家的政府,也纷纷出台应对经济危机的方案。政府以强有力的手段和措施干预经济,应对经济危机,并且显示出了强大的力量,大大缓解了经济危机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和打击。由此可见,以政府为代表的公共部门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在现代社会,政府从未像今天这样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政府已不仅仅是履行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其经济职能发挥的领域越来越广泛,作用越来越显著。政府无处不在,从生产、流通、资源配置到消费导向、纳税、国际竞争、太空、气象、水利、市政建设以至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无不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文摘3.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
德国实行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实际上就是市场经济+广泛的政府调节+充分的社会保障,在市场经济的框架内,寻找效率与公平、个人积极性与社会平等之间的平衡。
德国的社会收入分配制度模式是通过两个层次来实现的。按照效率的高低,通过市场机制完成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然后按照公平原则,由国家行使公共权力对收入进行再分配。国家进行二次分配的手段是累进的个人所得税。德国最高个人所得税率为53%,起征点根据经济发展情况不断调整。总的来说,德国政府利用税收杠杆调整收入差距的力度是很大的。
德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虽然不及瑞典等福利国家完善,但十分充实,建立了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社会救济等制度。其中的养老保险鲜明地体现了跨代分配理论,明文规定下一代人要承担起上一代人的养老费用,养老金额相当于退休前工资的63%~68%。失业保险是强制性的义务保险,失业者可在规定期限内领得失业前工资的63%~68%。医疗保险也是强制性的,凡有工资收入者必须参加医疗保险,凡参加医疗保险者,其家属也可以享受免费的医疗服务。在德国,约90%的人受到社会保障体系的严密保护,付出的代价是近1/3的国民生产总值用于社会保障支出。
除了直接的社会保障以外,德国政府还从保障就业、提供教育等方面作出努力。法律规定,在劳资纠纷和就业方面,职工有权共同参与决策。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分配制度模式对社会保障的重视,虽然对经济发展的效率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但总体上是成功的,对稳定社会产生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