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心理学(图说人文科学)

分類: 图书,心理学,心理学通俗读物,
品牌: 松松老汉
基本信息·出版社:华文出版社
·页码:194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7507525813/9787507525816
·条形码:9787507525816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图说人文科学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图说心理学》采用直观的图文呈现手法,引入“图说”理念,从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等角度,用通俗易懂的叙述语言讲述心理学的发展历史,记录心理学大师的人生历程,阐释心理学的重要理论,文字深入浅出,注重科学性、文化性和趣味性的统一。掌握并运用心理学知识,了解自己、读懂他人、透视社会,各种疑难复杂问题会迎刃而解,事半功倍,让你更快地走向成功。同时,通过创新的体例和新颖的版式设计等多种视觉元素的有机结合,营造出一个具有丰富文化信息的多彩阅读空间,使读者在轻松愉悦的阅读氛围中跨越历史的间隔、文化的差异、专业知识的障碍,轻松进入心理学的殿堂。
编辑推荐《图说心理学》经典内容:用通俗易懂的叙述语言讲述心理学的发展历史,记录心理学大师的人生历程,阐释心理学的重要理论,文字深入浅出,注重科学性、文化性和趣味性的统一。
精美图片:200余幅精美图片,包括人物照片、著作书影、实验图、解析表格、模型图等,与文字相辅相成,在展示心理学世界博大精深的同时,给读者以强烈的视觉感受和广阔的想象空间。
理想读本:创新的体例、生动的内容、精美的图片和新颖的版式设计等多种视觉元素有机结合,让学习心理学知识变得轻松、有趣。
目录
第一章 哲学心理学的产生发展
哲学王,武士和劳动者——柏拉图(前427~前347)
割与斧,灵魂整体论——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
体液一气质——希波克利特(前460前370)加伦(132-200)
我思,故我在——笛卡儿(1596-1650)
心灵白板论——洛克(1632~1704)
单子论 ——莱布尼茨(1646~1716)
存在就是被感知——贝克莱(1684-1753)
心理现象学——休谟(1711~1776)
联想,神经波动——哈特莱(1705~1757)
心灵不可知——康德(1724~1804)
意识阈与统觉团——海尔巴特(1776~1841)
第二章 科学心理学的创建
有趣的颅相学
感官生理心理
感官神经特殊能力——约翰内斯•缪勒(1801~1858)
彩色与感觉色素——黑姆霍茨(1821~1894)
感觉阈限——韦伯(1795~1878)
从刺激到感觉,“纳税”——费息纳(1801~1887)
记忆实验与遗忘曲线——艾宾浩斯(1850~1909)
图形-背景和遗觉——鲁宾(1886~1951)扬士(1883~1940)
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冯特(1832~1920)
第三章 徘徊于生物学化道路上的心理学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达尔文(1809~1882)
美国机能心理学的开拓——威廉•詹姆士(1842~1910)
心理学与社会实践——杜威(1859~1952)
对上帝不敬——铁钦纳(1867-1927)
智慧,试误—偶成——桑代克(1874-1949)
行为主义——华生(1879~1958)
白鼠实验——托尔曼(1886~1959)
操作主义——斯金纳(1904~1990)
非正统的行为主义——赫尔(1884~1952)
榜样学习——班杜拉(1925~)
第四章 趋于完满的格式塔心理学
从感觉元素到意动——布连塔诺(1838~1917)
无意象思维 ——屈尔佩(1862~1915)
形质说和格式塔——厄伦弗斯(1859~1932)
错觉和知觉——韦特海默(1880~1943)
顿悟学习——苛勒(1887~1967)
心理发展——考夫卡(1886~1941)
格式塔学派同路人——勒温(1890-1947)
第五章 从精神分析到发展心理学
精神分析——弗洛伊德(1856-1939)
人格结构和发展——弗洛伊德(1856-1939)
内外倾性格——荣格(1875~1961)
个体心理学——阿德勒(1870~1937)
自我心理学——哈特曼(1894~1970)
儿童的认知发展——皮亚杰(1896~1980)
人的高级心理发展——维果斯基(1896~1934)
第六章 人格心理学
人格的特质——奥尔波特(1897-1967)
特质的因素分析——卡特尔•R.B.(1905~1998)
特质层次说——艾森克(1916~1997)
人格自我论——罗杰斯(1902~1987)
自我实现论——马斯洛(1908~1970)
第七章 认知心理学
认知模型的特点
注意的选择性加工
记忆的存贮
奇怪的记忆和遗忘
奇妙的心理旋转——谢佩德(1905~1966)
通用问题解决器——西蒙•H.A.(1916~2001)
第八章 心理测量与智力的因素分析
心理测量与心理遗传——高尔顿(1822~1911)
美国心理测量的先驱——J.M.卡特尔(1860~1944)
智力测验量表——比纳(1857~191 1)
智力的因素分析——斯皮尔曼(1863~1945)
智力的群因素——瑟斯顿(1887~1955)
智力结构的层次模型——弗农(1905~1987)
智力的三维结构模型——吉尔福德(1897~1987)
多元智慧——加德纳(1942~)
智力的三元结构——斯腾伯格(1949~)
第九章 社会心理学
策动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麦独孤(1871~1938)
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罗斯(1866~1951)
团体动力学和社会心理学——勒温(1890~1947)
认知失调现象——弗斯廷格(1919~)
归因与相应推断——海德(1896-1988)琼斯(1928-1993)
三维归因——凯利(1921~)
成败归因——韦纳(1935~
社会认知的归因——斯腾伯格(1949~)
展望:21世纪心理学的新取向
心理学常见词汇表
……[看更多目录]
序言说起心理学,它源远流长,早在原始社会,初民便对梦境和死后生活有所猜测。他们以为,有一种像空气一样的灵气通过呼吸出入人体。做梦就是这种灵气出壳外游,死亡时它不再返回人体。进入文明社会后,欧洲的古代人把这种灵气称之为灵魂。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古希腊哲学家把心理看做是灵魂的功能。近代欧洲的哲学家继承发展前人的思想,把灵魂称为心灵,并和知识的起源问题一起讨论。到了19世纪中期,形成了一种比较系统的心灵或意识的经验心理学思想。
在这漫长的24个世纪的时间里,西方的心理学思想主要是在哲学内部发展起来的,历史上称之为哲学心理学,或前科学的心理学时期。1879年心理学脱离哲学成为独立的科学后,百余年来的现代西方心理学发展迅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心理学家和心理学派别,推动了心理学的发展。
文摘插图:


第一章 哲学心理学的产生发展
哲学王,武士和劳动者
——柏拉图(前427~前347)
柏拉图出身于古希腊奴隶主贵族世家,苏格拉底的学生。年轻时是个摔跤手,体姿强健,相貌严肃而文雅。他喜欢以诗剧形式创作,这为他后来以文学形式撰写著作奠定基础。柏拉图一生可分为28年学习、12年游历和40年的学园讲学生活三大阶段。学习期间,接受唯心论者苏格拉底的8年教育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阶段。在这期间他将老师的抽象概念高于一切的观点,加以继承发展而形成自己的理念论。他认为理念世界是唯一真实的,第一性的,它先于物质世界存在。游历期间,柏拉图在南意大利吸收了毕达哥拉斯关于数是一切存在物始基的唯心论思想。在那里他试图建立理想国失败后,曾被当做奴隶出卖。幸亏被友人赎回,才得以回到雅典。32岁开始,柏拉图在雅典的世袭领地——一小块公园里办校讲学和写作,历史上称之为雅典学园。他的著作经常用苏格拉底和别人谈话形式发表,其中最著名的有《理想国》等。
在心理学上,柏拉图把灵魂看做来自天国的理念世界,灵魂进入人体后即支配身体活动;人体死亡,灵魂又回到理念世界。所以他和毕达哥拉斯一样,认为灵魂是永生不死、轮回转世的。灵魂进入人体后,肉体的欲望成为灵魂的牢狱,使灵魂忘记了理念世界的知识。灵魂通过感觉经验引起对理念世界的回忆,唤起理念世界的知识影子,重新回忆起理念。例如,一个人走到陌生地时有一种熟悉感,就是灵魂对生前世界的回忆。历史上称之为柏拉图的理念回忆说。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把人(奴隶除外)分成三种等级,即:哲学王、武士和劳动者。和人的等级相应,在心理分类上也是三个等级:最高级是理性,在头部,相当于哲学王的灵魂;勇气意志在胸部,相当干武士的灵魂;最下者是肉欲,在横膈膜之下,相当于劳动者的情欲。理性命令意志,管辖情欲,相当于哲学王命令武士,统治人民。正直、健康的人就是能按灵魂等级各司其位,安分共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