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女郎

分類: 图书,小说,外国,现当代小说,欧洲,英国,
品牌: 克里斯蒂
基本信息·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页码:296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7020069940/9787020069941
·条形码:9787020069941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第三个女郎》讲述了:三个年轻女郎在伦敦城内合租一套公寓。第一个是冷静而能干的私人秘书;第二个在艺术圈里混事。第三个女郎在早餐时出现了,当赫尔克里·波洛享用着奶油蛋卷和巧克力时,她冲进来告诉他,自己是个杀人凶手——转而又消失不见了。波洛后来一步步探悉围绕这神秘的第三个女郎的种种传闻——她的家庭内幕,以及她的失踪,等等。然而,在伟大的侦探宣布这第三个女郎是否有罪,抑或是否精神错乱之前,他需要提供强有力的证据……
作者简介阿加莎·克里斯蒂被誉为举世公认的侦探推理小说女王。她的著作英文版销售量逾10亿册,而且还被译成百余种文字,销售量亦逾10亿册。她一生创作了80部侦探小说和短篇故事集,19部剧本,以及6部以玛丽·维斯特麦考特的笔名出版的小说。著作数量之丰仅次于莎士比亚。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第一部小说《斯泰尔斯庄园奇案》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战时她担任志愿救护队员。在这部小说中她塑造了一个可爱的小个子比利时侦探赫尔克里·波格,成为继福尔摩斯之后侦探小说中最受读者欢迎的侦探形象。1926年,阿加莎·克里斯蒂写出了自己的成名作《罗杰疑案》(又译作《罗杰·艾克罗伊德谋杀案》)。1952年她最著名的剧本《捕鼠器》被搬上舞台,此后连续上演,时间之长久,创下了世界戏剧史上空前的纪录。 1971年,阿加莎·克里斯蒂得英国女王册封的女爵士封号。1975年,英格丽·褒曼凭借根据阿加莎同名小说《东方快车谋杀案》改编的影片获得了第三座奥斯卡奖杯。阿加莎数以亿计的仰慕者中不乏显赫的人物,其中包括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和法国总统戴高乐。 1976年,她以85岁高龄永别了热爱她的人们。
编辑推荐《第三个女郎》为她的侦探推理小说系列之一。阿加莎·克里斯蒂被誉为举世公认的侦探推理小说女王。她的著作英文版销售量逾10亿册,而且还被译成百余种文字,销售量亦逾10亿册。她一生创作了80部侦探小说和短篇故事集,19部剧本,以及6部以玛丽。维斯特麦考特的笔名出版的小说。著作数量之丰仅次于莎士比亚。轻快、精明的秘书克劳蒂亚,化着浓妆的室友法兰西丝,漂亮如孔雀的大卫,英国主妇般的玛丽,突然从国外回来的安德鲁,这些人是不是在这件事中扮演着什么角色?“她是第三个女郎”,奥立佛不经意间说出的话,却一直绕在波洛心中。 波洛是不是真的老了?他会发现事情的真相吗?
文摘第一章
赫尔克里·波洛坐在早餐桌前。他右手攥着一杯热腾腾的巧克力饮料。他喜好甜食。这会儿就着奶油蛋卷吃得津津有味,奶油蛋卷配热巧克力饮料最相宜不过。他惬意地点点头。这是从一家丹麦蛋糕店买来的,他一路尝过四家店铺,比起边上那家所谓法式点心店,这味道绝对要好,那家法式店简直是在蒙人。
口腹之欲算是满足了,他胃里相当舒泰,心境也相当平和,也许有点儿过于泰然自若。他刚刚完成了一部分析那些大牌侦探小说家的力作。他破天荒地对埃德加·爱伦·坡提出尖锐批评,他认为在威尔基·科林斯的传奇叙事中缺少手法与条理,他把两位藉藉无名的美国作家捧上了天;他多方出击,不拘一格,该褒扬的就给予褒扬,可挑剔的就横挑鼻子竖挑眼。他从头到尾读了出版社的校样,除了一大堆难以置信的排印差错,大体上还是蛮不错的。这番文字上的成就让他颇为心满意足。做这项工作须得阅读大量书籍,他倒是喜欢这样,他还喜欢哼的一声把自己不喜欢的什么书扔到地板那头去(虽说总得起身去把它捡起来,稳稳地塞进字纸篓里),当然他更喜欢的是偶尔遇到一部心仪的珍本,那就该让他乐晕了。
现在呢?他已经享受了工作之余的消遣,在一番辛勤的智力劳动之后,这是必不可少的。可是人总不能永远松弛着呀,总得接着去做下一桩事情。不幸的是,他不知道接下来要做的是什么。继续从事文学方面的某种研究?算了吧。做过了,做得不错,然后就撇在一边。这是他的座右铭。真实的情况是,他是闲得无聊了。他曾如此沉湎于紧张而活跃的智力劳动——说实在的,他也做得太过份了点,这让他养成了一个坏习惯,因而此刻已是坐立不安……
真伤脑筋!他晃晃脑袋,又啜了一口热巧克力。
门开了,他那训练有素的仆人乔治进来了。他顺从的举止中还带着一点歉意,咳了一声含糊地开口,“嗯——”他停顿一下,“嗯——一位年轻女士要求见你。”
波洛瞧着他,惊讶中带着些许愠意。
“现在不是会客时间。”他责怪地说。
“是啊,先生。”乔治顺应道。
主仆两人互相对视着,有时他们彼此的交流会有些障碍。不过,主人倘是有某种语调变化,旁敲侧击地启发一下,或是选择某个恰当的词语,乔治就能明白过来。如果问题提得恰当,他就能给出恰当的回应。波洛考虑着眼下这情势什么问题才算恰当。
“她长得漂亮吗,那年轻女士?”他试问道。
“以我的眼光——不漂亮,先生,但感觉这东西很难说。”
波洛思量着他的答复。他记得乔治在说“年轻女士”这个词之前有
……[看更多书摘]