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萧条(精品版)(金融瞭望译丛)
分類: 图书,经济,经济学理论与读物,各类社会经济理论,
品牌: 本·S.伯南克
基本信息·出版社: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页码:366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7811226464/9787811226461
·条形码:9787811226461
·包装版本:2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金融瞭望译丛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大萧条》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对“大萧条”进行认识的全新视角,不再将研究仅仅局限于美国自身的情况,而是在世界范围内研究“大萧条”。通过理论和实证相结合、以实证为主的方法,对“大萧条”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当时的金本位货币制度,说明大萧条是如何在世界范围内扩散和传播的。今天我们研究大萧条的这段历史,并不是要分清消费者、企业、股市、美联储在“大萧条”中的责任,重要的是我们能从这段历史中学到什么,面对今天的金融环境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作者简介本·S.伯南克,1953年12月13日出生于佐治亚州的奥古斯塔(Augusta),1975年获得哈佛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 1979年获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博士学位,1979-1985年,担任斯坦福大学研究生院经济学助理教授、副教授,1985-2002年,担任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教授,2002年8月进人美联储,作为决策委员会的候选成员,并于2003年11月,成为美联储正式委员,2005年6月担任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团主席,2006年2月担任美联储主席。 本·S.伯南克,著名的宏观经济学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货币政策和宏观经济等领域。他在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信贷市场和经济周期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具有开创意义。作为一位经济学家,伯南克对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大萧条的深入分析曾使他声名鹊起。他的主要著作有《大萧条》和《通货膨胀目标制:国际经验》。他获得过Guggenheim和Sloan学术奖,是美国计量经济学会和美国艺术与科学学会的会员。伯南克曾担任美国经济研究局货币经济项目主任,也曾担任美国经济研究局商业周期协调委员会成员。
媒体推荐Bernanke是应用宏观经济学的大师。他不仅在研究技术上炉火纯青,而且他把结果放在更大的宏观经济框架下进行解释的能力也是无与伦比的。——Mark Toma,Financial History Review
这部影响深远的著作对我们理解大萧条的深度和广度是一项卓越的贡献,本书将成为经济周期研究领域里的标准参考书。
——Randall Kroszner(芝加哥大学教授,美联储理事)
Bernanke的著作给经济研究带来了巨火的影响,使宏观经济学家们看到了历电分析的优势;一些举足轻重的研究者(例如James Itamilton和Steve Cecchetti)深受启发,追随他进入了这个领域。这九篇论文构成了内在一致的整体。
——Barry Eichengreen(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
把这些论文汇集成册,将为学生们寻找Bernanke的重要著作提供一个来源,他的论文集大萧条的国际观点之大成,具有深刻的解释能力。 ——Peter Temin(麻省理工学院教授)
Bernanke这卷文集收录的九篇论文里,至少有五篇分析了美国等样本国家的定量数据。他是一个细致的计量经济学家,在讨论数据的缺点和计量经济学中存存的问题时谨慎严密,他对自己研究结果的解释与当前经济学界在大萧条问题上的共同看法一致。
——Anna J.Schwartz(国家经济研究局)
编辑推荐《大萧条》“解释大萧条是宏观经济学的‘圣杯’”,这是学者伯南克在《大萧条》一书中写下的第一句话。他紧接着写道,尽管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人们还是根本没有碰到 “圣杯”的边儿。而如今的危机,却像“大萧条圣杯”正从天而降。这对于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来说,是福,是祸?既往的研究和他今天的使命是巧合,还是天意?
目录
第一部分 综述
第1章 大萧条的宏观经济学:一个比较分析
第二部分 货币和金融市场
第2章 金融危机在大萧条传播过程中的非货币影响
第3章 大萧条中的金本位、通货紧缩与金融危机——一个国际比较
第4章 大萧条中的通货紧缩与货币收缩:一个简单的比率分析
第三部分 劳动市场
第5章 行业劳动市场的周期性行为:战前和战后的比较
第6章 大萧条时期的就业、每周工作时数和收入:对八个制造行业的分析
第7章 美国大萧条时期的失业、通货膨胀和工资——对欧洲的启示
第8章 顺周期的劳动生产率和各种经济周期理论:来自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美国制造业部门的证据
第9章 大萧条中的名义工资黏性与总供给
译者后记
……[看更多目录]
文摘插图:
第1章大萧条的宏观经济学:一个比较分析
解释大萧条是宏观经济学的“圣杯”。大萧条不仅使宏观经济学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而且还持续影响着宏观经济学家们的信条、政策建议和研究进程(这一点常常没有被充分认识到)。抛开实用性不说,仅仅是对20世纪30年代世界范围的经济崩溃作出解释,就一直是一个令人着迷的智力挑战。
虽然我们还根本没有碰到“圣杯”的边儿,但在过去大约15年里,人们对大萧条的理解已经有了实质性的进展。促成这一进展的原因很多,包括我们的理论框架的改进和极为细致的历史分析。然而在我看来,近来最重要的发展还是大萧条的研究重点的转变,从以前强调美国发生的事件,转向比较分析同一时期多个国家的经历。这种研究重点的拓展至关重要,原因有二:第一,虽然我们最终可能同意罗默(Romer,1993)的观点——美国国内经济所遭受的冲击是美洲和世界萧条的最初原因,但是如果不能解释世界范围的大萧条的本质(worldwide nature)以及通货紧缩的跨国传递渠道,那么对大萧条的解释就不算完整。第二,这种向比较视角的转变实际上把数据集从一个观测扩展到了二十个、三十个甚至更多,从严格的计量经济学意义上来说,这根本上提高了我们确认世界萧条的根源的能力。这种确认有可能使大家就大萧条的成因达成一致,也许因此还会使大家就当代宏观经济学的重点问题(central issues)达成更大的共识,所以我认为,比较分析方法对这种确认能力的提高是非常有益的。
本文将有选择地纵览我们目前对大萧条的理解,其中的重点内容是由比较研究得出的(既有我的也有别人的)。限于篇幅,且因为我是个宏观经济学家而非历史学家,所以我关注的是宽泛的经济问题而非历史细节。希望深究细节的读者可以参阅艾钦格林的著作(Eichengreen,1992),该书对两次大战之间的货币和经济史作了权威的论述。在准备本文(尤其是第1.1节)时,我从这本书及艾钦格林更早的著作中获益匪浅。
为了回顾对大萧条的理解,把影响总供给的因素和影响总需求的因素合乎规范地区分开来是很方便的。我在第1.1节指出,至少粗略地说,20世纪30年代抑制全世界总需求的因素并没有被很好地理解。尤其引人注目的是,有证据表明,货币冲击在大紧缩(the Great Contraction)中起了重要作用,并且这些冲击主要通过金本位制的运行传递到全世界。
当然,如果认为货币冲击是大萧条的重要根源,就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